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南大學—精神病學(國家級)

2023-04-12 19:25 作者:擺爛-小肥貓  | 我要投稿

2023.5.2,1:20 完結啦,撒花∠※。

說下吧,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挺好玩的。不過由于是第一次看,所以很多地方我都保留了下來。后面有時間可能會來重刷。

這筆記本來就是上課無聊,所以才做的,做得盡量簡潔,用于之后的找相關內容時方便。本來就是自用的,如果其他人也能覺得對他們有價值的話,也挺好的。


課程:精神病學

授課老師:郝偉、劉哲寧、李凜江、李玉萍、譚立文

學校:中南大學

心理愛好群q:573108291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第一章 緒論郝偉)

一、概述

精神病學:是醫(y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研究精神病病因、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xiàn)、預后以及治療和預防的一門學科。

分類:社會精神病學、司法精神病學、兒童精神病學、老年精神病學、精神藥理學、精神病理學……

精神障礙:①有臨床意義的認知、情緒、行為問題;②有明顯的痛苦和/或功能損害;③文化相容的、社會不容的行為不一定是精神障礙。

精神病的患病率大概為1%,神經病的患病率大概為5~10%。

精神病性障礙:精神病性癥狀(幻覺),現(xiàn)實檢驗能力喪失/減弱。


二、疾病模式

㈠、心理學模式

1.精神分析學說

潛意識作用(做夢、自由聯(lián)想、開玩笑)

精神決定論、能量守恒

2.行為主義學說

研究刺激——反應,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

內心活動是純粹主觀、難以測量

情感、思想和幻想與實際的行為相比,只能是次要的。

3.人本主義學說

人生來就有積極健康、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的傾向,“人之初,性本善”


㈡、生物醫(yī)學模式

疾病可以用偏離正常的,可以測量的生物學變量解釋。把疾病視為獨立于社會的實體,而且要求根據(jù)生化或生理變化來解釋行為。(還原論、心身二元論)

神經科學是它的生物精神病學的基本學科。(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


㈢、社會·心理·生物學模式

每一個體都是不同的且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構成:原子→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家庭→社區(qū)→社會、文化→國家→生物圈……

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密不可分,且相互作用,心腦不可分,要從整體上看待疾病、病人。


三、神經科學基礎

神經科學

中間學科、邊緣學科,研究與行為和精神過程的生物過程。(以下省略)


(下圖第一排,拮抗性)

精神分裂癥的多巴胺假說

額葉皮層活性下降→陰性性狀

邊緣系統(tǒng)活性增強→陽性性狀



四、精神障礙病因學

大多數(shù)所謂的功能性精神障礙沒有清楚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指標異常。

精神障礙與其他軀體疾病一樣,均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㈠、生物學因素

1.遺傳因素:具有遺傳性、是基因將疾病的易感性一代傳給一代。多數(shù)精神障礙不是單基因遺傳,而是多基因遺傳。

一般人終身患病率:1%,

父母中一方患?。?0%,

雙方都患?。?0%,

同卵共病率:51%,異卵共病率:13%

2.感染:神經梅毒、HIV感染

㈡、心理、社會因素

應激性生活事件、情緒狀態(tài)、人格特征、性別、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社會階層、社會經濟狀況、種族、文化宗教、人際關系等均構成影響疾病的心理社會因素。


五、精神病學的展望

全國只有兩萬個精神病大夫




第二章 精神障礙的癥狀學

(劉哲寧)

臨床診斷主要是通過病史和精神檢查,發(fā)現(xiàn)精神癥狀,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而得出。

精神疾病癥狀學是精神醫(yī)學的重要基礎。

1.判定是否屬于病態(tài):橫向比較,豎向比較,結合當事人的心理背景和當時處境。

2.癥狀具有的特點:①不受病人意識的控制②難以通過注意轉移令其消失③與周圍客觀環(huán)境不相稱④給病人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損害。

3.精神癥狀的表現(xiàn)影響因素:

①個體因素,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軀體狀況、人格特征

②環(huán)境因素,個人的生活經歷、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

正常精神活動分為:感知、思維、情感和意志行為


一、感知覺障礙

感覺:客觀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產生的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應。

