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詩經(jīng)》導(dǎo)讀 李山 北京師范大學(全69講)

2023-04-24 00:58 作者:水粘黑  | 我要投稿

1.1-3.1 通過本章學習,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問題:

1、了解《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

2、六藝是指哪些。

3、了解學界關(guān)于“六藝”的解釋概況。


1.1詩經(jīng)是什么

1.第一部詩歌選集(總集)

2.一部集子

2.1詩經(jīng)六藝(上)(下)

1.鄭玄(東漢):風賦比興雅頌(內(nèi)涵:1德行2技術(shù))

風:圣賢遺留的教化風氣


賦:直言、說大白話

比:比喻(偏諷刺

興:比喻(偏褒獎

雅:時代標準、符合時尚

頌:誦讀、形容 (對美好的事物加以表現(xiàn))

李山老師口中的鄭玄把六藝不單單解釋為一種定義,而是切于實際,是六種表達方式。“風”,什么是圣賢遺風?就是當?shù)氐纳龑W率和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百x”,何謂“直言”?就是當面揭穿,不給面子。比是罵官府,興是打官腔、說好話 ……

2.鄭思龍(東漢,早鄭玄100年左右)

比:比喻

興:一物及一物、托事于物(兩者可毫不相干)


3.《毛詩大序》(東漢后):風雅頌賦比興

風(又通“諷”):上下級交流,有話不直說加以文飾。

什么是經(jīng)典:李山老師答,對民族文化有益影響。

雅:行四方之風,為表率為中央,為周人中心所流傳的音樂。

頌:贊美神明、敬神。

賦、比、興:未談及。

4. 孔穎達(唐代)《毛詩正義》:

三體三用說法

風雅頌:詩的內(nèi)容。

賦比興:修辭手法。

5.朱熹(北宋)《詩集傳》:

賦:敘述、有話直說

比:打比喻,以此物比他物

興:先言他物來引此物、象征

孔穎達后,討論焦點開始轉(zhuǎn)變到賦比興上。

6.胡寅(宋代)《斐然集》: (李仲蒙所言)

比:觸物起情。

7.題外話:

意向的討論:1.魚多與男女情愛有關(guān),通“余”,魚生魚籽,多子。

2.殘月:離別,他國又有以殘月新月為神圣。

3.滿月、明月:樂景。

4.春天:青色,而非綠色。

通過語言意向,挖掘民族思想:

?
3.1.3 詩經(jīng)六義(下) P3 - 18:04
?


4.2-7.2

通過本章學習,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問題:

1、了解“王官采詩說”。

2、“三家詩”是指哪三家。

3、閱讀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研究書目。

4.2.王官采詩說

?
4.2.1 王官采詩說 P4 - 25:18
?

這段老師是能說的,整活不少:古代詩歌經(jīng)過改編,多非原地的詩歌(我簡稱為:不準瑟瑟),近幾年的流行文學:報告文學不流行了,啥都不流行,除了網(wǎng)絡(luò)文學(網(wǎng)文怎么了你?)

事遠不清十五風

十五國風、地域遼闊,并非全部為王朝作品,一些也不屬于西周時期的作品,多為諸侯國的作品。

王官采詩說:李老師言:真實性難以確定,應(yīng)通過結(jié)合詩經(jīng)中的詩歌來判斷。此說法最早記載于《左傳》,《禮記》《孔叢子》《漢書》《春秋公孫傳解補》《孔子詩論》有談及。

對王官采詩的總結(jié):

?
4.2.1 王官采詩說 P4 - 43:51
?


鳳通:“風”,“風”指上天的聲音,鳳能聽見上天的聲音。


5.2孔子刪詩說

1.孔子是第一個整理詩經(jīng)的人以教學、傳詩、傳世、育人。

2.對人的氣質(zhì)趣味的評說:

?
5.2.2 孔子刪詩說 P5 - 01:49
?

“讀文學需要尺度,跟著網(wǎng)絡(luò)跑,屬于沒頭蒼蠅才做的事情。”

3.刪沒刪?

