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加速了我們對身份的焦慮


00:00 你好啊,這期我們來聊一聊現代人的遇到的一個非常常見的,非常普普遍的一個問題,身份的焦慮,他不僅在中年人身上,他即使在年輕人身上,他也非常的普遍。這這本書是德波頓的身份的焦慮,這本書非常的易讀,這很重要。既然大家已然很焦慮了,誰會打開一本更加焦慮的哲學呢?誰會看一個七八本組組成的追憶似水年華呢?在這本書前面,有一個專門為中文版寫的一個序,我覺得這個序基本上就歸納了我們討論的問題的核心。新的經濟自由使數億中國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榮的經濟大潮中,一個已然困擾西方世界長達數世紀的問題也東渡到了中國,那就是身份的焦慮。?
?
00:53 身份的焦慮就是我們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一個擔憂。如果你察覺到別人并不怎么喜愛或者尊敬我們的時候就很難對自己保持一個信心我們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氣的氣球需要不斷地充入他人的愛戴,才能保持形狀,而他人對我們的忽略則會輕而易舉地把它扎破因此唯有外界對我們尊敬的種種跡象才能幫助我們自己獲得這種良好的感覺身份的焦慮是怎么產生的呢?在現代社會里,我們總愛拿自己的成就與被我們認為是同一層面的人是同一個層面的人來相互的比較身份的焦慮便由此而產生了現金身份的焦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更加的強烈。因為每個人獲取成功,包括性愛的成功,經濟的成功,職業(yè)的成功的可能性似乎都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加大了。要想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失敗者,我們必須期望更多的東西。我們每時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圍。這就是我為什么在這期的標題里面,我會加上互聯(lián)網時代更加會加劇這種焦慮的原因然而回顧歷史。?
?
02:06 我們可以發(fā)現,在絕大多數時代里面,人們的主導思想恰恰與之相反對生活其實報以很低的期待不僅正常而且明智在那個時期啊。僅有極少數人立志追求財富與成就,對于大多數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活在世上就是呃,為人奴役,逆來順受,即使是今天我們攀上社會頂層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即使在今天我們其實也很難我們很難與比爾蓋茨這里我換成馬云比較高下。成功啊,就如同一個十七世紀的人想要獲得路易十四那樣的權利,如癡人說夢一樣。然而,不幸的是,現在的人們覺得這一切并非沒有實現的可能。這種想法來自每個人閱讀的雜志。事實上,如果誰沒有為了實現這一切而全力以赴,那才是世間最荒唐無稽的事情。作者談論的不過是傳統(tǒng)的媒體時代的一個狀況,紙媒時代的或者有新聞的時期。所以啊,我這期的標題談到了互聯(lián)網時代,我覺得互聯(lián)網讓這些信息的傳遞更快也更夸張也更真假難辨了同時在經濟的這種大爆炸中成功的案例啊。遍地都市成功人士到處都是,你每天都在接受更加豐富的那些更富裕的人展示他們的生活更加漂亮的人展示他們的臉蛋兒我們先拋開他的真實性不說,這些案例讓大多跟他條件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的人產生了一種內心的失衡。?
?
03:35 這種失衡在每個人身上起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一部分人會嫉妒,以至于憤怒為主,一部分人會復制他們的模式,瘋狂的復制以為自己可以到達,有人會說那些生活已然很優(yōu)越的人他們會焦慮嗎?當然了他們攀比的對象是他們同等地位的因此想要獲得成功的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一個稍遜于自己的人,但如果你已經是班上最后一名了。那么就去其他的班上去找吧,我們認識這個世界越多,也就越不容易獲得自我的一種滿足。但是話說回來,我不是主張向內的這種壓縮自己的,那那那一類人啊,我知道我向外的擴張自然會帶來很多的苦惱和憂愁或或者憂慮吧。但是我們如果封閉自己,拼命的向內擠壓自己它是另外一個問題,那接下來什么是身份,身份其實源自于拉丁語啊。本來是站立的意思,我們泛泛來說的話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地位那在這本書里面的身份呢?指的是一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獲得他人認可的一種重要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這就是焦慮的源頭。薩特的我是自己和他人的注視共同組建起來的,否則我不存在。?
?
