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外包高端芯片業(yè)務了
#英特爾外包高端芯片業(yè)務 英特爾計劃將部分高端芯片制造業(yè)務外包出去,這一消息震驚了華爾街,直接導致英特爾當日市值暴跌415億美元。而首席工程師離職,為7nm制程進展不順負責,更增添了一絲悲壯的意味。英特爾乃至美國稱霸半導體產業(yè)的時代結束了嗎?
10nm制程“難產”五年,英特爾被擠下王座
2014年英特爾率先實現(xiàn)14nm制程量產后,遲遲無法突破更為先進的10nm制程技術瓶頸,讓這家芯片巨頭深陷泥潭之中。
據了解,英特爾在10nm制程上,良率太低導致其量產計劃一拖再拖?!扳挕被ヂ?lián)技術難題無法克服,英特爾在工藝上開始落后于對手。
EUV光刻工具成為唯一能夠處理7nm和更先進工藝的設備,但英特爾在EUV工藝的導入上非常保守。直到2018年12月,英特爾才對外界改口,而彼時臺積電、三星等芯片巨頭已花費數年時間研發(fā)EVU技術。
直到2019年,英特爾的10nm制程才面世,這比原計劃足足晚了3年。作為對比,2018年,臺積電就實現(xiàn)7nm量產,2020年實現(xiàn)5nm量產,2021年上半年將進行3nm制程試產,2022年實現(xiàn)3nm量產。
轉型數據公司扳回一城,制程工藝仍“卡脖子”
英特爾也在尋求多元化業(yè)務轉型,隨著5G、物聯(lián)網、人工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fā)展,這家老牌半導體巨頭迎來了重大發(fā)展機遇。近日英特爾發(fā)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以數據為中心的業(yè)務營收達到101.7億美元。
雖說業(yè)績亮眼,但在戰(zhàn)略轉向以數據為中心后,保持先進的制程工藝就成為關鍵,英特爾的制程技術落后一個身位,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新業(yè)務的開展。
更糟糕的是,包括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在內的科技巨頭,也在大力發(fā)展AI芯片技術,不可避免與英特爾展開廝殺,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
半導體商業(yè)模式之爭:IDM退位,F(xiàn)oundry上位?
半導體產業(yè)有兩種商業(yè)模式,一種是IDM模式,即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再到投向消費市場一條龍全包。
另外一種為垂直分工模式。不建工廠,只做設計,稱之為Fabless;自建工廠,只做代工,稱之為Foundry。
IDM模式的品牌優(yōu)勢更為明顯,缺點是大象轉身難,英特爾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Fabless模式下,以AMD為例,今年7月初,其市值首次超越英特爾,被認為是Fabless模式里程碑的成就。
Foundry模式被臺積電發(fā)揚光大,逾4000億美元的市值,在全球半導體行業(yè)中也是首屈一指。
從迭代效率和成本來看,F(xiàn)oundry模式正成為主流。如今,英特爾也考慮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出去,宣告了全球IDM模式走向終結。也有聲音指出,交由第三方代工,本就是利益權衡之下的選擇,IDM模式依舊是英特爾未來制勝關鍵。在這一過程當中,英特爾將會有哪些新的動作,值得業(yè)界及市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