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天神英貴談《騎士&魔法》的魅力:新世代機器人動畫的啟明燈

作者:LIAR
封面:《騎士&魔法》
作為近年來極少打著“爽快”旗號的機器人動畫《騎士&魔法》,為機器人動畫愛好者們帶來了不少樂趣與痛快。機器人動畫最不可少的當然是設計了機器人的機械設計,擔當本作機械設計的就是聲優(yōu)界中的大手畫師天神英貴,在以往的訪談以及文章中想必已經(jīng)對他比較熟悉不用多做介紹。今天(10月27日)正值《騎士&魔法》BD/DVD第1卷的發(fā)售日,獻上entertainment station的訪談,看看在天神英貴的眼中,《騎士&魔法》的魅力所在。

在眾多機器人動畫作品群中,這類轉(zhuǎn)生到異世界并純粹出于自己的理想而開發(fā)機器人的故事實屬罕見。機器人動畫往往要設定主人公乘上機器人的動機,在《騎士&魔法》中乘上機器人本身就是主人公艾爾涅斯帝的目的,這是天神英貴以往所看過的機器人動畫中沒出現(xiàn)過的動機,單是這點就吸引了天神。
過去的機器人動畫,往往是主人公與機器人遭遇,或者是處在不得不駕駛機器人的立場,而像本作這樣可以設計并開發(fā)自己喜歡的機器人,甚至駕駛著機器人進行戰(zhàn)斗,說這是機器人動畫愛好者的夢想,一點也不言過。因此可以感受到,機器人在本作中是多么的重要。主人公對機器人充滿了憧憬的作品,那么同樣喜歡機器人的您一定會與之產(chǎn)生共鳴。
天神負責的不是原創(chuàng)的機體設計,而是基于黑銀設計的原案,進行大幅度地修正,畫出適合動畫用的設計原稿,另外還包括幻晶騎士的內(nèi)部構(gòu)造圖、一部份機體的駕駛艙及機體附帶的武裝設計等,賦予了幻晶騎士更高一層的真實感。使原本遠離現(xiàn)實的幻晶騎士與以中世紀歐洲為原型的舞臺,更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單就是機體上的各種標記,就大幅度地提升了幻晶騎士的真實感。

天神英貴親自擔當原畫繪制的幻晶騎士內(nèi)部構(gòu)造
天神加入到制作行列的時候,幻晶騎士的3D建模已經(jīng)完成了3~4臺左右,根據(jù)山本裕介監(jiān)督的要求,天神要負責的就是為了讓這些3D建模更好地融入作品的世界觀,而進一步修飾與調(diào)整。為此就要體現(xiàn)出幻晶騎士在作品中的質(zhì)感,如果將他們放在現(xiàn)實中,那么機體編號、注意事項等標記就必不可少。而這些注意事項當然不能是亂貼,而是作品中的人物能夠看得懂的那種,這才有貼上標簽的意義。
不過最初天神給出的提案,包括標記、污漬、戰(zhàn)損表現(xiàn),如果是用在通常TV系列使用的3D建模上,信息量未免過多。雖然監(jiān)督很滿意,但對于一整季的TV動畫來說要維持這個質(zhì)量還是很難實現(xiàn),經(jīng)過與負責本作3DCG制作的Orange進行了協(xié)商后最終調(diào)整為本篇使用的狀態(tài)。最初的1~2話并不會把關于具體比例方面的設計告訴觀眾,而是要讓觀眾更加直接地通過觀看動畫,通過肉眼來感受“這臺幻晶騎士就是這么大的哦”。
在做手繪機器人動畫的時候,即使之前設計好了對比表,天神表示許多原畫在實際作畫的時候一沒注意就會把機器人畫得過大。本次在繪制正式的layout之前,天神都會給作畫人員提供相關的草圖,上面寫著“請把人畫成這么大”。天神感嘆到,某種意義上看來在臺場立著的1:1高達立像確實是非常偉大。其真實比例的尺寸站在那,正好能與周圍的建筑物,底下的人進行比較,親身體驗機器人的大小。雖然飛機也能感受到,但如果只是停在那還是很難確認,當搭乘用的梯子架起來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它的大小。


