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游》到底說了什么?
老沙
沙漠沒有明顯的四季,渾渾噩噩的時光,也會是日復(fù)一日。
過去了半年,我還是沉浸在那個大鯤的世界里,出不來。
直到我去那個放干水的濕地公園,看見風(fēng)箏、小島和飛鳥……
好像漸漸明白,莊先生為什么寫大鵬鳥的故事。
鳥兒飛上借的是上升的緣……
再過一陣,又想不明白,既然都是空,鳥兒飛升所憑借也是空,回頭望都是空,為什么還要往上去飛?
人生碌碌,每每回頭望,總有遺憾和懊悔,淌過千山萬水、走萬里泥丸,終竟是空。用時髦的話說,那一段程門立雪的堅持,并沒有什么卵用……
既然,莊先生對這些了然于胸,為何還告訴后生:你看北冥鯤體型巨大,他奮力擊水,撲通幾千公里,爾后飛離開水面,變成了大鵬……大鵬盤旋而上數(shù)千里,一直向南飛不眠不休……直到南冥(可以南海)。
后人總結(jié)評析:莊先生講述了北冥的魚,化成鵬,歷盡辛苦,飛到了南冥;與他引述的典故相比,多了“化”字。而我對這一“化”字卻無很深的感觸,我反思自己:北冥的魚,你在北冥呆著,它不香嗎?折騰一化、脫胎換骨,風(fēng)餐露宿、千辛萬苦去南冥,而且又不飛第二趟、第三趟……北冥換到南冥,還是那一汪清水,你圖啥???
我問大鵬,大鵬沒搭理我。
我問莊先生,莊先生說看書。
我問我自己,我自己突然說:對哦,你圖啥?
問一圈,問蒙了……
?
擊水?dāng)?shù)千里、盤桓數(shù)千里、飛行數(shù)萬里,終是回歸落地,在一汪清水里。
過去的,是空。
現(xiàn)在的,將來也是空。
將來的,是不是也會是空。
?
看過去的自己,在國際大都市頂尖園進(jìn)修過、也去北方再鍍過金、也去農(nóng)村深入扶貧、也干過農(nóng)機(jī)現(xiàn)代化、也為知識產(chǎn)權(quán)事業(yè)奮斗過……經(jīng)歷淺淺,終不過是空。
在和人喝酒吹息之時,客家除了覺得這酒還不錯,你若不說,誰知你抑或這杯中的酒,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
?
那一年,莊先生離開經(jīng)濟(jì)作物管理中心,自謀生路后,有人說,他編草鞋賣了。挺有意思的,古時候也有個賣草鞋的,后來當(dāng)了皇帝。他們的故事都太久遠(yuǎn)了。后來我聽說,蘇軾也是和他一類人,看了蘇軾生活的點滴,蘇大人平時可不帶娃,喜歡游玩、飲小酒,或許和他當(dāng)官有關(guān),他也有很多困惑吧。那一首“寂寞沙洲冷”,感覺他在這人間世,也是半糊涂的樣子。
莊先生距離更是久遠(yuǎn),他也是個怪人。留下很多故事、傳說,后人叫寓言吧,后人還說他杜撰典故。他杜撰的地方,都很有意思;他不杜撰的地方,我通通看不懂。
在大鵬的故事里,他還寫了大鵬躍天門,其它小蟲、小鳥、樹木、名人的故事,據(jù)說還寫了大鵬鳥從天上往下看的場景。
我在那個放了水的濕地公園,看到小鳥飛、白鷺成群飛,大鳥盤旋飛上天,小鳥低空飛一飛又復(fù)返,還真有點意思。我邊上還有個人放風(fēng)箏,還有公園保安來制止。莊先生應(yīng)該沒經(jīng)歷這些,要不他的故事可能有別的版本了。
我很好奇,就這大鳥飛上天,肉眼都難一眼看清……莊先生是如何腦洞大開,想到大鯤化成大鵬的,還雙翼垂天?從上往下看,又是何場景?
?
寫到這,我猜莊先生當(dāng)初行文,不是為了引導(dǎo)后生學(xué)“化”,更可能是叫后生學(xué)“知”吧。求知路之難,知的光輝,知的境界……然后順利引渡到后半文章。
畢竟他寫大鵬鳥的故事以及一堆對比的闡述,行文才到了一半。后文還有很多又有趣的故事,比如引用別人杜撰的典故(讓天下)、訪仙姑、和惠先生的經(jīng)典答辯(他認(rèn)為經(jīng)典吧,否則他就不寫了)。
“化”不過是教學(xué)生的手段,一個教學(xué)方法。
他要教的內(nèi)容是“知”。
教案是:(學(xué)生基礎(chǔ):毫無基礎(chǔ)、給他們講講故事。)
這堂課,一開始,就將一個故事,引入本課程內(nèi)容。(大鯤化鵬,碩大無比,飛往天池)
注:教學(xué)設(shè)計,典故中有大鵬、有大鯤,就是沒人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把他們串起來,剛好可以講一個故事。
課堂最佳地點:一個放了水的濕地公園,后生們看著綠油油的綠地,不免心情別樣舒暢,你看那花那草,那還有人放風(fēng)箏,鳥兒飛來飛去抓蟲、魚……各自玩樂聊天。
莊先生,你不不漏兩把刷子,你帶的后生們豈不是都在走神???
