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陵: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陵墓
?? ?提起開國皇帝的陵墓,一定都是規(guī)模宏大,氣象萬千,比如著名的秦始皇帝陵、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等等。但是,作為大唐開國皇帝的李淵,他的陵墓規(guī)模遠不能與昭陵、乾陵、橋陵等相提并論,難怪當年魏征沒有看到它。

? ? ?唐高祖李淵的陵寢名為“獻陵”,位于陜西省三原縣徐木鄉(xiāng)的永合村西。2005年6月28日中午,我第一次來到這里,本以為可以看到很多石刻,但廣闊的田野中,僅有一只石虎矗立其間,令人倍感遺憾。于是,我和這頭寂寞的石虎,在一起拍了張合影,就匆忙離開了。

? ? ?轉眼之間,當我再次來到這里,已經2016年12月17日的下午。這尊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石虎,依然如11年前一樣淡定,只是本人又變高變胖了!

? ? ? ? ?11年前,我還是一名初中畢業(yè)的學生,當時來到獻陵只是到此一游罷了!這回我再次來到這里,經過精心準備,希望彌補曾經的不足,尋訪一下當年錯過的古跡。
1、望柱
? ? 我在翻閱介紹獻陵的書時,經??梢钥吹接嘘P望柱的描述。但是,我當時在那里時,為什么沒有看到呢?
? ? 因此,這回當我們的車行駛到獻陵封土前方時,我努力向周圍觀望,果然在南側的田野中,看到了高大的望柱。順著東側村中的小路,逐漸開車靠近望柱,距離那里還有100米左右的地方,道路被一戶村民的房屋阻擋。

? ? 于是,我只能從這里踩著田壟走向望柱。望柱高約8米,上蹲犼獸,下雕盤龍,八棱形的柱體刻滿花紋,顯得莊嚴肅穆。這樣的望柱,原本應該有一對,但西側的那一件,如今僅剩下一塊基座。


? ? 在望柱的北側,曾經安放著一對石犀牛,其中的一件在碑林博物館展出,另一件埋藏在地下。前幾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將它清理出來,記錄了相關信息,繪圖和拍照結束后,又重新回填起來。
2、封土
? ? 離開望柱之后,我們就直奔封土下方。在南面的空地上,可見康熙年間所立的石碑,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周圍的草叢中,還可以看到多件石碑的基座,據(jù)說這里原本豎立著很多石碑,可惜后來都被毀壞了。


? ? 獻陵的封土并不高大,過去車輛都可以直接開上去,這完全遵照了李淵的遺詔:“陵園制度,務從儉約,斟酌漢魏,以為規(guī)矩?!彼裕偏I陵與漢魏時期的帝陵一樣,陵臺呈覆斗形,四周柏樹森森。

? ? 從西南側走下封土,可以看到一塊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夕陽西下之時,此處暖意融融,乃村中大媽們休息閑聊的好地方。我在石碑前拍照的舉動,讓她們覺得非常詫異,恐怕以為本人腦子有毛病吧?

3、陪葬墓
? ? 從封土前方的道路向東北方向,就是獻陵的陪葬墓分布區(qū),位于三原、閻良和富平三縣區(qū)的交匯處。趕在太陽下山之前,我在陪葬墓區(qū)內來回轉了一圈,看到大大小小十多座墓冢。
? ? 在距離帝陵最近的地方,我首先看到的一座陪葬墓,前方竟然立著“李神符墓”的石碑。他是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之孫,隋朝海州刺史李亮之子,淮安王李神通之弟,李淵的堂弟。他不僅是唐朝宗室,而且還是重要的官員和將領,所以才可以埋葬在如此顯赫的位置。

? ? 陪葬區(qū)內現(xiàn)存26座封土堆,外觀均為饅頭狀,三三兩兩地散落在田野之中。其中,既有諸王和太妃,也有王公大臣,但大多難以考證。目前,根據(jù)地面遺存的石碑和考古發(fā)掘情況,僅能找到虢王李鳳、房陵大長公主、彭王李元則、榮國公樊興等四人的墓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