知覺:一事物各種不同屬性反應到腦中進行綜合,并結合以往的經驗,在腦中形成的整體的映像。

1.感覺障礙

感覺過敏、減退,內感性不適是軀體內部產生的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


2.知覺障礙

錯覺,指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正常人在疲勞、緊張、高熱等狀態(tài)下可產生錯覺。臨床上多見錯聽和錯視,多見于譫妄狀態(tài)。

幻覺,指沒有現(xiàn)實刺激作用于感官器官時出現(xiàn)的知覺體驗。根據(jù)所涉及的感官,幻覺分為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

幻聽,非言語性幻聽(多見于腦局灶性病變),言語性幻聽最多見。幻聽常影響思維、情感和行為。評論性幻聽、命令性幻聽為診斷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癥狀。

幻視,常見內容十分多樣,從單調的光、色到人物。譫妄狀態(tài)。意識清晰時的幻視見于精神分裂癥。

幻嗅,患者聞到一血難聞的氣味。單一的幻嗅,需考慮顳葉癲癇。

內臟幻覺,患者感到某一臟器有異常的知覺體驗。

真性幻覺、假性幻覺(肚子聽到聲音)

功能性幻覺:一種伴隨現(xiàn)實刺激而出現(xiàn)的幻覺

反射性幻覺:某感官功能活動時,出現(xiàn)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覺。


3.感知覺障礙

對客觀事物能感知,但對某一個別屬性產生錯誤的感知。

視物變形癥、空間感知綜合障礙、時空感知綜合障礙、非真實感。


二、思維障礙

思維: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概括的反映。

1.思維形式障礙(概念混亂、推理)

聯(lián)想障礙、思維邏輯障礙

思維奔逸:聯(lián)想速度加快、數(shù)量增多、內容豐富生動。

思維遲緩:聯(lián)想抑制,聯(lián)想速度減慢、數(shù)量減少。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甚低,反應遲緩。

思維貧乏:聯(lián)想數(shù)量減少,概念與詞匯貧乏。無東西可想,沉默少語,回答簡單。

思維散漫思維破解、語詞雜拌

病理性贅訴。聯(lián)想枝節(jié)過多,累贅的描述。見于癲癇、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

思維中斷、思維被奪、思維插入

思維化聲思維擴散、思維被廣播

象征性思維。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旁人無法理解。(鴿子和平)

語詞新作。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chuàng)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精分青春型)

邏輯道錯性思維。推理缺乏邏輯性,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

強迫觀念:反復出現(xiàn)的某一概念或思維,明知沒有必要,又無法擺脫。


2.思維內容障礙(超價觀念、妄想)

⑴妄想

①內容沒客觀現(xiàn)實基礎,患者堅信不疑

②內容均涉及患者本人,總是與個人利害有關

③妄想并非集體信念

④妄想內容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可分為原發(fā)性妄想,和繼發(fā)性妄想

原發(fā)性妄想,突然發(fā)生,內容不可理解,與既往經歷、當前處境無關。是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

被害妄想。最常見,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zhí)性精神病。

關系妄想?;颊邔⑴c他無關的事物認為與他有關,常與被害妄想伴隨出現(xiàn)。

物理影響妄想/被控制感?;颊哂X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為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控制。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

夸大妄想。見于躁狂癥、精神分裂癥及某些器質性精神病。

罪惡妄想。認定自己罪大惡極死有余辜,要求勞動改造贖罪。主要見于抑郁癥、精神分裂癥。

疑病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礙。

鐘情妄想。患者去接近對方,即使遭到對方拒絕,仍然不置疑,而認為對方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主要見與精神分裂。

嫉妒妄想。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監(jiān)視配偶的活動,以尋找私通情人的證據(jù)??梢娪诰穹至寻Y,更年期精神障礙

被洞悉感。認為內心所想,未經表達就被人知道了。對診斷精神分裂癥有重要意義

超價觀念。在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錯誤觀念,一般有事實的根據(jù)。超價觀念與妄想的區(qū)別在于,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或有強烈的情感需要。多見于人格障礙和心因性障礙。


三、注意障礙

注意:個體的精神活動集中指向于一定對象的過程。

注意的指向性表現(xiàn)出人的心理活動具有選擇性和保持性特點。

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對象鮮明和清晰。

注意增強。主動注意增強,疑病觀念的患者注意增強,指向身體的各種細微變化。常見于神經癥、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

