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東北下崗潮,下崗職工有多艱難?看看《漫長的季節(jié)》就知道了
喜歡追劇的你,有沒有發(fā)現,近些年的國產劇中,歷來是年輕人當主角,中老年人,無論再優(yōu)秀,都只能做配角。這表明了,無論是在影視界還是現實生活中,“世界是年輕人的”,已成為共識。
可是,中老年人乃至老年人,真的就不配成為影視劇的主角了嗎?老年人當主角的電視劇,收視率就堪憂?就不敢拍?
《漫長的季節(jié)》用慢熱的劇情,穩(wěn)步上升的熱度與口碑告訴你:并不是。
中老年人也可以當主角,關鍵看你能不能拍出現實感,拍出真情實感,引起觀眾共鳴來!

一
《漫長的季節(jié)》就是以老哥仨作為劇情主角的。其中,范偉飾演的王響,和陳明昊飾演的馬德勝,年齡大約在六十歲出頭,屬于剛剛步入老年階段,而秦昊飾演的龔彪,則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18年前的碎尸案,最終能夠成功告破,就主要是依靠王響、馬德勝和龔彪這三個中老年人。
王響關注和追蹤這個案子,主要是因為他兒子王陽的死,與這個碎尸案有關聯。
而馬德勝這個中途辭職不干了的刑警隊長,之所以幫著王響一起查案,一半是出于對當年這個案子沒破的無法釋懷,另一半則是出于一種對老友王響的愧疚。
當年,王響讓龔彪和他一起去把王陽綁回來,結果,龔彪因為黃麗茹主動去找他,并且主動示愛,見色忘友,完全把王響要他一起找兒子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
而馬德勝呢,王響當時給馬德勝打傳呼,想請馬隊幫忙,結果陰差陽錯,馬德勝恰巧正在痛揍沈棟梁這個性侵和控制侄女的色狼變態(tài),以至于錯過了王響的呼叫。

王響一個人去找王陽,在火車軌道上,被沈墨襲擊昏倒,接下來,才發(fā)生了沈墨要求王陽和她一起逃亡,但王陽舍不得放棄父母家人,于是沈墨絕望跳河自殺,王陽拼命把沈墨救出,自己卻淹死了。
因此,說起來,馬德勝和龔彪對王陽的死,也是負有一份責任的。雖然那時候,誰也想不到王陽居然會死。
18年前的碎尸案,是和假港商失蹤案、80萬匯票提現案、宋廠長侵吞企業(yè)和職工資產案以及王陽溺水案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二
《漫長的季節(jié)》在查找碎尸案真相的過程中,也展現和描繪了東北這片土地上的部分中老年群體的生活。
這個中老年群體,以樺鋼為展現的中心舞臺,輻射到周圍。
01 以技術工下崗的工人王響VS以干部級別下崗的保衛(wèi)科長邢建春

王響原來是在樺鋼廠開火車的,他屬于樺鋼的工廠子弟,因此,向來認為自己根正苗紅,為自己的樺鋼身份自豪。而開火車這樣的重要技術崗位,也為王響帶來了充分的自信以及同事們的尊重。
但是,伴隨著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下崗浪潮逐漸在全國拉開序幕,劇中王響所在的樺鋼廠,經濟效益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1998年,樺鋼廠的危機已經很明顯了。連王陽這樣還未參加工作的工廠子弟都感覺到了,只是以廠為家的王響還沉浸在工廠昔日的輝煌里,不愿意面對嚴酷的現實。

樺鋼廠的破產,一方面是受時代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也是被宋廠長這個領頭羊,侵吞工廠資產、出賣職工利益、中飽私囊給搞壞了。
劇中的宋廠長很快被抓了,但在現實中,當年大批的廠長,在個人口袋裝滿之后,又成功轉型為股份制企業(yè)、私營企業(yè)或合資企業(yè)的總經理或董事長,繼續(xù)春風得意。


