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星沉,獨倚桿欄(九黎篇7)
眾小廝布在案幾上的朝食直至放涼,毓將軍還在書案旁端詳著溶月趁著素曦領(lǐng)賞從素曦袖口順來的碧色丹若云形玉珩,若依九黎規(guī)制,上至禁宮下至民間都不應(yīng)有人佩之,便差小廝襄兒前去探查一番。 待襄兒趕來麝月閣回話,見屋內(nèi)空無一人,那案幾上的朝食已所剩無幾,只先收了皿箸(碗筷)送去柴房,誰知剛推開木門,便被一根木頭絆倒,摔了個嘴啃泥,手中的皿箸也應(yīng)聲落地,惹的燒火丫鬟茗伊口里的飯噴了他一身,拉著一旁的丫鬟丹若叫揉一揉肚子。那小廝見狀紅了臉,皺著眉跑開了,不想竟迎面撞上一根柱子,登時昏倒在地。丹若和茗伊見此情形連忙和幾個打雜的小廝將人抬去小廝住的云廝軒,待丹若茗伊二人退去,眾小廝才七手八腳的給他換了身短衣,又在茶盞里添了些溫水,方才上門離去。 直到當日里未時,襄兒因著被毓將軍叫去東廂房回話,這才整了衣冠踉踉蹌蹌的趕去,誰知房中站著的竟不止是將軍還有那個竹溪城里盛傳的玉面妖人何長楓,此人不僅能在沙場如過無人之境,還在三年前的中秋節(jié)韓府家宴上取了城西韓員外郎家韓三郎的首級,因著此人來無影去無蹤,故至今未被官府抓獲,而此刻這人的一雙丹鳳眼正盯著自己,襄兒見此情形只覺不寒而栗,幾欲先走,奈何將軍要自己上前回話,只得鼓足勇氣一步并做兩步走上前行禮回話,期間那何長楓還緊盯著他,待他回了話告退之時,身上早已是汗流浹背了。因著擔心將軍安危,又躡手躡腳的去請了州兒帶著一眾侍衛(wèi)去東廂房外守著。 誰承想侍衛(wèi)李環(huán)前日受了風寒,還在此時錯喉(打噴嚏),那聲響驚的房中二人推門前去查看,眾人才知原來這玉面妖人竟是名震一時的游俠上官云闕,三年前因著替人打抱不平殺人越貨,被官府發(fā)下海捕文書,是毓將軍見他良心未泯,便許他做間使將功折罪。眾人聞言連忙向二人賠罪,二人借著還有要事安排叫襄兒帶眾人退下,獨留了州兒聽候差遣。 半個時辰之后,州兒與何長楓手持兵刃去馬廄挑了兩匹快馬連夜趕往江陵縣衙將密信交于縣令徐修巖,次日卯時三刻翼州府衙堂前的案幾上就多了些瑄鶴府的罪狀,翼州府刺史見狀忙升堂問案,一開始那一干人等還嚷嚷著要若涵郡主替他們申冤,直至見了那些物件才認了罪,還供出了五年前恒國公案的部分秘辛。 刺史聞言只覺有細密的汗珠從臉頰流過趕忙差人入夜時分快馬加鞭去城北的百羽司挑一只飛奴將書信送入帝都承祥坊。 次日里申時,帝都承祥坊的間使見房梁有兩只飛奴立于其上,忙取下書信回了副使,不多時結(jié)海樓的間人就見承祥坊副使大汗淋漓,懷里揣著兩封書信一路奔向茶寮心下便知定是竹溪城里來了消息。忙帶人回了掌柜的,那掌柜的見來人腰間系著一塊碧色云形玉珩,連忙屏退左右,這才接下書信拆閱。 原來那信中所藏竟是平襄王的信物碧色丹若云形玉珩,據(jù)三年前來帝都獻寶的平襄使團酒后所言,在西湘見此物如見王爺,手持此物可在平襄王府隨意進出亦可調(diào)兵遣將。思量再三,掌柜的才與那副使商定入夜時分一同潛入平襄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