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公務員遴選筆試考試如何學理論、用理論才能拔得頭籌


遴選筆試主要測試理論水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而在2020年度中央遴選公告出現(xiàn)后,這一表述發(fā)生變化,2020年中央遴選明確提出,要測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考生會問,這有什么實質性的不同?不論考試公告如何表述,考生都需要清晰認識到,新時代新氣象,我們需要提升的是與時俱進的思維,善于運用新思想新理論解決新問題和新矛盾。
很多考生在備考遴選階段背了很多框架、素材、萬能開頭,信心滿滿去考試,結果差強人意;還有一部分考生剛剛起步準備遴選無處著手,不知所措……遴選考試相比公考來說,更考驗考生對理論的認知和把握,理論素養(yǎng)也是作為一個公務員的基本素養(yǎng),要想在遴選考試中拔得頭籌,強化理論答題很重要!

一、強化理論答題要下好“學”的“先手棋”。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用理論答題贏得高分首要在“學”。對于理論學習要做好持之以恒學、與時俱進學,不要想著內容看過一遍就能懂,我們都是普通人,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能事半功倍。要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隨時看到的熱點新聞、評論性文章的經(jīng)典語句、遴選真題中的熱點問題以及通過微信、網(wǎng)站、微博等平臺推送的好文分享等,有針對性的進行記錄和摘抄,反復翻閱,強化記憶。
二、強化理論答題要筑牢“思”的“防護墻”。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對當前熱點的熟悉和理解是遴選復習備考的基礎,各級遴選考試都會緊緊圍繞某些熱點出題,針對某個單位自行組織的遴選考試也會緊緊圍繞該系統(tǒng)的專業(yè)問題及熱點問題出題。如2020年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脫貧攻堅、復工復產、六穩(wěn)六保、就業(yè)民生、基層減負、高質量發(fā)展、營商環(huán)境、污染防治等絕對是重點考察內容。各位考生要充分熟悉了解其內涵、外延,通過思考將學習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許多題都是共通的,學而不思則罔,通過思考讓廣泛的知識點在頭腦中穿成自己的做答體系,這是從小白到高分最難得的一個過程。
三、強化理論答題要打好“踐”的“攻堅戰(zhàn)”。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最終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我們做到了長期學習記錄、反復思考總結,最終是要歸于答題。打好“踐”的“攻堅戰(zhàn)”就是要反復做題,做題以真題為主,預測題為輔。做題的初期是考驗耐心與勇氣的,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答案與參考答案有很大差距,這時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答案進行批改,給自己的答案按題點判分,比照參考答案,學習歸納總結、提出對策的語言和條理,這個過程可以不斷凝練語言、提升高度。時間允許的條件下,一定要再次閉卷答一次,確保每道題目做的透徹。
四、強化理論答題要抓住“悟”的“牛鼻子”。
畢竟是考試,我們還需要用考試的方法去對待,遴選考試的寫作相對于我們日常工作中寫的材料要更華麗一些,學會運用名言警句、對仗排比有助于提高分數(shù),良好的開頭和結尾有助于判卷老師對考生的好印象。好文分享及知識點的歸類,都會大大縮短考生自己收集素材的時間。學會“悟”就是我們要善于將他人的好東西轉化為自己風格的東西,充分運用學習的資源和渠道,不僅有助于學懂更有助于弄通,進而為考試打下牢固根基。
同學們,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備考的過程必然是艱難的枯寂的,但這段逼迫自己努力的日子會成為人生中最寶貴的禮物,將影響我們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