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出現(xiàn)105次的“真”字有何深刻內(nèi)涵?反真。《說文解字》:“反,覆也”
2022-07-15 07:49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出現(xiàn)105次的“真”字有何深刻內(nèi)涵?反真?!墩f文解字》:“反,覆也”?!兜赖陆?jīng)》第40章云:“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迷途知返,反者返也,還也。由從外求,到返觀內(nèi)視,由求醫(yī)到求己,由求助到自度,尋找變化的內(nèi)因,致力于改變的根本。反真,即是從真。故《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篇》中指出:“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佛家講回頭是岸即是此意。《道德經(jīng)》說的“人法地”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是此意。
樂真
《說文解字》:“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鞞,木虡也”。段玉裁注:樂,樂器多也。先王以作樂崇德是其意也?!抖Y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樂,多音字,由以音樂表達喜悅心情引申為快樂樂于。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如何行?樂觀。應當像《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指出的那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人能接受自己,接受環(huán)境,接受工作,專注當下,心無外騖,樂在其中,與天真相抱相守,心安身安,真氣自得,一團和氣,生生不息。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所說:“是以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圣人之治身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