第6話的layout
初期登場的幻晶騎士畢竟使用了200~300年,日積月累下機體上必然會留下傷痕、劣化,因此天神就要給這些機體設計出舊化效果。但是這些舊化效果非?!敖苹?,如果所有機體都在同樣的位置弄臟的話,那么看上去只會讓人感覺到這“不過是一臺路人機”。因此,每臺機體弄臟的地方都不一樣,這在添加的時候需要非常注意和小心。隨著劇情的展開,新的幻晶騎士會不斷被開發(fā)出來,原則上新型機體不怎么需要加上舊化效果。因此,只從外觀的污漬上就可以看出,厄爾坎伯、古耶爾是屬于舊式的機體。
多虧了天神在這些微小細節(jié)上執(zhí)念,幻晶騎士的比例、真實感才能如實傳達給觀眾,將觀眾成功引入《騎士&魔法》的世界觀中。另外,值得注目的是,幻晶騎士在作中的用處,幻晶騎士僅僅是人來操縱的機器人?!敖^非‘角色化的機器人’”,這也是天神極為強調(diào)的部分。
在過去的其他作品中,天神在繪制機器人的插畫時,會被要求到,“畫得油光锃亮點”。這就已經(jīng)不是機器人,而是被當成角色來使用。就像超級英雄一樣,絲毫不沾一點臟。
也就是說,天神最注意的一點就是劇中的機器人,是人類操縱的、作為道具來使用的機器人,還是那些自我投影的“角色化的機器人”。《騎士&魔法》的主軸之一就是艾爾制造幻晶騎士,因此格外重視劇中的機器人也就是人類操縱的機器人,天神英貴尤為喜歡《騎士&魔法》這一點。第1話的時候,艾爾進到了幻晶騎士的駕駛艙內(nèi),然而卻因為自己的身材矮小,而夠不到操縱桿和踏板,天神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幕。不僅能表現(xiàn)出駕駛艙的比例大小,還能明確告訴觀眾幻晶騎士是人類駕駛的機器人,完全可以說是象征著這部作品的一個場景。

艾爾駕駛玩具箱的范例,由于身材矮小,需要“追加裝備”才能夠得上。這些“追加裝備”是由設計工作岸田隆宏設計的。


艾爾專屬機斑鳩的駕駛艙,由天神英貴設計,根據(jù)山本監(jiān)督的要求還特別設計了樂器一樣的操作鍵盤。
是將機器人作為角色,還是作為人類使用的道具。這點對制作方任何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一部機器人動畫給人的最終印象。如此一來,艾爾將這些視為道具的機器人看得如此之重,也能讓觀眾深深感受到幻晶騎士的浪漫。
機器人動畫中,主人公的性格必然是最重要的。在《騎士&魔法》中,艾爾的性格也不同于其他機器人動畫的主人公,以往的機器人動畫主人公通常都有著異于常人的天賦,或者是超群的駕駛技術(shù),但他們都不是自愿乘上機器人或是被迫駕駛機器人。艾爾由于前世喜歡著機器人,轉(zhuǎn)世到了新的世界正好有著這樣的機會,因此一直向往著駕駛機器人,并且是自己開發(fā)的機器人=幻晶騎士。單就這點可以說是打破了以往機器人動畫的常規(guī),天神在參與制作的過程中也受益匪淺。

從負責原作插畫黑銀設計出的幻晶騎士身上,天神就感受到,這并不是單純在致敬一些老動畫,而是適合新世代的設計??戳嗽魈炀浦暗囊恍┰O計理念后,又與黑銀的設計有著不同的魅力,如何將兩人的思想與作品的背景相結(jié)合,并用在動畫上,這就是天神的設計工作。
當然不僅天神為了這部動畫畫的原創(chuàng)的設計,還有機體的內(nèi)部構(gòu)造和部分機體的駕駛艙等,這些都是動畫獨有的設計,或者說是專門為了動畫才畫的設計。這不單單為了賦予幻晶騎士真實感,更多的是天神英貴作為一名機械設計師,對早期機器人動畫的致敬和會玩的心。

天神英貴繪制的斑鳩內(nèi)部構(gòu)造設計圖。動畫中雖然只出現(xiàn)了一瞬間,但是這對于機械工學出身的他來說非常滿足。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

