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脾胃氣虛證


? ? ?脾胃氣虛:舌質胖
? ? ?主癥:嘔吐,乏力。
? ? ?脾胃氣虛證進一步發(fā)展,就是脾胃虛寒。這兩個證型,差不多都是同樣的表現(xiàn),飲食稍微有點不謹慎,就止頻繁的惡心嘔吐,時作時止,因為它的特點是脾胃陽氣不足,不能夠受納,不能夠運化而引起的,因為他飲食不慎的時候,馬上就要吐,兼有的癥狀,倦怠乏力,大便可能稀溏,舌淡而苔白,脈象可以是濡脈。

舌診上焦:
? ? ? 頭暈:舌胖,清陽不升。
? ? ? 胸悶氣短:氣血虧虛,胸陽不振。
舌診中焦:
? ? ? 食欲不振、胃脹:舌胖質淡為脾胃虛弱,氣機不通。
舌診下焦:
? ? ? 腰膝酸軟、大便不暢或溏瀉:舌根胖大,凹陷略有膩苔,為脾腎陽虛,濕濁下注所致。

? ? ? 主癥:嘔吐,乏力。
? ? ? 證機:脾胃氣虛,納運無力,胃虛氣逆。
? ? ?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降逆。

? ? ? 嘔吐物的鑒別:
? ? ? 從內容和性狀來看看,來幫助我們辨證。如果嘔吐物酸臭比較多,氣味難聞,飲食停滯的比較多,食滯內停的比較多見。如果說嘔吐的黃水、苦水,那肯定是肝膽胃有熱,肝膽氣逆,有胃熱,侵犯到了,胃失和降。如果嘔吐物是酸水和綠水,那是個肝熱,肝熱犯胃,胃氣上逆。如果嘔吐物,兼有一些痰涎的,清水痰涎的,那是痰涎中阻,然后導致氣機上逆,而犯胃,導致胃失和降。如果嘔吐物是清水,量比較少的,一般是脾胃的陽氣虛弱,運化失健,而導致虛氣上逆。?

嘔吐病機的要點:
? ? ? 嘔吐不管任何原因,都存在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如果說由于外邪、飲食不當,或者是肝氣郁滯,或者是痰飲阻滯,而引起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的,那是一種實證。如果說胃陰不足,那么胃失潤降,也可以導致胃氣上逆。所以我們說病理性質有虛實兩塊,可以互相轉化和兼夾。
? ? ? 什么是實證,有邪者為實,邪傷正氣,胃失和降,外邪有寒邪,有痰飲食滯,有氣滯,這些因素阻滯了胃,導致了胃不能夠通降下行,胃失和降,就形成了嘔吐。
? ? ? 虛證是脾胃虛寒,或者是胃陰不足,脾胃虛寒胃脘失于溫養(yǎng),不能溫中,胃氣不能夠正常的通降,或者是胃陰不足,胃失潤降,也可以導致嘔吐。虛實之間也可以有一些轉化。比如說實證嘔吐劇烈,耗氣傷陰,可以轉成虛證,或者實證的嘔吐,嘔吐的時候肯定影響他的食欲,可以產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變成虛證。
? ? ? 虛證飲食不當,復感外邪,他可以兼有這種標實之邪偏盛,出現(xiàn)標實為主的情況,這是一個虛中夾實。實證可以轉為虛證,虛證可以兼有實證。
? ? ?一般實證轉為虛證,往往是病情進展,發(fā)展比較重的一個表現(xiàn),而這樣虛證兼有實證,是一個病情比較復雜的表現(xiàn)。?

? ? ?1.噎膈、胃痛、嘔吐均可見胃陰不足之證,其病理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有何不同?
? ? ? 其屬噎膈者,病機為胃津虧耗,食道失于濡潤,癥見吞咽哽澀疼痛,固體食物難入,形體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干或有裂紋,脈細弦或細數(shù)。治療原則為滋陰潤燥生津。
? ? ? 胃痛病機為胃陰虧虛,胃失濡養(yǎng),氣機不利。癥見胃痛隱隱,口燥咽干,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治以養(yǎng)陰益胃。
? ? ? 嘔吐病機為胃失濡養(yǎng),和降失司。癥見嘔吐反復發(fā)作,時作干嘔,口燥咽干,似饑而不欲食,舌紅少津,脈多細數(shù)。治以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

2.嘔吐的主要病理變化是什么?臨床是怎樣辨證的?
? ? ? 嘔吐的主要病理變化是胃失和降,氣逆于上。因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等引起者屬實;因中陽不振,胃陰不足,致胃虛不降者屬虛。
? ? ? 臨床應詳辨虛實。實證多病程短,來勢急,吐物較多;虛證多病程長,來勢緩,吐物較少,可反復發(fā)作。實證中由外邪犯胃者,常突然發(fā)病,伴有寒熱表證;由于食滯者,嘔吐酸腐,噯氣厭食,多有飲食不節(jié)史;痰飲內阻者,嘔吐物多為清水痰涎,伴頭眩心悸,常反復發(fā)作;肝氣犯胃者,嘔吐吞酸,噯氣頻頻,胸脅悶痛,多因情志失調引起。虛證有中陽不振,脾胃虛寒和胃陰不足,失其和降之別。前者以飲食稍有不慎即吐,肢冷便溏為臨床特點;后者以干嘔嘈雜,口燥咽干,舌紅少津為主癥。?

3.治療嘔吐為什么不能見吐止吐,應采取何種措施?
? ? ? 嘔吐雖然是一個病證,但有時又是人體祛除胃中有害物質的保護性反應,因此在治療嘔吐時,要注意病因,不可見吐止吐。如遇傷食、胃中積痰停飲、或誤吞毒物,表現(xiàn)為欲吐不能,或吐而未盡者,不能止其吐,而應該因勢利導,給予探吐,以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