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的保姆級行軍筆記-《紀效新書》讀書筆記i練耳目聽號令戰(zhàn)鼓看旗幟
古代行軍打戰(zhàn)
1,白天大多是旌旗
2,夜晚大多用火光和號炮。
用的最多的是應該號炮
號炮大多使用三眼銃,裝填快,方便攜帶

明代中后期,火器的發(fā)展比較多,火銃的聲音比敲鑼打鼓響太多,所以很多時候發(fā)號施令用火銃。朝天火銃發(fā)號炮
1.升旗炮
放一聲炮,敲鑼打鼓,然后升旗旗幟
2.開營炮
放一聲炮,輕聲打鼓,然后打開營門開拔行軍
3.肅靜炮
軍官 頭目進入校場,需要軍隊保持安靜,發(fā)三聲號炮,全體不得喧嘩。
4.整隊分合炮
一路兵放一聲炮,幾路兵放幾聲號炮。之后士兵看旗幟分合隊伍。
5.夜晚定時炮
夜間時分,擊鼓后,放一聲號炮,喇叭長音
6.變更命令炮
行軍時,要變更命令,放一聲炮,然后士兵等變更命令。
解讀旗幟和戰(zhàn)鼓,鉦,令箭
1? 各位軍士必須聽戰(zhàn)鼓和鉦,聽戰(zhàn)鼓不斷,必須一直前進,聽鉦一聲要立刻停止,有財物也停手。
2? ?凡傳達號令,必須有令旗 令箭 令票,沒有這三樣東西,不可聽取命令。
解讀掌號笛--嗩吶
召集軍官頭目議論軍事,必須吹嗩吶,一直吹到人到齊為止
解讀哱啰(找不到哱啰,用玩具螺號代替)
哱啰,漢語詞語,讀音bō luō,意思是古時軍中的一種號角,用海螺殼做成。

1,預備戰(zhàn)斗 步兵手持兵器
2,騎兵騎上戰(zhàn)馬
鳴金收兵----鑼,鈸 ,鉦
解讀鑼
敲鑼第一聲后-? ?--? ? ? ? ? ? ?1,騎兵下馬
敲鑼第二聲后-----? ? ? ? ? ? ? 1.士兵原地休息? ? ? ? 2.各營放倒旗幟
解讀鈸?

敲鈸第一次后-? ?--? ? ? ? ? ? ?1,士兵整隊回營
敲鈸第二次后-----? ? ? ? ? ? ??1.士兵原地排大隊? ? ? ?2.各營旗幟收回中軍大帳
解讀鉦

1,當有其他樂器在演奏時,敲鉦三下,全部樂器靜止
2,當在和其他敵人交戰(zhàn)時,敲鉦三下,整隊撤退號令
最難的部分-練習看旗幟行軍打戰(zhàn)

全軍統(tǒng)帥--營將--把總--哨官--旗總---隊長--士兵,每一級的士兵看前一級士兵的旗幟,禁忌,下級官員不得比上級官員先動旗幟。
戚繼光名言:名將所限,旗鼓而已,若是旗無制法,真兒戲也。
五色旗幟的含義
黃色旗幟代表土,達標中央,代表中軍大帳
紅色旗幟代表前方,代表朝前行軍。
藍色旗幟代表左手邊,代表要想著朝左手邊行進
白色旗幟代表右手邊,代表要想著朝右手邊行進
黑色旗幟代表后面,代表要想著朝后手邊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