注意渙散。主動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穩(wěn)定性降低所致。

注意減退。主動及被動注意興奮性減弱,穩(wěn)定性顯著下降。

注意轉移。注意穩(wěn)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注意狹窄。注意范圍顯著縮小。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患者


四、記憶障礙

記憶:為既往事物經驗的重現(xiàn),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

廣義,大腦對外界信息、事件、環(huán)境等做出的適應性改變就是記憶。行為改變是記憶形成的緣故。

記憶增強。病態(tài)的記憶增強,對病前不能夠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憶起來。(躁狂癥、偏執(zhí)狀態(tài))

記憶減退。記憶的四個基本過程普遍減退(較嚴重的癡呆)

遺忘: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憶以往的經歷。分為順行性遺忘、逆行性希望、界限性遺忘/心因性遺忘(對生活中某一特定階段的經歷完全遺忘)

錯構。記憶的錯誤,并堅信不疑。

虛構。由于遺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經親身經歷過的事件來填補記憶的缺損。

柯薩可夫綜合征/遺忘綜合征——虛構、近事遺忘與定向障礙同時出現(xiàn)。


五、智能障礙

智能:對既往獲得的知識、經驗的作用,用以解決新問題、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能涉及感知、記憶、注意和思維等一系列認知過程。

精神發(fā)育遲滯。先天或圍生期或在生長發(fā)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大腦發(fā)育不良,停留在一定的階段,隨著年齡增長其智能明顯低于正常的同齡人。

癡呆。后天獲得的智能、記憶和人格的全面受損,但沒有意識障礙。

抑郁性假性癡呆。這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出現(xiàn)認知能力降低,表現(xiàn)為癡呆早期的癥狀。抑郁緩解后智能完全恢復。


六、定向力障礙

定向力:對時間、地點及人物。及對自己本身狀態(tài)的認知。

定向障礙:意識障礙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正常人與癡呆患者可可有定向障礙而沒意識障礙


七、情感障礙

情感高漲。病態(tài)喜悅,自我感覺良好,有與環(huán)境不符合的過分愉快、歡樂。

情感低落。表情憂愁,唉聲嘆氣,悲觀絕望 甚至出現(xiàn)自殺觀念及行為。

欣快。智能障礙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不協(xié)調的愉快體驗。

焦慮。易激惹

情感淡漠。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梢娪趩渭冃土β跃穹至寻Y。

恐懼。與現(xiàn)實不符,過度害怕、提心吊膽,自主神經功能絮亂癥狀。

情感倒錯。指情感表現(xiàn)與其內心體驗不相協(xié)調 。


八、意志障礙

意志:人們自覺地確定目標,用行動去實現(xiàn)目標的心理過程。

意志增強。意志活動增多

意志減弱。意志活動減少,表現(xiàn)為動機不足,常與情感冷漠或情感低落有關。


九、動作與行為障礙

1.精神運動性興奮

協(xié)調性精神精神運動性興奮(躁狂癥)

不協(xié)調性精神運動興奮。如青春型精神分裂癥的愚蠢淘氣的行為和裝相,譫妄時不協(xié)調性行為。

2.精神運動性抑制

蠟樣屈曲、違拗癥、木僵(行為言語完全抑制或減少,常保持某固定姿勢。)


十、意識障礙

意識:對周圍環(huán)境及自身的認識和反應能力。

意識障礙可表現(xiàn)為意識清晰度的降低、意識是范圍縮小及意識內容的變化。

意識渾濁。意識清晰度輕度受損,患者思維緩慢,周圍環(huán)境定向障礙。


昏迷:意識完全喪失,以痛覺反應和隨意運動消失為特征 。(腦部疾?。?/p>

譫妄狀態(tài):意識清晰度降低時,出現(xiàn)大量的錯覺、幻覺,思維不連貫,往往晝輕夜重。

自知力。對自己精神疾病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判定病情輕重和病情好轉程度的重要指標。



第三章 精神障礙的檢查與診斷

(劉哲寧)