04:51 對吧?我們對自身的價值判斷,其實它有一種不確定性。不管我們所謂的內心多么?強悍的人多么?自信的人多么?社牛的人他都是需要靠他人的看法來確立自己的內心的每個人對自己的品質和特性的認識啊。總是在一些矛盾的評價中飄忽不定的有時,候我們對自己非常有信心覺得自己非常牛,覺得自己非常的優(yōu)秀,有時候又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把自己貶低到連螻蟻都不如。我們注定要在他人的目光中,他人的贊許中獲得對自己的一種認同,他人的愛,尤其是比自己更加成功的,更有思想的那些人,對自己的認同會帶給你更加堅定的自我肯定這個問題他其實也可以反過來有時候是你主動地去發(fā)現自己和那些更為優(yōu)秀的人之間存在的一些共同之處于是認同他。于是加入他,于是袒護他。?
?
05:47 這就是偶像的崇拜。那這里的偶像當然不是我們說的偶像藝人的那個偶像的意思啊。所以你會發(fā)現,那些擁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會相對來說會更加的自信,他們獲得別人的贊揚和愛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加多。更加的大。呃,也許我們看來說,雖然有些是虛假的吧,但這就是大家追求身份的原因之一吧。?
?
06:11 那說到了剛才說到了這種獲得一種愛啊,就是書里談到了我們追求身份啊,也就是追求愛。這個其實也非常的好理解啊,肉體上的愛就不說了,那精神上的愛,一個人首先是要愛自己,但是他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迷戀需要通過外界的一種確認。一旦外界也愛你也就是別人替你確認了你自己才會不知羞恥的大膽的來愛自己,否則你不敢確認你是不是愛自己的。你才敢在這個世界上表演。當然,有人問別人都不肯定我我就不愛自己了嗎?當然不是的你一定受到過肯定無疑的,你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什么是肯定,你會自主地尋找一種秘密的一種認同,你看到另外一個人跟自己在某些地方非常的相似而另外一個人他非常的優(yōu)秀,你就從他那里能獲得對自己的一種認同,不過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來源于自己的一種精神上的一種臆造。但是沒關系,這很好,我們向來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種精神上的臆造。我們的神學,我們的所有的宗教,我們的很多社社會的理論都是這樣的。這很好,這沒什么關系,沒什么好回避的,而且它非常的重要。?
?
07:20 我們需要這種自己虛構的一些精神世界對自己的一種認同我們在世上活著,有時候身邊的人其實是少之又少的。很少的。我們大多是來自于虛構的一些形象。我們看到鏡子里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原來并不是一模一樣的時候不需要感到害羞,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需要那么的誠實。那我說的這個鏡子里面看到自己跟真實的自己不是同一個人,我不是說的是美美顏相機那個意思啊。我就是說你內心認知的自己和當你直直視自己的時候,你發(fā)現哎,我們的差距這么大,是不是我是一個騙子?不是的,人需要這樣子。那下一個帶來焦慮的原因是嫉妒。修摩在人性論里面說過,產生嫉妒并不是自己與他人之間距離太大。比如一個普通的士兵,他不會對最高級的領袖那么嫉妒,但是他可能對他身邊的班長他會,他就會。?
?
08:21 比如你在自己的公司里面,有可能對沒有見過的那個最頂頭的老板,你不會嫉妒他的但是你對你們天天見到的部門主管或者你的小LEADER你就會,當然了。我認為修摩特說的也不一定對,哲學家哲學家休謨取決于一個人的欲望大小,有人天生就想就想當將軍對不對有這樣的人,有人只愿意計較別人分到的面包比我的大,托克維爾談到了這個欲望的核心。就是社會的進步帶來了人的一種幻想,幻想或者幻想。托克維爾,我之前聊過他的那個大大制度,哎,就就這舊制度與大革命那本書,我聊過這本書嗎?好像聊過,我不太記得了。那這里他說的是,當世襲的這種特權沒有了,這是封建制度下的人與生俱來的財富也沒有了。一個人可以選擇任何職業(yè),這時候,一個雄心勃勃的人當然會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可以從事一項更為重要的職業(yè)了。然而這一切純然是一種幻覺,現實的生活很快會讓他清醒過來以前不平等是社會的普遍的規(guī)律因而即使再嚴重的不平等也不會引人注視而現在平等了。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少了。?
?