關于人馬機澤多爾格的駕駛艙,在原作中只有“像摩托一樣的操作系統(tǒng)”這樣的文字描寫,山本監(jiān)督也給了天神同樣的指示。當天神知道本作的制作班底竟然有大前輩宮武一貴的參與,沒有什么能比和憧憬的大前輩一起共事來得更值得興奮的事,為此天神希望自己能在宮武大前輩的面前表現(xiàn)下,加入可致敬的設計。說到“像摩托一樣的操作系統(tǒng)”,天神英貴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超時空世紀ORGUSS》中登場的M-LOVER。

宮武一貴設計的M-LOVER駕駛系統(tǒng)


天神英貴設計的澤多爾格駕駛艙決定稿
那樣性感的駕駛姿勢在其他的機器人動畫中非常少見,又考慮到駕駛員正好是亞蒂,希望能與其他的機體有著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為此設計出了這么一套澤多爾格專屬的駕駛艙。話雖如此,這個設計最終為難的還是作畫人員,因此最終動畫中展現(xiàn)的還是隱去了摩托下半部分,也減輕了作畫的負擔。

另外,雖然只是天神的個人愛好,但天神透露雖然幻晶騎士上貼的那些都是架空文字,但其實都能對上現(xiàn)實中的文字,因此那些文字并不是亂貼的。現(xiàn)實中應該有不少考據(jù)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看。
劇中的文字與現(xiàn)實中的文字一一對應,圖為天神為玩具箱2設計的各處標志。
關于最終話的看點,天神個人認為是艾爾和奧拉西歐·高加索之間“浪漫的碰撞”。因為奧拉西歐的戰(zhàn)艦巨炮理念破壞了艾爾喜好機器人的存在意義,激起了艾爾的戰(zhàn)意,用戰(zhàn)爭一詞有點言過,不如說是兩人之間“浪漫的碰撞”,更加貼切。
第11話場面截圖
另外,艾爾的可愛更是征服了整個制作團隊。在商談END CARD的時候,身為制片人大友壽也更是直接宣言,“全放上艾爾君不就好了嗎?”每一位制作人員和聲優(yōu)在現(xiàn)場的熱量也感染著整個團隊。這讓山本監(jiān)督還在現(xiàn)場發(fā)出了“暴言”,“我大概有一段時間都不會再碰機器人動畫了!”這當然是好的意思,畢竟一部好的作品不是在短時間內(nèi)能夠趕工出來的,需要積累和等待。
除了天神以外,本作的制作班底也幾乎是機器人動畫的愛好者,正因為都是大家的愛好,所以在制作中投入這樣的熱情,并希望沒看過這部的朋友也能重拾對機器人動畫的愛。
多年以來一直參與著機器人動畫的天神英貴,也對如今動畫業(yè)界已經(jīng)“過氣”的機器人動畫表示有苦難言。但集結(jié)了經(jīng)驗豐富、喜好機器人動畫的制作陣的《騎士&魔法》,正像是一個突破口,既能點燃往年的機器人動畫愛好者,又能吸引那些對機器人動畫敬而遠之的動畫愛好者,這不正是新世代機器人動畫的標桿嗎?
某種意義上《騎士&魔法》起到了這么一個作用。和過去機器人動畫全盛期的作品相比,如今不少動畫僅僅是有機器人登場,掛羊頭賣狗肉,不以機器人為中心主題,把重點全放在角色之前的情感糾葛上,而機器人的地位與主人公對等的本作,則充分傳達了機器人動畫的魅力,如今早已不是機器人動畫的盛世,但也許《騎士&魔法》會像上文所說的那樣,成為新世代的機器人動畫的榜樣,為將來的機器人動畫照亮新的前進方向。
筆者在此希望以往對機器人動畫敬而遠之的觀眾,能以本作為契機對機器人動畫產(chǎn)生興趣,看看那些早期的機器人動畫,另外也希望參與了本作的制作團隊在將來能夠誕生出新的機器人動畫,但愿山本監(jiān)督所說的“一段時間”真的只是“一段時間”。
【參考資料】
entertainment station:《騎士&魔法》成為“與觀眾共鳴的機器人動畫”的理由。機械設計天神英貴闡述,角色與機械之間正確的距離感
天神英貴推特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1ab7ac22e8f7c690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