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樂園存在證明悖論
首先我來向大家講述一下關(guān)于樂園的悖論,在碧藍檔案三張章的續(xù)章中,我們向著圣亞對話,圣亞向我們介紹了伊甸園條約中那伊甸園的意義,并且提出了古則中對伊甸園也就是樂園的質(zhì)問。 “抵達樂園之人的真相,是否能夠澄明?”
這句話在游戲的世界觀里有一個理解就叫“樂園存在澄明悖論”,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所謂樂園真的存在,抵達那里的人就會由中獲得的最高滿足和喜悅,永遠都不離開樂園,假如離開了樂園,也就代表那里并不是能獲得真正喜悅的真正的樂園。既然如此,抵達樂園自然無法被外界所觀測,也不可能捕捉其存在,不存在自己的真相,能否被澄明嗎? 這個問題可以簡化成兩個三段論,“樂園存在,樂園里有一個人,那人一定快樂?!薄皹穲@不存在,那里去過人,那人沒有真正的快樂。”而前者的前提不可能被證明,而后者前提是能通過觀測而證明的。如此,那么我們從多個角度來談?wù)摌穲@存在悖論這一個問題。 1、樂園存在嗎?
2、樂園真的幸福嗎?
3、樂園真的有必要嗎?
1、樂園真的存在嗎?
首先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也得經(jīng)院哲學(xué)沒興趣,但在這里我先肯定下這個回答,在此我先請出一位知名的經(jīng)院哲學(xué)家——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在母親和各種影響下,他本人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信徒,而且奧古斯丁在19歲便開始了解哲學(xué),也深受柏拉圖主義的影響,所以說在奧古斯丁看來,神學(xué)和哲學(xué)之間不可能有什么判然的劃分 如果問德爾圖良,那么德爾圖良肯定會說,肯定有這樣的一個樂園。因為他提出,“正因為荒謬我才相信。”如此中世紀的信仰與理性問題也就變得尖銳,這時奧古斯丁認為“信仰照耀著理性?!蔽覀儗Ρ税兜淖非笫棺晕覀冏约赫J識理性,也就是“除非你信,否則不會理解?!蹦沁@樣就引出了一個極為著名的話——“信仰尋求理解。”清晰的思想與神恩不可或缺。 至此我們了解了關(guān)于奧古斯丁對于信仰的一部分問題,那么我們向他問:“樂園是否存在嗎?”他會說:“存在,如果你們能夠去信仰樂園,不存在也是不信仰的原因。”離開樂園與否取決于信仰,那么這就是關(guān)于奧古斯丁的回答。
說完了肯定我們再說一說對樂園的否定。 既然這是一個悖論,那么就可以用解悖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在我們之前的三段論中,我們還可以提煉出什么?顯而易見,樂園存在不可證明,樂園不存在可證明,也就是說樂園是的時候可能不是,樂園不是的時候可能是。(至少有個類樂園的地方。)這里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這里和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xué)有關(guān)。 那么我就來介紹一下邏輯學(xué)基本原理,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中的同一律和矛盾率。 同一律的解釋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不能在不同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焙唵蝸碚fa是a,B是b,a不是b,b不是a,而我們的樂園是為不是,不是為是,那么我們可以說樂園沒有完美其自身,是一個a不是a,b不是b的狀態(tài)?!? 同時這個悖論也違反了矛盾律——“任意事物不能同時具有某屬性,又不具有某屬性?!笔钦哂植皇牵皇钦哂质?,這兩項就充分展現(xiàn)了是與不是為無法容納的矛盾,而此悖論卻看做同一,樂園等于a又不等于a樂園等于b又不等于b。 于是我們清楚了,這個樂園問題是一個自相矛盾且自我不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這個問題明顯是一推就倒的經(jīng)院哲學(xué)問題,沒有可靠的實踐作為支撐,而是靠信仰的存在,我們否定這問題本身,否定的依據(jù)為奧卡姆剃刀。不可證之物(可證是又可證否的模棱兩可的存在)都會簡化并清楚,這個形而上學(xué)的問題是顯然可以被奧卡姆剃刀剃掉的范圍之內(nèi),于是我們也就敞開了認識的面紗,去對應(yīng)世界。
2、樂園真的幸福嗎?