09:38 正因為如此,哪怕是細微的差距也變得明顯起來了。為什么生活在這個民主富足的國度里面?這里它指的是美國人們仍有一種莫能名傳的煩愁,這就是原因,為什么這里的人民生活平靜安逸,卻又時時會詛咒生活。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來自于社會跟經濟的這種快速的崛起和進步。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里面。個人被放大了,他不再像過去一樣把自己投入到了集體中以此獲得一種集體的榮譽和存在感而是要不斷地放大自己個人存在感個人存在的意義那么它就會帶來一種個人的強烈的一種焦慮它會無時不刻的在跟周遭的人比較那這里的幻覺來自于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的理念就是我也可以這個我也可以。很勵志,但是又又很悲傷這既是一個給人希望的一個幻覺又是一個能使人痛苦的一個錯覺我也可以我也可能我們經常會這么說因為我們看到身邊的很多人跟自己我們認為他跟自己比較接近的他達到了。于是我會說,我也可以我也可能別人也經常是這樣鼓勵你的我們的家長也是這么鼓勵我的我們老師也是這么鼓勵我的我們身邊的人我們自己都是這么鼓勵自己的我也可以我也可能它帶給多少人那么多的希望。?
?
10:56 但是我們永遠記住社會社會是一個金字塔,我也可以我也可能那個頂尖上的,沒有那么多我也可以,沒有那么多我也可能,那是下一個焦慮的一個來源。非常的符合今天的我們這個時代,就是基因崇拜。就物質層面來看啊,在社會等級中位居低層的呃,此般際遇少有快樂可言,也就是底層的人,我們大多時候認為他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多的快樂。但是從精神層面看,并不盡然。低層的人不一定總得無時無無地苦不堪言。在很大程度上,貧困對自尊的影響取決于周圍的人對貧窮的理解和看法。這個問題非常的有意思,貧窮它不是一直都是讓人難過的,但是大多時候它可能確實是是的。?
?
11:53 那有一個,比如一些呃,舉一個例子啊,比如在我們的五六十年代我們一度強調以什么以樸素為美的那個年代樸素這個東西下。它雖然不等同于貧窮,貧困,但是它讓那個時代的人對窮反而產生了一種自豪感,身邊的人并不會覺得我窮,所以你什么有一種羞恥感不像今天這種價值觀,在當時是主流的這種價值觀,甚至直到我小的時候,它還影響著我。我們老當時老師對一個小女孩兒就說你成績不怎么樣穿到天天倒是挺好的,那這種觀點在當時我們覺得嗯。是的成績不怎么樣穿那么好羞恥那么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來了,我們都會有一個普遍的一個社會共識對吧?它甭管是主流價值還是所謂的絕對正確,就是底層的窮人,他們也要受到社會的尊重。每個人都是這么想的,即使你心里不這么想,你也不敢說出來對不對?那么對于尤其對于富人來說說,他們只有善待他們,才能維護自身的一個利益和存在而對底層的人的尊重也會建立他們的一種價值的一種認同。?
?
12:57 這個東西向上說也可,向下說也可。否則,我們就會出現另外一種價值的認同是什么呢?就是有人開始把窮人和失敗者聯(lián)想到一起了。這個問題非常的可怕,那么他們窮人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話,那他就要擺脫自己的處境,那第一件事兒就是離開自己現在的職業(yè)。那這些職業(yè)大多是農民,大多是工人,于是他就會造成新的社會分工的一個重新重組的一個問題。那么經營制度的出現,就會打破這種固有的帶有同情,憐憫,憐憫的這種尊重,所謂精英,它肯定是打破了世襲制度的它肯定不是過去的世襲的理論上來說?;虻漠a生是什么呢?就是要給所有人,社會上的所有人提供一種相對平等的可能。相對平等。我加了相對兩個字,兒而且必須得加上相對,兩個字兒在這種相對的平等下,人們才會自發(fā)的認為我們的競爭才是公平的。?
?
13:50 當然了,很多人會依然會說是不公平的,出身決定了很多東西啊,當然我們說是是相對來說公平的,相較于過去來說,好吧,這個它肯定是相對來公平的。高考那就是尋找公平的一種方式嘛。那么公平的競爭自然就會分出有能力的人和沒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我們后來成稱他們?yōu)槌晒θ耸浚麄儠蔀楦蝗嘶蛘吡硗庖环N成功吧。理論上來說,他們的富有不等同于封建制度下的那種剝削階級了。我們不會再這么去想它了。?
?
