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金屬軟管分析與探討
焊接金屬軟管的裂紋有兩個方向,一是順著折彎處軸向裂痕,從表層發(fā)源,為線源,順著軟管的截面薄厚方向拓展;另一個是呈豎向(或軸向)的裂痕,也是從表層發(fā)源,為線源,順著截面薄厚方向拓展;當兩個方向的裂痕交匯后,終造成了焊接金屬軟管的斷裂。
根據對軸向折彎處斷口以及豎向斷口做微觀分析發(fā)覺,斷裂源均是線源,源區(qū)無明顯材料,斷口拓展區(qū)的特點均是疲憊特點。

此外,其斷口截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減薄,觀察到的斷裂截面薄處僅僅為0.02mm,斷口截面雖變薄,但斷口周邊并無形變痕跡,說明其截面的變薄并非因塑性拉伸引起。斷口附近的鋼帶表層存在明顯的損壞痕跡,其損壞特點為粘著磨損+磨粒磨損。據文獻報道,304不銹鋼如與摩擦副發(fā)生磨擦,也主要以粘著磨損機制為主,且隨著表層磨擦的進行,表層組織會出現馬氏體轉變。在載荷和磨擦剪應力的作用下,因為表層晶粒細化、以及高密度位錯的綜合作用促使304不銹鋼的顯微硬度。
焊接金屬軟管斷口附近的顯微硬度比基材稍高,但其顯微硬度的提升并不能提高其疲勞性能,是軟管截面自身較薄,而且隨著磨損的消耗,截面變得更薄,其疲勞性能隨著降低。雖然在磨擦的過程中,304不銹鋼表面出現了,顯微硬度也上升,但這不能阻止不銹鋼薄板表層的材料損耗以及疲勞限的降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