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智能
鄭重聲明:本文所有描述均未準確建立在數(shù)理基礎上,且未經(jīng)過實驗驗證,可以僅僅看作是一篇科幻文,本人學歷僅有大學學歷,且考研未遂,但非常尊重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出生成智能這個概念出于一種執(zhí)念而已,這個執(zhí)念的程度之深相當于找了自己一生可以為之奉獻的東西。有很多想法在大學期間初具模型,但缺少描述它們的數(shù)理工具,又面臨找工作的生活難題,可能很多想法需要“暫時的”放下,于是便有了這一文,希望以后的自己看回這篇文章的時候,能回憶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及已經(jīng)做出的某些成果,也歡迎看到此文的大家不吝賜教(雖然我不了解民科,但只要討論時帶有嚴格證明或有聲明為Hypothesis的情況,本人不會刪,所以杠精繞道?)
夢的起點:
首先回到高二的一次生物課,學到了細胞的結(jié)構(gòu)及其各細胞器的大致分工,本人突然腦子一熱,A question occurs to my mind:為什么一個細胞的工作如此精密?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一個命題。(由于我初三一年學完了C語言和Windows系統(tǒng)編程,高一也基本學完了C++ Primer(edition 5)C++11,故有些許編程的過程式以及面向?qū)ο笫剿枷耄┍局囈辉嚨膽B(tài)度,我打算去寫一個細胞?。╱mm,現(xiàn)在想起來有點蠢,但當時真的感覺到了很fateful)當時的思路是要模擬細胞首先要給個三維空間吧?那new個cell[][][]三維數(shù)組不就好了?沒想到的是我的破電腦光是創(chuàng)建個100*100*100的空間都花了我半個小時(很真實),后來覺得這思路不能夠,改成OOP的思考方式,把細胞簡化為一個帶接口的外殼和一堆有不同功能的細胞器不就好了,但行為怎么定義啊,細胞質(zhì)里那么多東西,光是要模擬產(chǎn)出蛋白質(zhì)的過程就要好幾個線程,久而久之,也在學習的壓力之下,不知不覺放下了這個fateful的任務。
更新時間都在周日吧,因為周日才有閑暇時間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