14:21 雖然有時候我們還會調侃啊,資本家等等之類的但是我們底子里不會認為強烈的認為是一種剝削階級了,而在競爭中這場競爭中失敗的窮人他們會被掛上一個失敗者的這樣的一個這樣的一個等號來說。雖然我們有時候不承認啊。于是精英的崇拜就發(fā)展起來了。今天我們對成功人士大多都是崇拜的,你發(fā)現了沒有?我們也認同他們更加具有膽識,思想能力,運氣,而這也給了另外一部分人帶來更深的一個焦慮,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制度。里面這種痛苦又增加了一份恥辱。于是我們說到了,這種精英制度下,人的這種焦慮來自于自我,他不會,他的第一時間并不是說反抗,而是來自于自我。因為我們在相對的,我們自己認清的一個說所謂的平等的這樣的一種競爭中,我失敗了,我的窮不再是社會給我的,我的窮不再是家庭天然的給我的。我的窮是我自己在一場競爭中失敗,于是在競爭中的失敗我們稱為失敗者。對了,在這本書里面,它引用引用了好多其他的書,其中有幾本書推薦啊,推薦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休謨的人性論,霍布斯的那個利維坦。?
?
15:40 這幾本書都是非常值得去看啊,感興趣的可以去買買,這幾本書可以看一看啊。那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把這種精英制啊推向了一個新的一個高點,社會財富還不足以來描述他們。精英以一種非常權威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媒體時代里面,他們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資源他而且他們更加容易來包裝自己他們不僅僅是過去的富人他也是社會里面一部分人新的一個偶像而他們帶來的這種巨大的形象。加劇了別人失敗者身份的一種焦慮??墒俏覀冋娴氖鞘≌邌幔窟@個問題本來不會被放大到這么大,但是這些精英的形象越強悍,越讓人將平凡的,哲學的精神的這類人也難過進了社會的失敗者里面。好像有錢是成功的唯一標準了。?
?
16:32 一個人擁有了財富了,如果他還能抱有一些理想,對社會有意義的一些理想,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我以為啊,也有成功之后只會更加瘋狂的追求財富的,以至于窮兇極惡的精英。當這樣的精英被封為神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崇拜了一個真神呢,還是崇拜了一個撒旦呢?在這本書里面,一共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個是焦慮的起因,我剛才只是聊了很少一點,因為時間關系。第二部分就是解決它的方法。當然了,我認為這些解決方法呢,都是抵擋不住我們現今的這種焦慮的這個洪流的,它需要時間和社會的下一次拐點,它自然我們會來人類走到某一個點上的時候,但另外一個問題要急劇放大以及以至于影響到人類的思考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在這個拐點上,我們會給它一個一個一個新的方向了不用擔心,但我還是簡單的聊一下這里所謂的就是說解決它的一些方法吧。我并不是特別認同啊,他談到了其中的一個解除這種焦慮的方式,理性的頓視態(tài)度。這很哲學了,在遁世面前加上了理性兩個字,頓視對于東咱們的東方哲學家避世避世啊,東方的禪宗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對吧?但我們并不認同一個消極的這種避世的態(tài)度,尤其在今天過去有一段時間,我們可能認同。好吧,魏晉時期。?
?
17:56 所以這里說的是理性的一種遁世的這樣的一種態(tài)度,哲學家們在他們各自獨立的研究中提出。我們應該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贊揚或譴責。這個呃,其實很難做到,很難做到的就人,就是還是之前的問題啊。人的建立是由我和注視我的人建立的。那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我們在一個隨機形成的人群中看起來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用叔本華的話說,只有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受到傷害。?
?
18:37 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應該受到某種譴責,那么他可以滿懷信心的對此不屑一顧。如果我們接受這種遁世哲學的建議,那么我們就應該放棄在維護我們身份方面所采取的幼稚做法。這是一個我們永遠都無法完成的工作,因為他在理論上要求我們跟任何一個對我們抱有負面評價的人進行決斗將其殺死只有接受了頓視哲學的建議并放棄了這種幼稚的做法我們才能夠在嚴密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對自己價值的正確認識并從中獲得一種可靠而有根有據的滿足感。這里談到的,雖然他談到的就是嗯,用了這種自我建立內心建立的這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啊,但比較虛。那么這種可能嘛,就是某些程度上你會發(fā)現它依然非常的。其實本質上它并沒有逃離那種我們說到的避市,也就是說,當你駕馭不了這個時代的時候,當你對這個時代充滿著憎惡或者恨的時候。?