莊先生緩緩講:別沉迷在眼前的小鳥小魚了:北方有大海,里面有大鯤,老大了。能變成大鵬,老大了,要是飛起來,我們這小片,直接黑燈。它要飛起來,就去南天池了。
有一本古籍《齊諧》,說它從水面飛起來,要撲騰三千里,然后不夠勁,還要盤旋上行九萬里……你們想想,它看到這大地將會是什么樣子的?
你們想不想飛起來?眾生點頭、翹首盼望。
莊生從不讓他們失望:喏,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物理課時間
禿秀后生說:那么辛苦,還要飛去南邊干嘛?
莊生說:對啊,蜩與學(xué)鳩也問大鵬:咱設(shè)定目標(biāo),直奔主旨,拼命干就完了,干一次不行,就再奔一次……真不行就算了,咱也不虧。
不過話說回頭:逛街不用帶零食,探險仍需壓縮餅干……小蟲子哪知精髓。知,有小大,如同年有小大。以年對比,可知知之博大?
再給你們說,皇帝照樣也有這樣的疑問:湯之問棘也是這樣的問題……咱飛飛、也能看盡這濕地公園全貌,大鵬飛盡天下干嘛???
這哪個大,哪個小,你們來仔細(xì)探究一下(知之大?。?/p>
總結(jié)一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p>
聽不懂??再講一個故事:不越俎代庖……或者叫: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蛘哒f“堯讓天下于許由”
小生舉手說:報告老師,后生班的學(xué)生,只記得越俎代庖,別的都沒記住。你說一下他們……
莊生未做動作,指著遠(yuǎn)處: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知否,知否?
后生不由自主說: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莊生:給你們講個故事,有神人肩吾,告訴仙人連叔……說有騙子說仙山的人老神了,啥都遨游天地、神通廣大。連叔說,你沒見過世面,像個盲聾身去討論聲色,少和外人說,免得丟人。仙山的人,如實都是懂“知”的真諦,普天之下啥觸及他們?你看手握知識的那些人,是不是能坐飛機(jī)飛上天,是不是用弄點激素豐產(chǎn)豐收???知識的力量!
就算天之驕子,去了仙山,也會為自己的無知而慚愧。
后秀生問:他們知道那么多,又不在人間世呆著,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眾生應(yīng)合:是啊,鯤鵬從一個池子飛到另一個池子,雖是看盡了天下,不還是在池子里嗎,有什么用?
莊生:惠子也問過這個問題……他說懂得太多大道理,就如大瓢,太大了咋使都不順手,最后只能當(dāng)柴燒……我說他咬文嚼字你在行,運(yùn)用道理傻得咧……給你講講“冬天洗衣不龜手之藥,拯救一個國家的故事” 莫學(xué)OO,多學(xué)XX……
秀兒,又問:知道了一堆了沒用的知識、道理,可是在現(xiàn)實中,卻是處處用不上???沒啥鳥用吧?還不如多學(xué)教點有用的東西,唱歌、編草鞋之類的?
莊生:惠子也問過這回事:除了大瓢,他還有大樹,他家奇葩多。樹是七歪八臭,真?zhèn)€兒不管用,留著何用?
?我給他介紹了貍狌,他最愛的獵物之一,那玩意難補(bǔ)吧?他說是的,機(jī)靈死了。莊生:再機(jī)靈,也不過人設(shè)計的陷阱,還不是被逮到,機(jī)靈死了……(勸你少吃龍鳳虎)
你最愛的偶像:滇邊大公牛,純勇雄壯,血?dú)怅杽?!多少男人的偶像,不過它能逮老鼠嗎?(不如貍貓)
你真覺得你那些雜七雜八的知識無用嗎?嘗試一下,把那大樹放在郊游人多之處,眾人都覺得沒用,不會動他念頭,而你可以在下面聊天、喝茶,抑或兼職賣點草鞋,他不香嗎?
(三品官員,賣草鞋?)
莊子一臉平靜,如同在問:你懂了么?也似在說:你懂不懂,沒關(guān)系,下課。
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