1.醫(yī)患關系

相信、尊重、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以患者為中心,人性化,治療關系。

《充氣娃娃之戀》

2.精神檢查的原則

開始、深入、結束

深入:開放、封閉,主導談話,肢體語言

3.方式方法與注意事項

談話:熟悉病史、親友不宜在場、環(huán)境安靜、不能質問或審問、提問題要有技巧。

4.檢查者的修養(yǎng)

接納的態(tài)度、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內省能力、豐富的經驗與學識、得體的儀表與態(tài)度。

溝通技巧:傾聽、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問、重構、鼓勵……

5.病史采集

病史格式與內容:客觀全面、記錄清楚

詢問知情者,人際關系、習慣、興趣愛好、心境、對外界的評價

精神狀況檢查:外表與行為、感知、言談與思維、情緒、認知、自知力、定向力、風險評估。

6.精神科診斷過程

橫向診斷、縱向診斷,

診斷流程:器質性、功能性、精神病性、人格和心理因素



第四章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劉哲寧)

注意:所有抗精神病藥,都會誘發(fā)癲癇。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廣達性的腦損害:譫妄、癡呆

局部腦損害綜合征:遺忘綜合征

有確定腦器質性因素,有時間上聯(lián)系,精神癥狀隨原發(fā)疾病的變化而變化。


一、譫妄

定義:急性、一過性、廣泛性認知障礙,意識障礙為主要特征。少數(shù)要特殊處理。

發(fā)病率:——5%~15%內外科疾病,

——20%~30% ICU

(建議熟悉的人陪護,最好不要換人。不要給與過多的干擾和刺激,但也不要不給刺激。并幫助他們定向。)

1.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藥物中毒、代謝障礙、感染

2.促發(fā)因素

老年人、孩子、

病理生理:腦組織的非特異常性改變。(大腦充血水腫)

3.譫妄的臨床癥狀

波動性,晚上嚴重、早上好一些

意識損害、錯覺、錯視、幻視、思維不連貫、思維能力下降、恐懼害怕、遺忘、不協(xié)調的精神運動性興奮……

腦電圖:出現(xiàn)彌漫性的慢波

4.診斷:腦影像與電生理檢查

5.治療:原發(fā)疾病、抗精神病藥物使用、護理


二、癡呆

定義:智力的全面下降和人格的衰敗。

病因:Alzheimer病、腦血管病

阿爾茨海默病

AD是一組原因不明的,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的原發(fā)性腦變性疾病。癡呆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

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特點

①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

②年齡越高,AD的危險性也越高

③AD的患病率與老年人的教育程度有關。

患病后的腦結構

?
第4講 器質性精神障礙2 P9 - 05:18
?

1.癥狀

早期臨床表現(xiàn):近記憶力下降,嚴重的軀體疾病和巨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后才會表現(xiàn),情緒不好,個性改變。

中期臨床表現(xiàn):近、遠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減退,妄想。

晚期臨床表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局灶癥狀與體征,智能減退與人格衰敗,大小便失禁及軀體癱瘓。

2.診斷

進行智能減退及人格衰敗,社會功能,CT等影像的作用(不平行),心理測驗,簡明的精神狀況評定量表。

3.真性癡呆、假性抑郁癥癡呆的鑒別

?
第4講 器質性精神障礙2 P9 - 24:58
?

①癡呆起病時間長、抑郁癥是發(fā)作性起病

②抑郁癥的精神因素比較大

③是否隱瞞病情,癡呆會隱瞞病情

④癡呆會記憶下降、有定向障礙

⑤神經系統(tǒng)、影像學的檢查依據(jù),

⑥治療的結局(電休克),麻醉分析

不管是單一用藥還是聯(lián)合用藥,都有1/3的抑郁癥病人效果不好。

?
第4講 器質性精神障礙2 P9 - 28:03
?