?
19:41 而你又無無法改變它的時候,那么你就選擇了一種躲避它一種逃避它這個逃避的話,有一種我們稱之為說是什么身體上的一種逃避。有一種身對性,精神上的逃避那所謂身體上的逃避呢?就是我徹底的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把自己隱藏起來而精神上的逃避呢,就是我的內心世界里面,對吧?我不再注視他人,注視他人,也不再受他人的注視了。我不太去計較了,我覺得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上,心里自然都得走到這一步,不是他想這樣子,而是他不得不這樣子。另外,我認為這里的這個理解,他的,他畢竟是一個西方的作家嘛,他的這種所謂的遁世的東西啊,用我們的哲學思想來看他還不夠東方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平凡的偉大平凡的偉大是多么虛的五個字兒啊。這種說法有時候會被曲解成礙于現狀的一種消極的一種自我麻痹吧,但我們試著從什么東西啊,東方式的集體是什么?東方式的集體就是家,我們從家的傳統(tǒng)價值來思考這個問題。對于中國人來說,家其實一直都是我們根深蒂固的一個思想,雖然我們批判過他,罵過他,對吧?但是我們也討論過他的好,他的意義。但加這個集體將個人投入進去的時候,你會心甘情愿。所以我們不遁世,我們可以遁入自己的家這個集體,我們在家里面找到一種身份的,一種認同和身份的和價值的這種這樣的一種存在感。他會更加容易獲得,雖然他也很難啊,但是他會相對來說更加容易獲得我一直很想聊一期個人和集體的關系而這里的集體就是中國式的家以后有機會吧。?
?
21:20 那下一個解決方法是談到了就是我剛才說到的集體啊,這個我其實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啊,我我沒有看之前我就想到了集體是一種很好的一種解決這種焦慮的方式。但是書里面的集體這西方式的,那就是宗教集體。宗教是可以讓人脫離一部分氏族的這種價值觀,而尋求一種純粹的精神世界的一種滿足的。但是我們呢,大多人沒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剛才說到的集體就是中國式的家。我不確定更年輕的人是不是會逐漸的在切斷家?guī)Ыo自己的這這層束縛吧,我有時候覺得更年輕的人,而零零后啊,甚至再再往后一些啊,他們會受到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會越來越深。會逐漸的不再束縛在中國式的這種傳統(tǒng)的家里面了。尤其城市里面的人。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的龐大的一個話題啊,可能以后它會逐漸的顯現出來嘛,你比如說在歐美人,他們對家的這種付出跟紐帶就遠不如我們這么強烈。?
?
22:17 不是說他們不在乎家呀,他們的這種對家的這種付出,他不會像我們的這么的失去個人。但是集體確實可以讓人遁入其中,以求得一種集體下的統(tǒng)一的認同跟一種價值。但是它有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就是它會走向集體的這種瘋狂,磨滅掉個人的存在的價值,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對這個從宗教至呃,宗教至暗時期你就很難看出來,從很多的歷史的事件中你能看得出來。然后書里面最后一個解決方法非常有意思,波西米亞人,而波西米安他們是極度關注精神需求的一個群體吧。但是中國人又太不波西米亞了。我們是一個幾千年的一個農耕民族,隱忍又克制,而且非常的務實。?
?
23:06 我們是一個非常的務實的一個民族,在世界范圍內我們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波西米亞的這種散漫的世界觀離我們太遙遠了。同樣作為流浪民族的猶太人我們反而可能會更加像一些吧,所以波西米亞人這招兒在我們這里不適應。最后,我們回到序言里面的一段話,用來總結,我覺得非常的好。我們渴望得到地位和財富,但其實一旦如愿以償,我們的生活反而會變得更加糟糕。我們的很多欲望總是與自己真正的需求毫無關系,過多的關注他人,那些在我們的葬禮上不會露面的人,他們對我們的看法使我們把自己短暫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破壞殆盡。假如我們不能停止憂慮,我們將會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陰為錯誤的東西而擔心,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治療身份的焦慮并無靈丹妙藥,其實這里他也說到了,但我們可以盡量的去了解它,討論它。身份的焦慮。?
?
24:12 很值得看一下的一本書,它比較怎么說呢,比較適合今天。我很多時候介紹書的時候,我總希望它是在今天來看的話,它是有一些意義的。那這期視頻就到這里,喜歡我的視頻點一下關注,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