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作家陳忱;通過你聽的歌,可以了解你的性格
通過音樂了解一個人的性格
音樂帶給我們的情緒影響并不來自歌曲本身傳播的某種特定情緒,而是源于對于歌中的情感表現(xiàn)的我們的參與。有時悲傷的歌會讓你感到難過是因為它讓你想起自己曾經(jīng)傷心的經(jīng)歷,但是通常這些傷感的歌并不會使我們感到難過,而是激起我們的興趣,因為它們描述或傳遞的是他人生活中的悲慘經(jīng)歷。
這種參與也存在其他藝術形式中,比如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畢加索的油畫“格爾尼卡”,以及驚悚電影。
情緒的產(chǎn)生需要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當時情形的表現(xiàn),在當時情形下對于生理上的變化的感知以及你自己對于這個情形和自己目標的相關度的認知評價。當我們聽悲傷的歌或者閱讀悲劇故事時,你可能會體會到自己曾經(jīng)在糟糕的情況中切身經(jīng)歷的相同的生理反應,但是認知評價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不管怎樣,悲傷的歌,悲劇,恐怖電影的主角都不是你,所以這些藝術形式所包含的負面情緒并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事實上,若你沒有與歌手或演員所經(jīng)歷相同的悲傷,認識到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并不悲劇可以幫助你感到放松甚至開心。所以由悲傷的歌所帶來的我們的情緒參與并不會對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
跳出悲傷的歌的限制,我開始思考所有不同種類的歌所帶給我們的情緒影響。為此,我開始播放滾石音樂雜志(Rolling Stone Magazine)中推薦長期以來的500首好歌。僅僅前10首歌就展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情緒特點,有好多不同于快樂和悲傷的情緒。許多歌曲通常包含好多種不同的情緒,而10首中的2首則結合了消極與積極的情緒。
想了解一個人,先看他的歌單
大腦怎么處理事情?你喜歡的音樂會告訴你
過去研究認為人選擇什么樣的音樂,就反映了不同的人格特質(zhì),但更細致的分析發(fā)現(xiàn),音樂的選擇,透露了人類大腦處理事情的方式。研究將受測者放在相同的尺度上,一邊是系統(tǒng)化思考的取向,表示較容易了解事物的規(guī)則性;另一邊是同理心取向,代表識別、回應、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較強。
同理心較強的人,偏好R&B、靈魂音樂、軟式搖滾的柔和音樂,還有鄉(xiāng)村、民謠的樸實音樂,以及電子、拉丁、迷幻爵士等當代音樂。善于分析、系統(tǒng)化思考的人,則喜歡強烈的音樂,例如龐克、重金屬、硬式搖滾等。同理心程度高的人,喜歡的音樂是溫和、隱含負面情緒、情感深的抒情類歌曲。系統(tǒng)性思考程度高的人,則喜歡節(jié)奏強、情緒高昂、較復雜的音樂。
且即使在同一個音樂類型中比較,研究結果也是一致的,例如同理心傾向的人喜歡柔和、低調(diào)的爵士樂,而系統(tǒng)化思考的人,就偏好復雜的爵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