而那些普普通通的職工呢?只能是被下崗、自謀出路的命運。
對于王響這樣的技術工來說,再不濟,還可以去開出租車,開火車,或者給老板當個司機。
但對于邢建春這樣毫無技術和特長的工廠中層干部來說,下崗之后,其實更難再就業(yè)。
晚年的邢三兒,以倒賣車牌為生。這對于他當初保衛(wèi)科長的職務,真是一個諷刺。原本是保衛(wèi)工廠財產的人,卻先是與工廠的人,合伙倒賣工廠資產,下崗后惡習不改,依然干著違法的勾當。
邢三兒一直穿著18年前,那件體現身份和風度的黑色呢子大衣,一是虛榮心作祟,懷念自己過去的威風,二是遮羞,遮住因為尿毒癥而不得不終日掛在身上的尿袋。

老年的王響,依然憑著自己的本事吃飯,活得坦然安穩(wěn)(除了兒子王陽的死是塊心病);老年的邢三兒,偷偷摸摸賣假車牌賺錢,活得茍且。
他得上尿毒癥,一半也可以看作是他年輕時做的壞事的報應(倒賣工廠財產、陷害王陽這個小輩等等)。

02 雙職工下崗的龔彪兩口子
當初龔彪喜歡黃麗茹,但是黃麗茹其實是廠長的情人。后來,黃麗茹看透廠長真面目,準備找龔彪當接盤俠,后來雖然流產不能生育了,但龔彪依然表示愿意娶她。
娶上自己心愛的姑娘,還是護士廠花黃麗茹,而且是在自己下崗以后,可以說是龔彪為數不多的人生高光時刻之一。
但這也是他人生悲劇的開始。
龔彪作為一個大學生,按說,離開了樺鋼,應該比那些一線的工人更有前途。然而,龔彪此后余生,一直就跟著表姐夫王響開出租車,庸庸碌碌,無所作為。

黃麗茹跟著他,一開始可能還指望他這個大學生能有一番作為,讓自己過上好日子,可是最后夢想破滅了,龔彪一直就沒什么本事,甚至還把老婆打算用來開美容院的錢,拿去買了一輛泡過水快要報廢的出租車。
縱觀龔彪的一生,基本就屬于一個打醬油的角色。
在家庭中,龔彪的地位無足輕重,在社會上,龔彪更是毫不起眼,甚至在老哥仨中,龔彪也一直就是一個跟隨著王響和老馬兩個人,聽從安排的一個小兄弟。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大廠里,雙職工夫妻很常見,一旦遭遇到下崗,對于一個家庭就是雙重的、毀滅性的打擊。
龔彪兩口子下崗時都年輕,又沒有孩子的拖累,尚且把日子過成這樣,那些有家有口、有老有少再有病人的下崗職工家庭,生活有多慘可想而知。
比如,李巧云和全力。
03 家有白血病兒子的下崗女工李巧云
李巧云和全力,都是樺鋼職工。當樺鋼的效益越來越差,甚至發(fā)不出工資后,對于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就更艱難。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個白血病兒子,光給孩子治病,就需要巨額的費用。
所以,中年職工李巧云,為了給兒子治病,為了維持家計,不得不放下女工的尊嚴,去維多利亞陪酒賺錢。
看著年齡最大的她,坐在一幫花枝招展的小姐妹和一群色男人中間,手足無措的樣子,看著她悄悄把酒吐到毛巾上,被客人發(fā)現了質問時的窘迫,誰能不同情這個苦命的女人?


為了不下崗,全力寧愿將自己的雙腿砸傷。
晚年的巧云,送走了兒子和老公,和王響互相慰藉取暖。不過,當她的生活中,出現了另一個追求者時,王響主動退出了。
因為,另一個追求者是一位退休教師,工資高高的,王響知道,巧云不容易,晚年也該享一點福了。

不過大結局最后,巧云又回到了王響身邊。像她這樣樸實的女人,還是待在同一個工廠出身的王響身邊,活得更自在,也更能理解對方。
有人說,大結局中,巧云和王響重新在一起了這一段,是王響的幻想。我認為不是。
因為畫面上,清清楚楚顯示著時間,2017年。如果是虛幻的想象,就不會出現這么具體的時間了。