關(guān)于樂園鎮(zhèn)的幸福嗎我先提出二與三的討論,二指的是兩個人——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與三個主義——伊壁鳩魯主義和斯多葛主義還有懷疑主義。 蘇格拉底提出“無知即罪。”蘇格拉底所說的無知,是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行動產(chǎn)生幸福能力的無知。用柏拉圖的觀點來說,幸福的樂園與善的世界區(qū)別不是很大,從洞穴的影像(用詩歌與神話的平民)到向外界洞察,最后發(fā)現(xiàn)太陽到達“善”(通過痛苦的哲學(xué)等課程學(xué)習(xí)訓(xùn)練成為統(tǒng)治者。)這就是柏拉圖的樂園,當然這個樂園不是個人的,而是統(tǒng)治者向下。帶領(lǐng)其他的子民走出洞穴的,讓這些子民理性和精神欲望相互協(xié)調(diào)。 而亞里士多德提出我們要過自足的生活即是人內(nèi)心的終極目的和一切要求的完滿,當我們自身和諧了,就沒有了矛盾,所以就是靈魂按照美德或德性的行為活動為幸福,亞里斯多德提出了一種最高的幸?!了肌_M行哲學(xué)的思考是最幸福的,這是希臘時期關(guān)于幸福的考慮。
但是可能會有人需要不接受痛苦過程的幸福,我們要樂園能完成最快的幸福,關(guān)于這個觀點那我們就來討論下希臘化時期的伊壁鳩魯主義的觀點。 伊壁鳩魯認為“感受是善于惡直截了當?shù)脑囧e,正如感覺是真理的判斷標準?!蓖ㄟ^各種的感受,不經(jīng)任何節(jié)制的快樂是無底洞,就如“身體的無痛苦和心靈的無紛擾”在一個節(jié)制和克服中,我們會得到快樂。 既然我們從伊壁鳩魯主義中獲得快樂,但仍面臨著一個外界的干擾,也就是我們在一個寧靜的樂園,但不知道這個樂園的外界是否會消失,是否會有火山與地震,洪水與海嘯,那怎么辦呢?這就說到兩種方法——被動的斯多葛主義和主動的懷疑主義。 斯多葛主義中我們不是主角,而存在一個“神”作為了戲劇的導(dǎo)演,我們就在這場戲劇中表達自我,表現(xiàn)自我,我們的大致命運就是被決定了的,無可去否認,所以我們不可以去操心那個樂園,我們只要達到“不動心”,不被這個情感所困擾的境界就可以??鞓凡灰欢ㄔ跇穲@,而是守住自身。 而懷疑主義也是同樣的考慮,也是提到不去管外界,不去管“樂園”,我們對不明顯的事物去懷疑,去消除獨斷論,對每一個命題都持之一個相當而相反的命題,我們不再為現(xiàn)實的矛盾所困惑,我們選擇了懸置一切矛盾,在世界之內(nèi)也活在世界之外,主動的去放松自我,在此岸更快樂,何以去追逐彼岸的樂園呢?
3、樂園真的有必要嗎?
以上說的無外乎是關(guān)于樂園的一些認識與看法,以及各個哲人對于樂園的態(tài)度,但并不是對真正樂園對在我們心中存在的必要性,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對這樂園本身的一個追問,我們需要一個樂園來讓我們向往嗎?接下來我們用尼采的觀點來討論樂園存在自身。 尼采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上帝己死”,宗教權(quán)的弱化,仍無新的信仰,舊有價值的消失,新價值還未被建立,當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無信仰的世界,自身的虛無漸漸出現(xiàn),而我們把理性的阿波羅精神作為一切事物的根基,否決了所謂的感性,這樣我們的存在也危機也進一步擴大了,我們開始虛無,開始抑郁,開始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在尼采看到這樣的未來后,他開始否定,否定了理性根基,而是提出源于無盡的狄奧尼索斯的生命之泉,以此為根基——以感性為根基建立的理性。 既然我們需要信仰,那就去信仰吧,我們想要未來,我們?nèi)バ叛鑫磥?,我們想要曾?jīng)于是是信仰曾經(jīng),我們想要樂園,于是我們?nèi)バ叛鰳穲@,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克服虛無的關(guān)鍵步驟,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自己的樂園,特別是在科技文明的深入下,我們也不應(yīng)該用機械論的角度去看待一切,而是回頭看下自身,讓自己“詩意的棲息在大地上?!?
4、總結(jié)
我們看到這么多哲學(xué)家,其實都不外乎每一個人對認識的信仰,沒有哪一個人的信仰是需要我們頹廢自己的。要是問到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就更傾向于不給出確定回答,因為真正的樂園是由感受出現(xiàn)的,由感受而具體,不是一個哲學(xué)觀念就可以訴說完的,哲學(xué)不是一個人否定一個人的過程,而是在前者的基礎(chǔ)上否定又建立在前者之上,學(xué)哲學(xué)也不是一定獲得一個外界強加的真理,而是去認識什么是我與我思與我求。
關(guān)于碧藍檔案,那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游戲,這個充滿著美好的故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的關(guān)于那個世界與我們世界的思考,我們?yōu)楹尾恍湃稳伺c人呢?世界的矛盾為何越來越激烈?這些思考讓碧藍檔案這款游戲的內(nèi)涵也越來越豐富。也祝碧藍檔案越來越好吧。
內(nèi)容參考: ?西方哲學(xué)史(第九版)?[美]撒穆爾.伊諾克.斯通普夫 [美]詹姆斯.菲澤 著 鄧曉芒 匡宏 等譯 ?極簡邏輯學(xué)?李艾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