4.治療

促智藥(動物上做的,安慰作用)、抗精神病藥物、抗膽堿能作用較輕的藥物(強的藥反過來也會引起認知、智力異常)、護理


三、遺忘綜合征/柯薩可夫綜合征

特征:近距離的遺忘、虛構、定向障礙

主要就是酒精濫用,引起的維生素B1的缺乏。

病因治療



第五章 精神活性組織所致的精神障礙

(郝偉)

一、成癮的性質

1.行為失控

明知有害欲罷不能,不斷追求使用藥物的快感、為了戒除戒斷而不斷用藥,藥物使用帶有沖動性、不擇手段,控制不了使用的劑量與頻度,反復戒斷、屢屢失敗,懲罰對他們收效甚微。

2.耐受性增加

藥物使用者必須增加使用計量才能獲得所謂的效果。

代謝耐受性:酒精

細胞耐受性/機能耐受性:海洛因

3.戒斷癥狀(發(fā)癮)

停止使用藥物、減少使用藥物、或使用拮抗劑占據(jù)受體,所表現(xiàn)出的特殊心理生理癥狀群,此癥狀群的表現(xiàn)與所使用的藥物用藥理作用相反。


二、成癮行為的范圍

1.化學物質的成癮

海洛因、ATS(搖頭丸、冰毒、減肥藥等)、大麻、酒精、煙草……

2.非化學物質成癮

電腦網(wǎng)絡、病理性賭博、購物狂


三、成癮藥物

主要種類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劑:巴比妥類、苯二氮?類、酒精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劑:咖啡因、苯丙胺(減肥)、可卡因

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劑,適當吸入或食用,可使人欣快,增加劑量可使人進入夢幻,陷入深沉而爽快的睡夢之中。

致幻劑:能改變意識狀態(tài)或知覺感受,麥角酸二乙酰胺(LSD)、仙人掌毒素

阿片類:包括天然的、人工合成的和半人工合成的。海洛因、嗎啡、鴉片、美沙酮、二氫埃托菲、丁丙諾菲、度冷丁。

揮發(fā)性溶劑:丙酮、苯環(huán)己哌啶(PCP)

煙草

海洛因:嗎啡的二已酰化的產物,極性增加,容易透過血腦屏障,所以特上頭。是成癮性危害程度最強的藥物。


四、成癮的因素

1.社會因素

①可獲得性、②家庭因素

③同伴影響、社會壓力

④文化背景、社會環(huán)境

2.心理因素

①個性研究、②藥物的心理強化作用

③行為理論的強化作用:正強化、負強化

3.生物學因素

⑴腦內的“犒賞”系統(tǒng)與藥物依據(jù)

?
第5講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1 P10 - 30:27
?

本能的產生是在中腦邊緣系統(tǒng)里面。

⑵依賴生物學的基礎

決定因素:藥物必須具有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和致依賴潛力。是機體本身的反應,藥物的特殊精神效應會使使用者成癮,生理上表現(xiàn)為耐受性和戒斷癥狀。

⑶遺傳性因素

成癮是一個慢性、突發(fā)性的腦部疾病


五、成癮的識別與檢查

㈠、識別

㈡、檢查

2.軀體檢查:皮膚、眼睛、鼻腔等等

㈢、治療

一般處理:

建立和維持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注意病人的臨床癥狀。通過呼吸、血液、唾液、尿液等來監(jiān)測病人是否在使用成癮物質。

安全性:可能的自殺、殺人及治療的副作用。通過呼吸、血液、唾液、尿液等來監(jiān)測病人是否在使用成癮物質 。

精神狀況:很重要。保證病人是否合理的治療以及病人的治療的反應,從而隨時改變治療過程。

戒斷綜合征

1.替代治療(戒毒)

美沙酮——阿片類戒斷癥狀

安定類——酒戒斷癥狀

2.非替代的治療:可樂寧、鎮(zhèn)靜催眠藥、丁螺環(huán)酮、抗精神藥物、中藥……

3.群體治療

4.家庭治療



第六章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劉哲寧)

跟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一致,幻覺、錯覺。跟內心活動不一致,情感倒錯。跟一般人的思維不一致,思考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美麗的心靈》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2 - 06:59
?

4A:情感淡漠、孤立、矛盾性、聯(lián)想障礙


一、定義

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壯年。

感知、思維、情感、注意、行為的障礙,無 意識和明顯智能障礙,病程遷延。

我國大概有1300萬的精神分裂癥的病人。

根據(jù)美國的調查報告,平均壽命比一般的人短25年。男女的發(fā)病率差不,但是男性發(fā)病率比較早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2 - 23:26
?

