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
期待這個節(jié)目。
兩段曾經的采訪介紹【許嵩】的音樂態(tài)度。
采訪問:我們都知道您有很多歌,但是假如一個完全沒有聽過你音樂的人,你會優(yōu)先推薦哪一首歌?
許嵩:優(yōu)先推薦最新的專輯,因為基本上我每一年都在出一張新的專輯,因為我也會對自己提一些新的要求,我覺得創(chuàng)作不能夠懈怠,應當保持一個旺盛的創(chuàng)作力和足夠多的勤奮,
花時間去做這些事,所以每一年我都會覺得上一張專輯不好,所以就要推薦給大家新的專輯,所以這張新的專輯我就很喜歡,當然不喜歡也不會把它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采訪問:至今發(fā)行的7張創(chuàng)作專輯再加40多首單曲(至2019年),皆由你自己一人作詞、作曲以及制作,事無巨細的包辦帶來了極大的工作量,你會有覺得疲憊的時候嗎?最大的工作動力來源是什么?
許嵩:作音樂的動力,我想,第一點是對生活的足夠敏感和足夠熱情所帶來的表達欲。有話想說,有感要發(fā),是最重要的。一個麻木或喪失了生活熱情的人是沒話可說的。
第二點是作音樂的過程能給我提供快樂。如果作音樂令我不爽,那我也不會一直在做這件事了。第三是歌迷朋友的支持,這不是客氣話,如果不是有這么多人的支持,我可能還是會寫歌給自己聽,但不會在十來年間發(fā)行100多首詞曲了。
疲憊的時刻當然會有,因為除了詞作者、曲作者的身份,我還要完成每首歌的音樂制作,還要以歌手的身份去演出、辦演唱會,還要處理公司的一些音樂事務,而這里面每一項的工作強度都比較大。當然了疲憊是每個人都要學習承受的,重在及時調整身心狀態(tài)。
創(chuàng)作工作如果要持續(xù)多年,不光是考驗創(chuàng)作能力本身,也是對身體素質、精神專注力的全面考驗。有一些同行朋友把身體累垮了,或改行了,或有些懈怠了,或對音樂失望了,我還好,還是充滿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