劇中的老哥仨,龔彪出車禍意外死亡,老馬中風了,再到王響,難道還不能給他一個幸福的結局嗎?
況且,劇中的王北,的確很孝順王響。因此,幾個因素綜合起來看,我愿意確信,大結局中,王響和李巧云,就是幸福地在一起了,王北也去北京讀大學了。

看一看劇中這些從樺鋼下崗的角色,可以說,沒有一個混得好的。
《漫長的季節(jié)》真實地再現了那個年代的東北,下崗職工們自謀生路的辛酸與艱難,哪有那么多逆襲和奇跡?
再結合年代劇《人世間》中,周秉昆的好兄弟們下崗后的慘狀,就更明白了。
作為老工業(yè)基地的東北,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時刻,但是后來,國家的經濟重心南移,東北大多數重工企業(yè)都被迫改制或關停,大批的下崗職工離開了熟悉的崗位,還能干啥?

就業(yè)崗位就那么多,整體的經濟又落后,所以,伴隨著下崗職工艱難生活的,是東北經濟的整體衰落。
當年的哈工大,是多么響當當的重點大學,如今學校雖然還是老樣子,但因為哈工大所處的地理位置,整體的經濟環(huán)境落后了,因此,這所名牌大學對于高三畢業(yè)生和家長的吸引力,就遠沒有當年那么大了。
三
《漫長的季節(jié)》為什么后勁這么足?讓許多不喜歡看懸疑劇或者不喜歡生活懸疑的觀眾,也紛紛入坑追劇,并且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呢?
就是因為該劇其實是借著懸疑案表現東北那個年代的現實,借著懸疑說人生,說命運,引發(fā)了大眾的共情。
老哥仨中,唯有老馬不是樺鋼的人。但是老馬因為碎尸案,卻與樺鋼產生了終生難以擺脫的關聯。

1998年,老馬基本鎖定了,沈棟梁就是往學校宣傳欄里貼沈墨裸/照和舉報信的人,也確信了沈棟梁就是一個性侵親生侄女的天理難容的變態(tài)壞蛋。
當時,局長其實已經讓李群去負責碎尸案了,而讓馬德勝主抓80萬匯票案。但老馬卻義憤填膺地,私自跑到松河去找沈棟梁質問,面對著沈棟梁那副無恥的嘴臉,老馬忍不住痛揍了他一頓。
因為老馬當時在揍沈棟梁,所以沒有及時接到王響的求助傳呼,以至于間接導致王陽溺亡,因此老馬執(zhí)意要繼續(xù)偵破碎尸案。結果,被局長一頓諷刺和批評。
耿直的老馬,于是脫下警服,不干了。老馬的職場生涯,由此改寫。


而接手匯票案的李群,卻由此立功升職,后來榮升副局長。
馬德勝和李群,有能力又耿直的,失去了工作,沒能力但是心眼活的,升了官。真是現實生活的翻版和諷刺。
晚年的老馬,和王響一起,繼續(xù)偵破碎尸案。關于沈棟梁和侄女沈墨的恩怨情仇,身為副局長的李群,百思不得其解,而中風后的老馬,主動跑到警局去,給“小李”講了一個故事,將沈墨和沈棟梁的犯罪動機,以及他們彼此間的仇恨,一一解說明白,終于換來了李群口中,從“老馬”到“馬隊,還得是你”的轉變。
老年的王響,看上去就是一個步履遲緩的出租車司機老頭,老年的老馬,就是一個老年大學里跳拉丁舞的老家伙,但就是這樣的老家伙,憑借著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幫助警察破獲了跨越18年的懸案,同時也都解開了自己的心結。
這部劇提醒年輕人:別忽視你身邊的老年人!
他們的皺紋里,藏著人生的智慧;他們花白的頭發(fā)下,蘊含著無數的工作生活人生經驗;他們云淡風輕的微笑里,藏著過往歲月的愛與恨、幸福與哀痛。
哪一個中老年人,又沒有過火熱的青春,浪漫的愛情,沒有過任性的歲月,狂熱的追求呢?
但是人這一生,只能在午夜夢醒時“再回首”,更多的時候,都是如王響所囑咐的那樣:“往前看,別回頭!”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