發(fā)病的高峰:14~25歲,最高的在25歲,14歲以前的發(fā)病率很少。


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分裂癥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交織而共同致病。

1.生物學因素

⑴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有一方得精神分裂癥的,生下來的孩子,得病概率比一般人群高的9~10倍,其終身患病率是10%。雙生子的共病率是40%~50%。

多基因的共同作用,并且基因也受環(huán)境的影響,表觀遺傳。

⑵神經發(fā)育異常

難治療,早期有可能被干預。

危險期、前驅期、精神病期、慢性殘疾期

前驅期的表現(xiàn):情緒改變、認知改變、感知改變、行為改變、軀體改變(睡眠)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3 - 03:37
?

學者:在發(fā)明點燈之前,很少有人糖尿病、高血壓。

⑶神經生化研究

①多巴胺功能亢進假說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3 - 05:57
?

多巴胺分泌增加,會導致多想。

②谷氨酸功能異常假說

③5-HT假說

④GABA假說

2.個性特征:內向性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3 - 12:00
?

3.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因素

?
第6講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 P13 - 13:29
?

兒童期創(chuàng)傷、社會支持


三、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

可出現(xiàn)大多數(shù)精神癥狀

陽性癥狀:幻聽、妄想、瓦解癥狀群

陰性癥狀

焦慮抑郁癥狀、認知缺陷、激越癥狀。

重要的言語性幻聽:

命令性幻聽、評論性幻聽、思維鳴響

5.焦慮與抑郁癥狀(早期、緩解期多見)


出院的前半年自殺率很高,大約是20%。


預后良好的因素

①女性病人,②病前社會功能好

③病發(fā)年齡較大,④以陽性癥狀為主

⑤家庭社會支持,家庭情感表達適度。

⑥治療及時、系統(tǒng),維持服藥依從性好


診斷與鑒別

ccmd:癥狀學標準、嚴重程度標準、病程標準、排除標準

dsm:有持續(xù)一個月以上的下述兩項癥狀(前三項必有一項)——妄想、幻聽、瓦解癥狀群(言語)、怪異行為、陰性癥狀


四、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藥物治療的原則

急性期:用藥前,臨床醫(yī)生應仔細評估病人需要治療的靶癥狀特征。

選藥的原則 :有效、安全、依從性

遵循 有效不換方、單一用藥、個體化用藥足量足療程、安全等原則。

合適劑量治療的最短顯效時間要4~6周,如無效方可換藥。首發(fā)病人劑量宜偏小。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仔細觀察療效和副效應,達到最低有效量后維持。采用最低有效劑量,不要過分追求控制癥狀 而超大劑量用藥。

心理社會干預:社會技能訓練、家庭治療




第七章 心境障礙(李凜江)

心境: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xù)時間較長,影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的情緒狀態(tài)。

它不是關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體驗,而是一種影響人的所有體驗的性質的情緒傾向,即是一種非定向的、彌漫性的情緒體驗。

激情:強度很高,但持續(xù)時間很短的感情。它是一種猛烈、迅速爆發(fā)、短暫的情感,如狂喜、憤怒、恐懼、絕望等。

心境障礙:心境出現(xiàn)了病理性的興奮(躁狂)和痛苦(抑郁)的狀態(tài)。


一、雙相障礙

1.定義

第一年50%,第二年75%,第三年95%

患病率:

雙相Ⅰ型:1.5%,雙相Ⅱ型:0.5%。


2.雙相障礙的診斷

診斷困難:癥狀交叉狀況、精神癥狀。

雙相中,有其他的癥狀的比率,精神病性癥狀的58%,妄想的48%,幻覺的15%,精神分裂癥一級癥狀18%。


3.發(fā)病原因

⑴心理社會應激與發(fā)作

心理社會應激:較多影響疾病早期

有害生活事件:常與快速循環(huán)有關

復發(fā)、與家庭高情感表達有關

發(fā)病與心理社會因素關系不大,心理社會因素更多的起誘發(fā)作用。

⑵神經生物學機制

抑郁:突觸間隙5-HT、腎上腺素減少

躁狂:5-HT減少、腎上腺素增多


4.雙相障礙的治療

?
第7講 心境障礙2 P15 - 00:28
?

治療癲癇:丙戊酸鈉、卡馬西平、妥泰、拉莫三嗪

?
第7講 心境障礙2 P15 - 04:57
?