整理了,沒刪,去重復(fù)(就是刪了)。


6.2三家詩與毛詩

1.三家:韓、齊、魯。流行于西漢,毛詩流行于其后。

2.漢代為四家:三家與毛。


7.2必備書

1.讀詩經(jīng)研究史

特別推薦:

夏傳才(李山師)《詩經(jīng)研究史概要》:簡明扼要。

清代前:

《毛詩正義》(漢代):分毛傳、鄭箋、孔疏三部分,標準本錯誤較多。

朱熹《詩集傳》(宋代):要看。不錯,可先看。

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宋代,同朱熹一代)

嚴璨《詩輯》(南宋后期)

劉瑾《詩傳通釋》(元代)

清代:

?
7.2.4 研讀《詩經(jīng)》的必讀書 P7 - 01:26
?

1.專門解釋毛傳。

2.專門解釋鄭玄。

3.一條一條地解釋句子,運用清朝的訓(xùn)詁學、校勘學的成就。

4.方便入門,強調(diào)文學研究,可從此入門。

5.多有大膽懷疑,應(yīng)該看。

近現(xiàn)代:

聞一多:《古典解詩》、《封詩通意》(名字并非正確,待改,收于《聞一多全集》中)

1.已印出

2.創(chuàng)獲頗多

3.簡明扼要,特別仔細,篇幅不大,不錯。

最后一個:

李山《詩經(jīng)新解》(王婆賣瓜):稍微繁瑣,上下兩冊,中華書局,總結(jié)前代,有所創(chuàng)新。


8.3-10.3


8.3《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1.前提:眾多文化人群在許多方面達到最佳精神狀態(tài)。

?
8.3.1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P8 - 01:12
?

周公:同姓氏不婚。前 有三世而娶。

2.產(chǎn)生原因:精神質(zhì)變——自我意識的進一步覺醒,擁有記錄的需要。

?
8.3.1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P8 - 05:34
?

題外話:對封建制度的看法:不是制度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
8.3.1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P8 - 06:19
?

3.歷史中的古代文化:

石器時代(百花齊放)-五帝三皇(你死我活的時代,和平為次)-夏(兼并戰(zhàn)爭頻繁)商周(一元突破)(武力征服為主調(diào))

古代一城即一國,故而萬國。

武王伐紂:不期而盟800國。


9.3西周封建的大要

1.建國初期(周武王):周人少,商人多,中央確立統(tǒng)治。

2.周公輔政:武王死后,叛亂興起,周公3年平定,為鞏固統(tǒng)治,大興分封,封國近70國,開始形成共同文化——禮樂文明。

3.文化、文學、歷史和哲學的形成:

?
9.3.2 西周封建的大要 P9 - 12:53
?


10.3《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歷程

一.詩經(jīng)斷代:共分四個時期,早中晚、西周和春秋中期。

?
10.3.3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歷程 P10 - 17:56
?

二.判斷依據(jù):

1.詩的內(nèi)容:

2.詩的風格:大雅、小雅,“雅”通“夏”:夏朝。

3.內(nèi)容具有強烈的暗示性:

《小雅·鐘鼓》:周昭王時期,悲傷、紀念將士。

周宣王:好用“如”字

4.古人記載

5.另類(尤其針對西周中期的作品):經(jīng)文厲的篇章格式和用詞用語

如:“給力”、“埋單”、“哇塞”、“認同”、“改革開放”

6.語言風格:早期簡樸、中期復(fù)雜、晚期因循。 語言詞語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如:“昭王昭考”,“考”,父親。“孫子”,西周中后期出現(xiàn)。后期,王官采詩、政治詩多。

?
10.3.3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歷程 P10 - 13:21
?

西周王的更迭:

一共12代王

早期:武、成、康、昭(昭為交界)

中期:穆、共、懿、孝、夷(加夷或不加,兩種說法)

晚期:厲(在位37+13年)、宣、幽

三.中期出現(xiàn)高潮的原因

?
10.3.3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歷程 P10 - 18:19
?

