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家寶藏》第一季丨孫淳演出《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戲劇劇本臺詞

張國立:有請國寶守護(hù)人孫淳。
孫淳:大家好,我守護(hù)的國寶是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是一張流傳有序的唐琴重器,它是唐代著名斫琴大師雷威制成的,著一身朱紅色的長袍,配以十三枚貝殼,鑲嵌而成的長鏈,身形呈波浪曲折對稱,就像晚霞萬千變化,讓人帶來無盡的聯(lián)想,故而稱之為“落霞式”,也許是高歌的時候引來無數(shù)的鳳凰齊鳴,于是就有了個“彩鳳鳴岐”這個美好祥和的名字,當(dāng)年是誰撩動了它的琴弦?又對它傾訴了什么樣的心里話?我是孫淳,我將帶您進(jìn)入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的前世傳奇。
張國立: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的前世傳奇,就發(fā)生在唐朝玄宗年間,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雷公說的就是唐代斫琴大師雷威,眾多王侯將相,文人墨客,都以庋藏一張雷公琴為榮,這“雷粉兒”中,有一位身份尤為特殊,他便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音樂家皇帝”唐玄宗,唐玄宗諳通音律,酷愛曲法,藝術(shù)造詣頗深,豈料“安史之亂”爆發(fā),盛世之音戛然而止,在蜀地避難的唐玄宗于悲憤絕望中,突然聽到一曲玄妙之音,我們的故事,就從這深山中的琴音開始講起。

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前世傳奇
主演:孫淳
助演:朱峰 李依洋
李依洋:沒看見我們剛坐下嗎?為何不彈了?
孫淳:來這是為了彈琴,琴奏完了,自然要走。
朱峰:老先生,您揮手琴弦間,我如聽萬壑松,不知今日,可否有幸再聽一曲?
孫淳:彈琴,只為悅己,不為娛人,來,若是心中有所訴,自己撫琴便是。
朱峰:先生的琴為何只有五弦?
孫淳:問得好,此琴乃開元二年斫成,本也是七弦具備,可是去年六月乙末,六弦,七弦突然斷裂,續(xù)上又?jǐn)?,斷了再續(xù),如此往復(fù),終究不成。
朱峰:六月乙末。
孫淳:對。
李依洋:那不是我們離開長安的日子嗎?
朱峰:聽曲當(dāng)聽弦外音,先生以斷弦為題,恐也是認(rèn)為朕茍且偷生,棄長安人蜀,親自斷了君臣之義。
孫淳:這六月乙末,可悲之日。
李依洋:大膽。

朱峰:且慢,確實可悲,先生,您的琴,哈哈哈哈哈,巴山惆悵無際,方腸斷處,風(fēng)鈴悲切,人間最苦傷離別,更那堪,玉魂永湮滅。
孫淳:此為何曲?
朱峰:依此夜此景(小小臺詞君),便稱之為《雨霖鈴》。
孫淳:曲美詞更美。
朱峰:恐怕也只有先生認(rèn)為它美了,若讓世人聽來,也只不過是靡靡之音,亡國之聲。
孫淳:如是能自持,管它靡靡之音還是鈞天之樂。
朱峰:先生這是要去哪里?
孫淳:上山取琴木。
朱峰:為何在深夜取材?
孫淳:這時候最靜,能聽見樹本真的聲音。
朱峰:先生快看,這株桐木不錯,樹干筆直,粗細(xì)適宜。
孫淳:這里本來就有泉石環(huán)繞,祥云籠罩,理應(yīng)是塊良才,可惜,書心已經(jīng)被侵蝕了。又因為常年藏于深山,不易察覺,現(xiàn)在是紋理稀疏,千瘡百孔了,用它制琴,這聲音一定空而不實。
朱峰:書都能聽得懂琴音,安祿山,史思明那兩個逆賊,朕為何不能早早地察覺,朕就如這株朽木,已全然無用,任他自生自滅吧。
——待更——
如需整理《國家寶藏》更多期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