憑什么父母一定要給子女帶孩子?我挺支持我四姨,四姨夫的做法的!
媽和我說:四姨和四姨夫干了一件對于她們這個年齡來說算是驚天動地的事——本來去南方幫兒女帶孩子的他們,竟然一起回了農(nóng)村老家,說啥也不再繼續(xù)幫表弟表妹帶孩子了。
我聽了也感覺挺不可思議的,因為頭一次聽說老人帶孩子,帶到半路不帶的。在農(nóng)村老家那,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天經(jīng)地義的一樣,再怎么辛苦,累,都得挺過去。四姨四姨夫這樣做,可真是罕見。
表弟龍和表妹鳳是龍鳳胎。一胎倆孩在我們那里是非常大的福氣,四姨和四姨夫也格外的喜歡,從小為了培養(yǎng)他倆下了很大功夫,倆孩子也都挺爭氣的,雙雙考入了不錯的學(xué)校,畢業(yè)之后,一個當(dāng)了老師,一個當(dāng)了公務(wù)員,都是妥妥的鐵飯碗。
四姨和四姨夫樂得合不攏嘴,常常和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夸這兩個孩子。
但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倆孩子離家都太遠(yuǎn)了,我們這是北方,兩個孩子生活工作所在地都是南方,表弟和表弟媳是住在寧波,表妹和表妹夫則是生活在南京。
對于四姨和四姨夫來說,他們并不太喜歡南方,祖祖輩輩都是北方生活的,當(dāng)時只顧高興了,后來想到兩個孩子的工作都很穩(wěn)定,而且這種工作調(diào)動起來是挺費勁的,想著以后到了自己老了動不了需要別人照顧時,可能是大多得到孩子們身邊去,自己卻不一定適應(yīng)那邊的風(fēng)俗飲食,有時也挺憂心重重的。
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所擔(dān)憂的事竟然提前來了。
表弟表妹幾乎是在同年生了孩子,一個小孫子,一個小外孫,都需要人幫忙帶。兩個孩子兩邊的老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事兒,要么曾經(jīng)得過大病,受不住勞累,帶不了孩子。要么就是為人粗糙,帶孩子不上心。表弟表妹于是共同商量,讓自己的父母過去給帶,正好一人帶一個。
四姨和四姨夫在農(nóng)村的日子其實過得挺愜意的,自己家的房子,自己家的地,原來也有一些積蓄。重要的是,四姨夫也有修車的手藝,在農(nóng)村的日子過的很舒服。本來不想去的,但兩個孩子都趕上難的時候,老兩口合計合計還是把屋門一鎖,院子讓鄰居幫忙照看,合計幫孩子幾年,等他們能上幼兒園,基本能離手了就回來。
可去了還不到半年,老兩口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前一后回到了農(nóng)村老家。
過后媽媽他們才知道他們真的是商量好的,一起回來的。原因有三個:一、生活習(xí)慣不適應(yīng),到那吃不好,睡不好的。二、表弟表妹各自都很忙的,很少關(guān)注四姨、四姨夫的感受。四姨和四姨夫跟各自的兒媳婦,姑爺又基本沒啥什么聊的,就在那日子過的很煎熬很孤獨;三、孫子還小,啥都不懂,帶著也的確很累,肩負(fù)的責(zé)任還大!日日小心謹(jǐn)慎的,不敢有一點點閃失,真是度日如年啊!到那沒多久,他倆就因為各種不適應(yīng)導(dǎo)致身體出了問題,跑去醫(yī)院看了幾次病,也把表弟表妹折騰夠嗆。總體來說,去兒女家半年多的時間里,他倆都覺得挺難熬的。
老兩口就都有一點打退堂鼓了,最終思來想去的,還是跟表弟表妹說了“這孩子他們沒法在這兒幫帶了,在這邊日子比較難熬,想回老家。實在不行,這個孩子他們帶回老家去帶。這表弟表妹他們不可能同意的,尤其他們各自的伴侶知道這件事情后都黑了臉,特別不樂意的樣子,這下子四姨和四姨夫呆著就更尷尬了,也加速了他們離開的時間。
老兩口最終還是不顧表弟表妹的挽留,一前一后的堅持回來了。
回到家之后,他們一下子就心情開朗了,飯也吃得香了,覺也睡得好了。老伴老伴兒,老來相伴,在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老伴身邊,心才能真正的安定啊!
