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修飾磷酸鈦/鋯基團聚乙烯亞胺/酰肼基化磁性/含N/P基團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瑞禧小編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科研知識是表面修飾磷酸鈦/鋯基團聚乙烯亞胺/酰肼基化磁性/含N/P基團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一起來看!

含N/P基團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在硅基吸附劑表面接枝膦酸基團,合成了有機膦酸功能化磁性二氧化硅吸附劑(PA-SMM)。吸附實驗結(jié)果表明,有機膦酸功能化磁性二氧化硅微球能有效吸附U(VI),在pH 5.0及298K時,U(VI)最大吸附容量76.9 mg/g。在120 min時吸附趨于平衡。吸附等溫線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動力學符合擬二級模型,表明以化學吸附為主要機理。PA-SMM對U(VI)吸附容量遠高于SMM微球,吸附主要通過膦酸根與U(VI)絡合,為自發(fā)吸熱過程。吸附U(VI)后的PA-SMM用酸性EDTA溶液再生,可重復使用多次。
PA-SMM有較高的吸附容量和較好的重復使用性,且易于磁分離。第三章合成了二胺功能化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DA-HSM),用于高效吸附U(VI)。DA-HSM吸附U(VI)在低pH下為陰離子交換機制,而高pH下為胺-U(VI)絡合機制。吸附動力學可以用擬二級模型來描述;而吸附等溫線可以用Langmuir模型擬合,298K最大吸附容量達126.6 mg/g,吸附平衡在100 min時達到。在DA-HSM上的U(VI)吸附是自發(fā)吸熱過程。
DA-HSM可以再生和重復使用,而不會顯著降低吸附能力。第四章采用嫁接法,將原材料介孔硅SBA-15用納米Fe_3O_4修飾,并將修飾前后的材料再進行氨基化改性,考察了pH、鈾濃度、固液比、吸附時間及溫度對吸附劑對吸附UO_2~(2+)的影響,對吸附劑性能進行優(yōu)化。結(jié)果表明,氨基改性Fe_3O_4@SBA-15吸附效果最佳,在pH5.0、吸附劑用量0.4g/L、吸附6 h、25℃時吸附性能最佳,吸附容量達193.9 mg/g,并且在60 min時吸附動力學曲線開始平緩。
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空巰基納米二氧化硅微球(SiO2-SH)
氨基功能化SiO2包覆Fe3O4磁性納米微球
二氧化硅包覆超順磁性鐵氧納米微球
中空二氧化硅/鈦納米微球
烷基鏈長表面活性劑納米孔二氧化硅微球
草莓型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納米復合微球
聚丙烯/SiO2微球納米復合材料
丙烯酸(AA)功能化納米二氧化硅微球
納米氧化鈰/二氧化硅微球
球狀空心介孔硫化鉍/二氧化硅納米微球
全無機銫鉛鹵化物鈣鈦礦納米晶修飾二氧化硅微球
納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復合微球
啞鈴型磁金納米復合材料(Au-Fe3O4)
SiO2微球表面CdS納米微粒
介孔二氧化硅(mSiO2)包覆載銀納米粒聚苯乙烯微球
RXYWX.2022.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