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1 政治史必背30個考點

歷史必修1 政治史必背30個考點
1、宗法制的核心與目的分別是?
①核心: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規(guī)定由正室的大兒子繼承;
②目的:分封制層層分封所形成的等級森嚴的統(tǒng)治秩序需要制度維系,于是周人便制定了把血緣與政治結合起來的宗法制。
2、五四運動的過程?
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生上街抗議,高呼“外爭主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等口號;
②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③最后形成了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的全國浪潮;
④政府最終罷免了曹、陸、章(簽訂“二十一條”的經手人)三人職務,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簽字。
3、解放戰(zhàn)爭的過程?
①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qū),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
②1947年中共在解放區(qū)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③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開始戰(zhàn)略反攻;
④1948-1949年三大戰(zhàn)役(遼沈、淮海、平津);
⑤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南京國民政府覆滅。
4、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構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和“關貿總協(xié)定”構成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5、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
①“美蘇”爭霸導致蘇聯(lián)實力削弱;
②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直接原因);
③西方的“和平演變”政策;
④蘇聯(lián)的經濟體制改革無法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阻礙經濟發(fā)展。
6、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背景和結果?
背景:
①西方國家相繼完成工業(yè)革命,需要進行商品輸出,同時擁有現(xiàn)代化的軍隊,軍事力量強大;
②中國市場遼闊,但政治腐敗,軍事力量衰弱;
③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且自然經濟的封閉性使英國商品銷路不暢,為扭轉貿易逆差,在中國販***。
結果:
①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賠款;開五口通商;協(xié)定關稅)。
②簽訂附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通商口岸居留權)、《望廈條約》、《黃埔條約》。
7、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君主,議會,首相,內閣的權力分別是?
①君主統(tǒng)而不治,只作為國家元首存在(簽字,出訪);
②議會擁有立法權,權力至上;
③首相由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擔任,手握行政權,而且透過控制議會中的黨員獲得實際上的立法權,首相實際上掌握國家大權;
④英國實行責任內閣制,內閣大臣與首相(內閣首腦)共同組成政府,對議會負責。
8、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實行什么地方制度?
①1787年以前實行邦聯(lián)制;
②1787年后實行聯(lián)邦制。
9、1787年以后,美國政府機構的設置情況?
①總統(tǒng)任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司令,擁有行政權,由人民選出,不得超過兩屆任期;
②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擁有立法權;
③最高法院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
④國家權力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即實行權力制衡。
10、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影響?
①《馬關條約》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洋務運動宣告失?。?/p>
③導致了自然經濟的瓦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受到外國設廠的威脅,但還是有了初步發(fā)展;
④中國掀起透過日本學西方的潮流。
11、甲午戰(zhàn)爭的導火線是什么?
朝鮮東學黨起義
12、漢朝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實行了什么制度?
郡國并行制
13、元朝設立的宣慰司負責什么事務?
民族事務
14、中國省制的開端是什么?
元朝實行行省制
15、明朝的三司分別是?
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按察司(監(jiān)督),三司隸屬中央部門。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是什么?
①經濟:均田制;租調制(稅制);
②政治:三長制(地方管理制度),官吏俸祿制;
③漢化政策:遷都洛陽;移風易俗(易漢服,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
17、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18、哪一部法典標志著羅馬法系的最終完成?
《民法大全》,又稱《查士丁尼法典》。
19、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是?
美國1787年憲法
20、《南京條約》簽訂以后,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哪兩個不平等條約?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21、哪一個不平等條約規(guī)定“允許外國人到中國游歷、經商和傳教”?
1858年《天津條約》
22、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是?
五四運動
2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在哪一年被正式確立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1954年
24、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法制建設方針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25、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的時間是?
1804年
26、《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雙方商定等。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是在什么時候頒布的?
1984年
28、《辛丑條約》的內容是?
①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稅作抵押;
②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
③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zhàn)略要地;
④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29、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的民主憲法是?
1912年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30、明朝以后,六部直接對誰負責?
皇帝
31、國民大革命的背景是?
① 大革命前夕,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中國;
② 孫中山相繼發(fā)動“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二次革命”均告失敗;
③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送來新的救國理論;
④ 孫中山提出“新三民主義”(明確反帝主張、顧及農民和工人的利益)和“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