殷商民族的融合:很重要,直接刺激的積極效應(yīng),強烈刺激。


11.4-14.4


11.4關(guān)于禮樂文明

“禮樂”——對西周文明的一種概括(出言孔子)

1.定義:禮樂之后興刑——禮樂是一套文教設(shè)備。

?
11.4.1 關(guān)于禮樂文明 P11 - 00:46
?

2.“禮樂”的含義:文明的進步,物質(zhì)與文化的進步,如:陶器→青銅器。

ps:玉器比鐵硬,鐵在其上劃不出痕跡,斷玉標準之一。


12.4禮儀形態(tài)(延續(xù)上節(jié)課)

一.“禮樂”是一種禮儀形態(tài)

1.禮容:如趙丹飾演的林則徐??腿诉M門,臺階誰先,門怎么進等。建房坐北朝南,鄉(xiāng)親九里,主人朝西坐東,客人朝東坐西,主人要給客人洗杯,客人要欠貨干……

?
12.4.2 禮儀形態(tài) P12 - 01:33
?
?
12.4.2 禮儀形態(tài) P12 - 03:21
?

2.衍生:敬業(yè)認真,“敬”,由繁瑣的“禮”來,講究“儀”,需認真,故而有氣質(zhì)。由“儀容”而生的“敬”。

二.“禮樂”是一種精神活動

如:歌舞。

ps:

?
12.4.2 禮儀形態(tài) P12 - 08:19
?
?
12.4.2 禮儀形態(tài) P12 - 10:57
?
相互的呼應(yīng),現(xiàn)在沒了。


13.4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1.點到為止的《小雅·斯干》(西周晚期)

第一段:建房選址好(靠水靠山有花草)則家庭和諧

干:澗溪。

相猶:相圖謀。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02:38
?

第二段:歷代在此,生活幸福,蓋房要嚴、厚重,防風雨防雀鼠。蓋房靈動,房像燕。

ps:中國的建筑理念: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06:41
?

似續(xù):繼承。

約:用繩索捆綁。

棘:箭羽翎。

革(he 二聲):翅膀。

翚:hui 二聲

躋:飛。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03:59
?

第三段:建完后、享受、找老婆、生兒育女與愿景。

殖殖:寬大貌。

覺:高達直立。

楹:殿堂前、大廈下的柱子。

噲噲(kuai 四聲):寬敞明亮。

區(qū):向陽的區(qū)廳。

噦噦():光明貌。

冥:指廳后幽深的地方。

莞(guan 三聲):蒲席。

?。╠ian 四聲):竹席。

太多,買本《詩經(jīng)》基本有,我還要吃飯,不打了。





此詩作用:上梁典禮或房屋落成典禮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11:14
?

精神內(nèi)涵: 充滿人道的生活氣息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12:12
?

人鎮(zhèn)宅:一種惡習,殷商。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13:12
?

笑死我了:“以鬼防鬼,越防越鬼?!?/p>

?
13.4.3 禮樂代表的內(nèi)容 P13 - 15:30
?


14.4《商頌》詩篇考證(《商頌》篇章收于《大雅》)

一.《商頌》是商朝時期的作品不對

1.商丘的祭祖文化,在宋國地盤。

2.殷商禮樂:陰森可怖。

視頻上段談及商的祭祀多扮演鬼神,有殺人等,引出商的禮樂是什么樣子?和是否有傳下來。

李山老師認為:商代沒有詩篇傳下來。

原因:1.詩歌氛圍同商代祭祀氛圍(陰森黑暗)不同。

2.政權(quán)更迭與消滅前代意識形態(tài)、滅前代神。類比三星堆古物(可能非主流觀點)。

?
14.4.4 《商頌》詩篇考證 P14 - 07:28
?

二.《商頌》是春秋時期的作品不對

1.宋襄公爭霸寫詩

三.正確時期:西周中期

?
14.4.4 《商頌》詩篇考證 P14 - 08:23
?

1.西周中期,殷商間隔消除→因為信任→通過青銅器可看出→周家允許殷人可以祭祀商人祖先。

2.周家制禮作樂時,大量殷人移民來到周王朝→文化交融

3.在此反駁了想當然,并提出判斷《商頌》所處時代的標準

①放到大背景下。

②要有健全的文化史進程常識。

?
14.4.4 《商頌》詩篇考證 P14 - 10:49
?

