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不僅軟件改硬件也要改
隨著現如今的電動車發(fā)展,智能化已經成為了目前評論一輛電車的優(yōu)秀與否的“基本準則之一”。大眾ID.系列電動車雖然有著不錯的續(xù)航以及駕控體驗,但是車機系統卻經常被車主吐槽。對此,大眾 CEO 明確表示,將在軟、硬件上繼續(xù)整改。
270億挽救大眾車機
根據此前大眾汽車的規(guī)劃來看,大眾汽車將在2025年把集團生產汽車中自研軟件的比例提升到60%。不過,在2020年這一數字低于10%。可以說,軟件方面一直是大眾汽車集團的薄弱項目之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市場也有不少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車機問題依舊是ID.系列電動車引發(fā)消費者投訴的主因之一。
為了彌補不足,大眾汽車集團在2020年投入70多億歐元預算,成立軟件事業(yè)部,不僅為大眾車型進行系統研發(fā),并且大眾旗下所有品牌車型也都進行軟件的開發(fā)與裝車。而后該部門獨立出來更名為CARIAD,預算也增至270億歐元,且直接由前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管理。
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自研”轉向“合作”
11月27日,大眾集團新 CEO 托馬斯 · 謝弗接受采訪時承認:在 Mk8 高爾夫和陣容中的大多數其他車型,以及來自 Cupra 和斯柯達等各種品牌的電動汽車中使用的的 MIB3 信息娛樂系統出了問題,并承諾在未來兩年將持續(xù)更新。
他解釋說,買家和測試人員對它的不滿情緒已經非常嚴重,以至于大眾集團董事會介入。今年早些時候,大眾更新了 MIB 3.0 信息娛樂軟件,并帶來了許多新的功能,同時也試圖修正一些頻繁被用戶吐槽的地方,改進了觸摸識別,增加了無線 OTA 更新功能等。這些改進將不僅限于軟件,并且大眾官方則表示,大眾汽車的硬件,如方向盤上的觸摸電容按鈕,將得到改進或完全更換,最快于明年實施。
“我們不希望、也沒有能力完全自己進行(軟件)研發(fā),我們需要合作伙伴。”奧博穆說。的確,在軟件方面,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上任之后,將軟件業(yè)務的發(fā)展策略從強調自研,轉向與優(yōu)秀的軟件公司合作。
大眾的自我覺醒
在國內市場中,特斯拉、理想、蔚來、極氪、賽力斯等品牌,已經將智能車機系統拉上了一個全新的維度。而反觀大眾,目前來看依舊處于相對較為被動的情形。
所以,為了尋求國內市場的準則,大眾汽車集團也在軟件方面加快中國市場本土化的布局。比如,今年初,大眾集團宣布與博世達成戰(zhàn)略合作關系,攜手開發(fā)自動駕駛軟件平臺。同時,在硬件平臺上,首次向中國本土供應商開放全球采購機會。
目前,根據大眾集團的說法來看,除了在軟硬件層面進行改進外。如方向盤上的觸摸電容按鈕,也將得到改進或完全更換。按照規(guī)劃,新的硬件改進將于2024年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