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我
無數(shù)個“我”構(gòu)成了生活,沒有“我”,又何談生活?
奇怪,明明都熱衷于錢財,卻希望學(xué)生視金錢為無物,仿佛那才是君子之德。
生活需要“我”,沒有這千千萬萬的“我”,地球勢必失去平衡,因為“我”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太大了,連“我”自己都懼怕。
但每個“我”都參差不齊,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不過立場不同罷了,所處之道亦如此。
“生活”一詞是“我”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此“生活”注定只能依附著“我”。
但宇宙有自己的規(guī)則,“我”們開始懷疑自我,成了“生活”與虛擬的時間的奴仆。
少數(shù)“我”究竟在隱瞞什么?提起“生活”,“生存”也來了。
生存指什么?能存活罷了,如此看來,每個“我”都生存的很好,但此時需要重新定義“生存”了。
欲望無窮盡也,刺激著“我”不斷奮斗,并將地球文明帶到鼎盛。
曾有“我”說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的殘缺四維生物,其一生離不開進化,新生兒便是最好的證明,但人類是否會成為“人科”或“人目”呢?無從可測。
“我”推測人口呈增長趨勢,糧食日益減少,水資源······但預(yù)言不一定對,“我”忽略了糧食種植技術(shù)的進步和人口負(fù)增長,若不親自度過這一時期,預(yù)言也虛無縹緲。
生活,生存,一字之差,萬里之隔。“我”真是有趣。
“我”當(dāng)然離不開生活,因為“生活”因“我”而存在。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