?
14.4.4 《商頌》詩篇考證 P14 - 11:04
?

14.4對4的總結(jié):什么是禮樂文明?

1.文明進步的標志。強調(diào)一種獨特的文化行為方式,一套禮儀,今后的風俗。

2.代表著對生命的珍惜。一種對鬼魅纏身狀況的擺脫,人際關(guān)系緩和(擺脫了人殺人的狀況),讓人們能用審美眼光看待世界。

這就是詩與禮樂的關(guān)系。


15.5-18.5(17.5有《大雅·周頌·賚》《大雅·周頌·桓》兩篇)

15.5關(guān)于大武樂章

1.西周早期詩篇的創(chuàng)作情況

西周初期開始記錄詩歌、反復(fù)演出。

有人認為周公制禮作樂時產(chǎn)生大量詩歌,這是不對的,

詩歌創(chuàng)作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2.《大武》樂章的內(nèi)容

《大武》樂章實際是歌舞劇。

最早記錄于《左傳》

武有七德,后常稱“大武七德”。

《禮記》:

大武樂章的演出情況:開始節(jié)奏緩慢(怕大眾不跟隨自己),聲調(diào)拉得長(怕事情做不好),后迅速發(fā)展(時候到了,并運用象征),結(jié)束(大武克商,象征天下安定)

也有內(nèi)容等。

大武樂章有六部分三造型。

交代了大武樂章的大部分東西。

3.我國詩歌為何始于西周


16.5前人關(guān)于大武樂章的討論

《論集傳·武》朱熹

大武樂章是周家克商后10年左右,武是謚號,故大武樂章是武王死后所作。

后多有要人要論。

事遠難究,內(nèi)容泛泛,多談看問題的方法:多思考多對比,事就實是。


17.5大武樂章的還原

出現(xiàn)的時間與地點:東都洛邑(為天底下,古人認為此處距上天最近),周公還權(quán)。

還原三首:

?
17.5.3 大武樂章的還原 P17 - 00:22
?

第一首:武(《詩經(jīng)》無)

第二首:賚

第三首:桓


18.5大武樂章的內(nèi)涵

古代歌舞的流傳多有散失,有舞無音,有歌無舞等。歌舞的場景包含祭祀、求雨等。

古代的歌舞所包含詩詞多因為記錄祭祀需要,周朝的舞蹈和歌唱(多為擬聲或簡單的“哎”“呀”)無法滿足需要,故作大武樂章,因此,大武樂章被創(chuàng)作的直接原因出于祭祀的需要。


19.6-21.6

1.為什么說讀《詩經(jīng)》是要了解我們從哪里來

2.如何看待祭祀詩篇的宏大


19.6西周的祭祖

昭王

夷人→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目的:

1.尋找草原力量

2.搜尋鐵器工藝

中國最早煉鐵的地方:新疆

中國有用隕鐵

創(chuàng)作高潮:祭祖,周家看德行來為王作詩歌,禮樂歌德,祭德為主→祭祀觀念的進步



祭祀德行。

商代亦如此,不同為多殺人嗜血。

西周中期前周頌不再,中期后小雅創(chuàng)作進入高潮


20.6頌歌唱什么(上)

歌唱列祖列宗(后稷、公劉 )、神

1.后稷

《大雅·周頌·思文》:歌頌后稷。李山在此提出觀點:《思文》與《大雅·生民》對應(yīng)。

《生民》:強調(diào)生命力的頑強與腳踏實地,蘊含天命觀念,反映周人的觀念。

周人定后稷為堯舜時期,大洪水后后稷被命令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反映周家的農(nóng)耕思想和天命觀。

后稷既是周家始祖又是官名。

2.公劉

夏朝崩潰,后稷失官,周家跑路,后公劉遷族,恢復(fù)農(nóng)耕文明。

《大雅·公劉》:寫了遷移過程,腳踏實地地尋找,無怪力亂神。

3.太王遷岐

受各種因素影響,遷族于岐山。

《大雅·綿》:寫了如火如荼的勞動場景,無玄學,富有生活氣息,反映周家族群的協(xié)作。

4.文王受天命

《大雅·皇矣》

文王伐崇

總結(jié):

