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紐.塞羅奈 作品之《Book of Gemmes》
法國雷恩的神職人員Marbone(1037-1125)年寫了一本拉丁文詩集《Le lapinaire》(寶石書)。這本書的作用相當于寶石科普手冊,記載著每一種寶石的魔力,藥效的中世紀醫(yī)學文獻。
即將與我科普'歐洲高等音樂教育’ 的打擊樂獨奏家/作曲家艾曼紐.塞羅奈(Emmanuel Sejourne)于2003年以《寶石書》為歌詞譜寫了一曲描寫中世紀畫面的合唱團協(xié)奏打擊樂的作品《Book of Gemmes》.全曲一共5個樂章,并以中世紀的鐘聲的鐘聲作為開場,用打擊樂模仿下雨和街道上的壓抑景象。合唱團則運用的是典型的圣歌,卻在圣歌的模式上發(fā)展的更加復雜,整首曲子漸漸走向激烈,將聽者帶入對中世紀的幻想中。
柏遼茲于19世紀時,寫過一首作品叫做《幻想交響曲》的五樂章 “ 標題音樂 ”(Program music) 作品。標題音樂,指的是用非音樂元素來作曲,其主題可以來自于詩歌,文學,繪畫,雕塑,自然,技術(shù)等。廣義來說,電影音樂也屬于標題音樂。簡單來說,標題音樂的聽覺特征則是用音樂還原畫面,讓人們充分調(diào)動想象力。
艾曼紐.塞羅奈(Emmanuel Sejourne)的這首寶石書,則是典型的一首 “標題音樂” ,他本人說:“ 我最大的遺憾則是從未進入過電影音樂的領(lǐng)域,電影音樂簡直是太有趣了?!?但是于我看來,這是一個極其成功的‘電影音樂’ 風格的作品。雖然視頻粗糙,但是它還原了中世紀畫面。閉上眼睛,如同畫面過眼前,一顆心跟著情景不斷忽上忽下。像極了當初我聽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給我的感覺。穿越時光,與歷史的某一瞬間接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