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風流人物之柳永
? ? ?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趙禎)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
壹:奉旨填詞
? ? ? ?公元1018年,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落下帷幕,柳三變終于進入了進士錄取名單,宋真宗看到后劃掉了這個叫柳三變的倒霉蛋。這已經(jīng)是柳三變第三次科考落第了,又得了皇帝金口指示“且去填詞”。柳三變的仕途已然葬送殆盡。這一切都源于九年前的一首詞。
? ? ? ? 崇安,也就是今天的武夷山市,柳永的祖父柳崇,是五代時期著名的儒學大家,因時局動亂,柳崇拒絕出仕在此隱居。但柳永的父輩大多在朝廷做官,且其中三位是進士,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柳永只有這一條路,讀書、科考、做官。在這景可入畫的南方,柳永在中峰寺求學的過程中寫下了:
《題中峰寺》
[作者]?柳永?[朝代] 宋
攀蘿躡石落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
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
旬月經(jīng)游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回。
? ? ? ?
? ? ? ? 學有所成的柳永決定進京趕考,從崇安到開封,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一走便走了六年,第一站便到了醉人的杭州。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的青樓盛況可以比肩柳永所在的北宋,這是一個真正藏富于民的時代,社會的安定和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jié)补喑隽瞬粩鄶U大的市民階層,他們對于聲色和娛樂的追求推倒了城市的坊墻,建起了一座座瓦市和茶園,妓館和酒樓。公元1003年,兩河轉運使孫何的府中,中秋宴會上杭州城的著名歌妓楚楚以樂曲的形式唱出了:
《望海潮·東南形勝》
[作者]?柳永?[朝代] 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
? ? ? ?此時距離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不過40余年,華夏大地在經(jīng)歷五代十國的戰(zhàn)火后,又一次在大一統(tǒng)帝國的統(tǒng)治下開始新的復蘇和繁榮,柳永的《望海潮》一經(jīng)寫出就立刻傳唱開來,孫何也為柳永的才華折服,公元1004年,孫何奉旨回京任常太禮院士又嘉升為知制誥賜金腰帶紫蟒袍,然而還沒等孫何的推薦,孫何便因操勞過度病逝于汴京,這一年,一個叫晏殊的少年在江南按撫張知白的推薦下以神童的身份入京參加殿試,結果一戰(zhàn)成名,受到真宗的嘉獎賜同進士出身。公元1008年,柳永通過秋季的鄉(xiāng)試,考中舉人,赴京參加春闈,在開封肆意的揮灑著自己的才華,自信的認為自己能高中,但到放榜后,名落孫山的柳永,失望而不絕望宣泄道:
《鶴沖天·黃金榜上》
[作者]?柳永?[朝代] 宋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
? ? ? ?公元1018年,柳永第三次參加科舉,本已經(jīng)考中的他在臨放榜前被御筆除名,因為那首《鶴沖天》,柳三變的名字早已進入了宋真宗的黑名單。墮入塵埃的他便開始“奉旨填詞”。京城所有的妓館都在盛傳他奉旨填詞,在開封城這個柳絮紛飛的春天,一個屬于柳詞的時代開啟了。
貳:白衣卿相
? ? ? ?奉旨填詞的背后是灑脫更是自嘲,在煙花柳巷中,劉永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解放,京城的繁華綺麗為劉永施展才華提供了無線的可能,他穿梭在桃紅柳綠的夜夜笙歌賞花對酒,一首首凄美婉約的詞橫空出世,在開封城這個柳絮紛飛的春天,一個屬于柳詞的時代開啟了: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作者]?柳永?[朝代] 宋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作者]?柳永?[朝代] 宋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
? ? ? ?公元1022年,不喜歡柳永的宋真宗去世,年僅13歲的趙禎即位,兩年后,柳永再次走上了科舉考場,這次考試仍以落榜告終,傷心透了的柳永決定離開京城這個傷心地,多年漂泊早已將異鄉(xiāng)認作故鄉(xiāng),更何況此處還有難舍之人。公元1024年深秋柳永寫下了:
《雨霖鈴·寒蟬凄切》
[作者]?柳永?[朝代] 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作者]?柳永?[朝代] 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桿處,正恁凝愁!
?
? ? ? ? 這首《雨霖鈴》在此后的千百年間被多少離人吟誦,對當時的他來說這篇詞作只是旅行日記中的一筆。古往今來,能夠只憑歌頌青樓女子的婉約之詞就立于華夏詞壇千年不敗的人,恐怕也只柳永一人而已,哪怕他生前身后曾有過許多的經(jīng)歷與爭議,他始終是個獨一無二的傳奇。柳永在市井中有多受歡迎,在士大夫中就有多受排斥,為了謀求仕途,柳永曾試過托情“走后門”,他選擇攀關系的對象就是那個當年因推薦參試而一舉成名的“神童”晏殊。晏殊見到柳永的第一句話是個問句,你寫詞嗎?晏殊的問話顯然并不友好,柳永的回答也很機智,他回答晏殊:我同您一樣也是寫點兒詞的,晏殊終于忍不住鄙夷:那還是不一樣的,我雖然也寫詞,但我從來不寫“針線閑拈伴伊坐”這樣的句子。柳永是那個時代唯一一個聆聽女子甚至是妓女心事的例外.....
? ? ? ??公元1033年,垂簾聽政11年的太后劉娥去世,宋仁宗趙禎親政,第二年,朝廷開設恩科,對屢試不中的大齡舉子放寬錄取尺度,身在鄂州的柳永聞訊迫不及待地趕赴京師,為了免除后患他將柳三變改名為柳永,同時將字“景莊”改為“耆卿”,幾十年的苦苦追求終于得償所愿,從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到兩鬢斑白的暮年,這一刻,柳永等太久了,卸去白衣,他從睦州團練推官開始,一直到從六品的屯田員外郎,所以世稱“柳屯田”。
? ? ? ? 公元1039年,柳永任職浙江定海曉峰鹽場的鹽監(jiān),曉峰鹽場位于舟山群島附近,四周是汪洋大海,每逢漲潮如萬馬奔騰千帆競渡,場面十分壯觀,但此時的柳永眼中看到的不再是怒濤卷霜雪,二十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從清晨燒到夜晚,才將海水變成雪白的鹽垛,如此辛勤勞作的鹽民,因為官租私租的重重剝削,依然貧窮困苦,走訪了鹽民之后的柳永愕然發(fā)現(xiàn)原來在太平盛世的背后,還有許多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中。
《煮海歌》
[作者]?柳永?[朝代] 宋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輸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鳥嶼。
風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埋成鹵。
鹵濃堿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山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湟歇,投入巨灶炎炎熱。
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成雪。
自從潴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緱糧。
秤入官中得微直,-緡往往十緡償。
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門,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除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jié)。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
? ? ? 年輕時的柳永向朝廷寫了不少投獻詩詞,大肆歌頌這盛世王朝的永恒和偉大,如今成為地方父母官,他易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與憤怒,這首為名請命的《煮酒歌》。人們從此知道了這個向來以艷詞聞名的浪子原來深藏一顆勤政愛民的赤字之心。與柳永在宋詞上的成就相比,他的官聲和政績微不足道,一生漂泊,柳永寫下了許多羈旅悲秋之詞。備受后人推崇的除了《雨霖鈴》還有《八聲甘州》和《戚氏》,此《戚氏》更是柳永一生的總括。?
《戚氏·晚秋天》
[作者]?柳永?[朝代] 宋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關,飛云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jīng)歲遷延。 ???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shù)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本文整理于騰訊視頻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第一季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