把祖宗復(fù)活,從神還原到人。祭祖的緣由:從歷史的深處挖掘傳說,汲取精神資源,以應(yīng)對生活,構(gòu)建生活。把死去的先人還原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


不單單講史還造史。

西周中期的詩歌特點:篇章宏大、富有人間氣味。

人間氣味的解釋:類天命觀,指向?qū)嶋H,歌頌女性(王妻),因其賢淑,能生善育。


21.6頌歌唱什么(下)

周家祭祀核心:

有法權(quán)(有祭祀的權(quán)利),

寫創(chuàng)業(yè)軌跡,寫人用以生活(造史)——“從歷史的深處挖掘傳說汲取精神資源,以應(yīng)對生活、構(gòu)建生活。”

而非寫、祭祀鬼神——“把死去的先人還原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

祭祀女性(多王妻),宣揚天命(天命具體指家和萬事興、夫妻順遂,區(qū)別鬼神天命)


22.7-24.7

22.7西周重農(nóng)觀念

周家種地出身,講究勤勞。

一種概念:周家認為重視農(nóng)耕可以興國——農(nóng)耕問題的政治化。


23.7早期的農(nóng)事典禮:籍(jie,通借)田典禮

大典提前九天擇日準備。

前第五天瞎子吹管,王開始戒葷,遠妃子。

典禮當天,殺生灌酒祭祀,親耕大典——王要親自下地,耕一行,其他,官越小干得越多,農(nóng)民負責耕完,后王宴請諸官。共約萬人。(可參考《周頌·噫嘻篇》)


24.7西周中期的詩篇:恭王時期

1.《周頌·載芟shan》:耕種收獲,釀酒祭祖。

2.《小雅·終南山》:1.果熟獻祖(“嘗鮮”是也),一種傳統(tǒng)觀念。2.治水生地。3.天德助民。

3.詩經(jīng)的格調(diào)及原因:嫻雅安詳,在農(nóng)耕生產(chǎn)中構(gòu)建生活且對此充滿自信而充滿溫情地看天地。

?
24.7.3 西周中期的詩篇:恭王時期 P24 - 09:15
?

4.《小雅·大田》:1.王民共勞,星雨潤澤。2.半收留粒,給孤予獨??偨Y(jié):人勤勞、天養(yǎng)人、地豐收、人養(yǎng)德。充滿溫情和關(guān)懷、善良。

這種傳統(tǒng)保留長久,孕育中國傳統(tǒng)之德,李山老師談其小時候的生產(chǎn)隊有此體現(xiàn)。并非人報答天,而是人報答人。

從前不以財富表現(xiàn)地位,對標今日將財富象征地位。《工作與時日》(作者:赫西俄德),當財富地位出現(xiàn)后,人爭取財富,大自然變成一種被征服,被攫取的對象,與農(nóng)耕思想截然不同。

5.李山老師指出《詩經(jīng)》是眾多古代思想的發(fā)展來源。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五行相生相克、中庸之道。

6.農(nóng)事詩篇《豳風·七月》:注意時間詞,時間構(gòu)成流動的圓環(huán),簡短的人事農(nóng)耕變化構(gòu)成韻律之美。



《詩經(jīng)》導(dǎo)讀 李山 北京師范大學(全69講)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榆林市| 锦屏县| 石台县| 阜阳市| 峨边| 鹤山市| 武威市| 滨州市| 刚察县| 邵阳县| 方城县| 靖远县| 南安市| 罗定市| 徐水县| 毕节市| 静海县| 乌苏市| 潍坊市| 邵东县| 织金县| 灵宝市| 毕节市| 邵阳县| 内江市| 蓬溪县| 义乌市| 开化县| 剑川县| 盐城市| 陇南市| 土默特左旗| 延长县| 图们市| 新和县| 浦东新区| 苏尼特右旗| 贵德县| 福海县| 昌黎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