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超單兵彈! R-27T1實裝紅外對抗;玩家應對策略 | 戰(zhàn)雷
【騰訊文檔】WT導彈性能表
https://docs.qq.com/sheet/DTFJ3dkxQV3hudUdY?tab=xyl03c

直播中有觀眾非常眼尖,看見了R-27T1有一行"ECCM"的描述。這對應的是以前戰(zhàn)雷里單兵彈的抗干擾措施。

看完解包我真的服。在沒有實裝空軍MAW、IRCM等反制措施的情況下,R73和R27T1居然先一步實裝了反制干擾措施,這是一般策劃能干出的活?
下面來看看解包數(shù)據(jù)以及我腦測的應對策略:

看之前可以參見我之前做的戰(zhàn)雷紅外對抗史。

R73
先看機動
R73的特點是超強的追蹤能力,一躍追上/超過了gaijin眼中太不平衡而不給的PL8。(具體得測試)
其主要表現(xiàn)在:
1、動力澎湃

2. 機動性能很強
較低的延遲,矢量噴口,很大的尾翼攻角,超高的finsLatAccel,然后就是目前的40G過載。這些全加起來已經(jīng)超過了AIM9L、PL8、魔術2等等,達到T0水平。

3、導引頭追蹤率極高
導引頭對二次變向有很強的免疫力。

再說抗干擾:
R73的抗干擾有四點:
+ 熱量門
+ 熱誘彈敏感度低
- 視場寬大
- 太陽回避角很大
1.?具有gatewith的代碼,可以通過熱量門濾除熱誘彈。
目前R73在過濾熱誘彈方面的能力追上了單兵彈中抗干擾最差水平——西北風的水平。
2.?全向彈熱誘彈敏感度小于1。敏感度越低越能反制熱誘彈,接近于0時可以完全無視熱誘彈。
R73的敏感度稍好,與R24T類似(約0.86),弱于單兵彈的0.5,以及弱于常規(guī)全向彈PL8、魔術2、AIM9L的0.67。
3.?不過由于R73寬大的FOV - 4.5°,導致其抗干擾會大打折扣。
4. 太陽回避角這么大?15度,屬于游戲中最差的一檔(PL5B, Aim9B)。容易被太陽帶跑。
這四條兩加兩減,最終水平我云一下,抗干擾水平可能和目前的9L類似。主要是不清楚寬大的FOV會在多大程度上抵消抗干擾能力。

理論對抗策略:大量拋灑熱誘彈并收節(jié)流閥,略做機動。
略做機動即可,是因為R73目前具有40G過載+寬大彈翼+極大finsLatAccel+矢量噴口+極大導引頭追蹤率,且發(fā)射時敵我雙方距離大概率較近,做大幅機動收益很低。
而對付熱量門的問題,直升機玩家已經(jīng)得心應手了,就是撒熱誘、遮引擎,參見BV1aU4y1d7nw
收節(jié)流閥不用多說,基操。
也可以老辦法,朝太陽飛。R73很怕太陽。

R-27T1
因為R27的數(shù)據(jù)上面的表中已經(jīng)有了,所以直接說結論:
+熱量門
+超小的熱誘彈敏感度
+很小的FOV
+IRCCM
+免疫太陽
R73還是兩加兩減,R27T直接+5。

可以看到,R27的各項抗干擾數(shù)值基本超過了全部單兵彈,部分項目甚至是遠超。
它居然給了IRCCM功能,這意味著R27可以隨便打阿帕奇這些裝備了IRCM的直升機。(但還是免疫不了KA52 / MI28NM 的DIRCM設備)
R27的機動能力不好云,看數(shù)據(jù)可能略好于R24T,具體得測試。

理論對抗策略:適量拋灑熱誘彈并收節(jié)流閥,大幅度 二 次 變 向。
過強的抗干擾讓熱誘彈的效率大幅下降。
哪怕成功干擾,由于R27將會經(jīng)常在中距離進行攻擊,所以導彈距離目標較遠。
距離較遠時,熱誘彈熄滅后,載機仍然可能處于導彈的視場內。所以導彈可能會在3秒自爆前再次鎖定目標。考慮到這一點,扔誘餌時,身后的熱誘彈可能需要至少維持3秒。
大家可以注意到R-27T1有一個比較大的短板,就是它的導引頭追蹤率只有15°/s,處于眾導彈的偏下水平。
那么實戰(zhàn)中只能抓住這一點,像米格15躲9G一樣,嘗試依靠二次變向硬躲。
對于直升機來說,和躲單兵彈一樣側身撒誘餌吧,或者依賴物理屏障仰臥起坐。
至于KA52/MI28NM,他們免疫R27T,不怕,直接發(fā)送巨大渦流干掉米格。哦,米格也是蘇系的啊,那沒事了。

*目前DEV里的R27有BUG。R27T的鎖定能力比R24T還強一截,但玩家反饋很難鎖、根本鎖不上。需要等gaijin修復。

本文總結:應對R73主要靠干擾;應對R27T1主要靠機動。
應對BVVD建議卸載游戲。
如果這些數(shù)據(jù)不做限制、不出BUG得活到正式服,下版本我認為必須得給PL8與AIM120A才能在數(shù)值上相對抗了。(怎么聽起來兩者都有的中系反而成了蘇系的潛在對位,美系以色列還扣扣索索在玩F16 block 10)。
哪怕給了PL8和AIM120,gaijin也已經(jīng)在文件中貼心的準備好了:
R-73L
R-27ET


我不知道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