二、抑郁障礙

1.抑郁障礙的診斷

?
第7講 心境障礙2 P15 - 08:25
?


2.抑郁障礙的治療

☆抗抑郁癥的藥對所有類型的抑郁發(fā)作都是有效的,藥物的治愈率為50%左右。

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效最好。

?
第7講 心境障礙2 P15 - 31:12
?




第八章 神經癥總論(張亞禁)

患病率:2.221%——1984

分類:恐懼癥、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神經衰弱、癔癥、其他

1.神經癥的共同特征

發(fā)病與心理因素相關、個性特征突出

無相應的器質性病變、社會功能相對完好

自知力充分、有痛苦感

2.產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學說:童年的壓抑的結果

行為醫(yī)學理論:不可預料的結果(肉電)

認知學說:杯弓蛇影

(這里不全,我轉去看其他的視頻了)



第九章 應激相關障礙(曹玉萍)

精神創(chuàng)傷/精神應激?精神障礙

應激源:社會、家庭、工作/學習因素

影響因素

①應激源的性質、強度、持續(xù)時間

②個體的性格、既往經驗、心理應付方式、身體狀況

一、急性應激障礙

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

三、適應障礙




第十章 聯(lián)絡會診精神醫(yī)學(譚立文)

一、CLP的提出

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

二、CLP的概念

三、歷史概況

四、我國綜合性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服務現(xiàn)狀

五、意義

六、常見臨床類別

譫妄、抑郁、焦慮、軀體形式障礙、精神病性癥狀、睡眠障礙、疼痛、司法問題。

⑵其他語言CLP服務情形

重癥監(jiān)護病房、器官移植、腫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自殺危機干預



第十一章 急診精神醫(yī)學(譚立文)


⑴精神運動性興奮狀態(tài)

①躁狂狀態(tài)

②各種重性精神病、腦和軀體疾病伴發(fā)的精神障礙、癔癥性精神障礙、反應性精神障礙、人格障礙、酒和藥物依賴等多種病患。

運用適當?shù)难哉Z、表情和行為技巧,盡量緩和和患者的情緒和行為。


⑵譫妄狀態(tài)

?
第10講 會診聯(lián)絡精神病學與精神... P19 - 35:60
?


⑶自殺與自傷的救治

?
第10講 會診聯(lián)絡精神病學與精神... P19 - 39:16
?

自殺:自我以結束生命為目的的行為

自傷:傷害自己而不致死的行為

均見于:抑郁癥、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和慢性酒中毒……


⑷木僵狀態(tài)

不動、不食、不說話等行為抑制,而實際上并無意識障礙。


⑸阿片類中毒

急癥特征:①有較深的意識障礙。②呼吸抑制。③瞳孔明顯縮小


⑹心理危機




第十二章 兒童精神病學(羅學榮)

一、概述


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D)

1.病因

精神發(fā)育損害或延遲、神經生理功能異常、遺傳及素質因素、鉛中毒和事物添加劑的影響、社會、家庭、心理因素……

2.臨床表現(xiàn)

注意缺陷、活動過度、沖動性

學習困難、神經發(fā)育延遲

3.診斷

4.治療

⑴藥物治療

⑵教育

⑶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療法、感覺綜合治療

認知治療、腦電反饋(腦功能治療)

5.預后

約25%可遷延至青少年及成人

品行障礙及青少年偉法、人格障礙反社會行為、成癮、伙伴關系、不良自尊心及成就低下……


三、精神發(fā)育遲滯

一組由生物和社會因素所致的,在胎兒期、圍產期或出生后直到18前損害大腦的結構和功能,臨床特征為智力發(fā)育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可同時伴有其他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

1.病因

⑴產前

⑵產時

①圍產期因素(窒息、產傷、顱內出血、感染)②早產兒或極低體重兒,③核黃疽

⑶產后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顱腦外傷、甲狀腺功能低下、重金屬及化學藥物中毒、代謝性及中毒性腦病。