媽媽,還有大姨,二姨都覺得他們心太大,替他們擔(dān)心———在兒女特別需要他們幫忙的關(guān)鍵時刻,沒幫孩子,這孩子以后在自己的小家里也沒底氣呀!他們各自的伴侶也不能愿意呀!四姨四姨夫總有老的那一天,到時候需要兩個孩子照顧,那倆孩子,就照這種情況,也指不上?。 ?/p>
可四姨四姨夫卻不當(dāng)個事,他們說想不了那么長遠(yuǎn)了,只能是考慮當(dāng)下的。在那呆著的這段時間里,兩個人瘦了十幾斤,確實適應(yīng)不了。再勉強呆下去,心情不好也會影響小兩口的心情,照顧孩子也不能夠去集中精力,還非得等到真正出事情才后悔嗎?
他們走之后,表弟表妹當(dāng)然是很生氣的,通過電話埋怨了四姨,四姨夫一大通,但最終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了,自己想辦法。
我媽說:“你四姨四姨夫是真膽兒大呀,要換成是我,再不舒服,我也得在孩子身邊幫孩子一把,這時候不幫啥時候幫?。恳院蟮嚼?,萬一哪天有個病,有個災(zāi),動不了了,再想讓這倆孩子盡孝,怎么張這個嘴?倆孩子要是到時跟他們提這件事情,他們這老臉可往哪兒擱?”
對這件事情我倒有不同看法,記得在很早之前刷到過一個視頻,老兩口都已經(jīng)七八十歲了,卻要分開兩地給自己的孩子去帶孩子,兩個人分別的時候都哭的不行。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分別,此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了。當(dāng)時看著挺心酸的。
底下網(wǎng)友們也討論得很熱鬧,覺得兒女太殘忍,以犧牲父母老年的幸福為代價去給自己看孩子,這是新型的不孝順。而有的則覺得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孩子該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不幫,到老的時候孩子就可以不養(yǎng)你,不管你。
最后這種想法我不太認(rèn)同。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如果換成是我,在照顧好我自己感受的前提下,能幫我會幫一下,但如果是犧牲我的感受去幫他,那我可能就不會接受這件事情。
我媽知道我的想法后,就說我是嘴上的能耐。真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就肯定也得乖乖地幫著兒女帶孩子,未必像現(xiàn)在想得這樣去做了。
但其實我媽真挺不了解我的,我絕對不是說著玩兒的。
我想好了,以后我真的不幫兒女帶孩子。實在不行,我可以出錢,不管他們愿不愿意,生不生氣。反正到老,我不指著他們。他們也別有因為我到老了,要伺候照顧我,所以我就得幫他們先帶孩子來讓他們輕松些的心思。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想辦法。別就推到我身上。我辛辛苦苦養(yǎng)育他們這么多年,如果在成年后還不斷地依賴我,讓我沒自由了,這我肯定受不了。
我會盡力做到身體健康,心理舒暢,少得病,甚至不得病,而對于那些突如其來的真的是意外事件,讓我無法自理的時候,我可以選擇自己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不是因為怕孩子不管不孝順,而是覺得那樣的生命沒有啥質(zhì)量,活著還不如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如果人人都像我這么想,并且也在年輕的時候,在自己能有作為的時候,踏實工作給自己打下了足夠豐厚的經(jīng)濟(jì)和身體健康基礎(chǔ),再有四姨,四姨夫這種勇氣,估計本來就不喜歡給兒女帶孩子的老年人們都不會因為帶孩子的問題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