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恒星最密集的地方,是太陽系附近恒星密度的7200萬倍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達16萬光年的龐大星系,其中包含有數(shù)千億顆恒星,那么具體有多少顆呢?其實沒有人能夠精確地說出具體的數(shù)值,目前最強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看到所有的恒星,更何況銀河系中的恒星分布很不均勻,而且恒星也時刻在誕生和消亡之中,所以一般認為銀河系中包含了1000億~4000億顆恒星,這其中大約有近一半的恒星都是集中在銀心位置的。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從其上下兩端看過去就像一個大圓盤,目前一般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有16萬光年(包括外圍的銀暈),有4條主要旋臂,這些旋臂基本都是從中間的銀心位置延伸出來的。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位于其中的獵戶座旋臂上。

晴朗的夜晚,在光污染不嚴重的地方,我們抬頭便可以看到滿天星斗,他們大都是距離太陽系相對比較近的恒星,距離最近的是比鄰星(光度較差的紅矮星,無法目視),大約4.22光年,南門二雙星(與比鄰星為三合星系統(tǒng))約4.37光年,巴納德星距離我們約6光年,天狼星距離我們約8.7光年,這樣的恒星密度也不算稀了,然而如果和銀心位置相比的話,那就又差遠了。

如果以每立方光年的星體數(shù)量來算,我們太陽附近每立方光年的空間中平均只有大約0.004顆恒星,通常認為球狀星團中的恒星密度比較高,那里的恒星密度約為每立方光年2顆恒星,相當于太陽附近空間恒星密度的500倍。

但是在銀心周圍比這個密度還要高,天文學家觀測發(fā)現(xiàn)在銀河系最中心的長寬高各一秒差距(3.26光年)空間內(nèi)分布著高達4200萬顆恒星,或者說那里的恒星密度高達每立方光年有28.9萬顆恒星,比我們太陽系附近的恒星密度高了7200萬倍。

其實恒星在銀河系中的分布有著這樣的趨勢,就是越靠近銀心的地方恒星密度越高,而越靠近邊緣的地方恒星密度越低,不過某些球狀星團除外。

正是由于銀河系中心聚集著大量的恒星,所以那里的亮度也比較高,但由于星際塵埃的原因,我們無法目睹銀河系中心的光亮,然而如果地球處于銀心附近位置的話,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上百萬顆比天狼星還要亮的恒星,夜晚的亮度和有陽光照耀白天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