⑷心理社會因素

①嬰幼兒發(fā)育階段與社會嚴重隔離

②缺乏社會交往、③喪失學習機會

④缺乏良好環(huán)境刺激

2.臨床特征

精神發(fā)育遲滯的臨床表現(xiàn)與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關。

3.診斷

精神發(fā)育遲滯的評定:①智力障礙的評定②社會適應能力的評定

精神發(fā)育遲滯的等級評定

4.鑒別

兒童孤獨癥:社會交往互動障礙、溝通障礙、行為活動要求保持同樣狀態(tài)和對某些物體的依戀、一般無明顯呆滯面貌

精神分裂癥:起病年齡晚、病前軀體及精神發(fā)育正常、特有的思維及情感障礙、智力正常

ADHD:智力大多正常、治療后學習成績提高。

5.治療與預防

訓練教育促進康復,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


四、孤獨譜系障礙

兒童患自閉癥人數(shù)超過兒童癌癥、糖尿病、艾滋病三者的總和。

全球約有6700萬人患有自閉癥。

自閉癥是世界上人數(shù)增長最快的嚴重病癥。

1.病因

⑴遺傳因素:①雙生子同病率,單卵同病率明顯高于雙卵同病率。②同伴患病率高于普通群體50~100倍。③孤獨癥患兒家族中認知功能缺陷者較一般群體高。④染色體異常

⑵神經生物學因素:①神經影像,腦影像學——腦CT、MRI、PET、SPECT的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存在腦結構或腦功能的異常。②神經電生理因素。

⑶圍產期并發(fā)癥:與正常兒童相比孤獨癥兒童具有較高的圍產期并發(fā)癥及母孕期不利情況。

⑷社會心理因素:與社會階層無關,孤獨癥不是任何單一的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

2.臨床表現(xiàn)

⑴社會互動障礙

非口語表達缺陷、同伴互動困難

分享情感困難、缺乏互惠

⑵溝通障礙:

無口語、會話能力缺陷、內在語言、特殊用語(別人聽不懂/不能分辨你我他等)

⑶局限、刻板、重復行為

狹隘的興趣、固執(zhí)行為

重復身體動作、只注意事物細節(jié)

⑷其他表現(xiàn)


3.診斷

4.鑒別診斷

影響狀態(tài)的主要因素:年齡、自閉癥嚴重程度、不同的亞型、智能、神經系統(tǒng)成熟、生活環(huán)境和兒童氣質。

5.預后


(這里的心理治療在其他講神經癥的地方就看過了,所以這里就不再看了。)


第十三章 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趙靖平)

⑴現(xiàn)代技術與方法進展

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學、腦連接組、腦網(wǎng)絡組、表觀遺傳學、分子影像學

⑵精神藥物

作用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使異常的精神活動(知、情、意)變成正常,消除精神(心理)癥狀,恢復正常的精神功能。

⑶根據(jù)主要適應癥分為

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躁狂藥或心境穩(wěn)定劑、抗焦慮藥、精神興奮劑。

?
第12講 治療學藥物治療1 P24 - 20:37
?

1.抗精神病藥(神經阻滯劑、強鎮(zhèn)靜)

能緩解精神運動性興奮、有效的控制精神病性(分裂癥狀),如:幻覺、妄想、思維、行為行為絮亂。

2.抗精神病藥的適應癥

①精神分裂癥:急性治療期與預防復發(fā)維持治療。

②分裂情感障礙、③躁狂的急性興奮狀況

④精神病性抑郁的急性期治療。


典型抗精神病藥作用機制



很不成功,癥狀都能控制,但有負作用


不良反應與處理

(但是便宜)



2023.5.2 1:20 完結了啦!emm這個課程不全,不過也將就了,以后感覺興趣的話再去其它地方補全吧。好了,完工!


再次收集一們課程——《精神病學》

\(●′?‘●)/




中南大學—精神病學(國家級)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于都县| 深州市| 松原市| 平江县| 福清市| 女性| 怀安县| 台湾省| 博客| 油尖旺区| 嘉黎县| 揭阳市| 大石桥市| 绥中县| 九台市| 锡林浩特市| 泽州县| 比如县| 武威市| 承德县| 江北区| 吴忠市| 营山县| 孟津县| 靖宇县| 洛川县| 临高县| 龙海市| 山东| 措勤县| 宁武县| 河源市| 师宗县| 德江县| 纳雍县| 遂宁市| 明光市| 磴口县| 宾阳县| 诸暨市|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