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個面試成功要點:不論輸贏

我們總想在談話中,贏過對方。這種想法,幾乎人人都有。
如果在面試中,和面試官進入【輸贏】的狀態(tài),那么基本上雙方全都輸了——固然面試官很不專業(yè),你也沒討到任何好處。
而在個案輔導中,我遇到過幾次,求職者與面試官進入一較輸贏的狀態(tài)。
第一個故事,是面試官先不專業(yè)的
這位面試官率先說了一句:“女生總歸是感性一些,容易沒有大局觀”。
而求職者是位女性,有非常好的性別意識,于是開始了下面的對話:
“我認為女性同樣有大局觀,而且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感性。”
“可能有例外吧,但是就是整體上、概率上、大多數(shù)的女生,還是感性的多。比如我之前的實習生,是個女孩,有時候工作做不好就自己哭,這就很感性?!?/p>
“那男人也會哭呀,我覺得不會哭的男人反倒是很不會表達感情?!?/p>
“男人一般不會哭,就算有壓力,也會硬撐著,這是男人堅強的地方?!?/p>
“這真的是堅強嗎?堅強就是不哭嗎?”
“那至少堅強的字面意義上,就是不哭哭啼啼的”
……
這位同學還請我回聽了面試錄音,聽到后面我都忘記這是一場面試了,也不知道自己聽了個啥。
對此,我推薦的方法:在面試官說出不專業(yè)的女生感性的時候,請問對方“這份工作不能感性嗎?這份工作哪里會有壓力,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從這句話開始,你們會在具體層面探討。那么你就有可能,讓對方看到,不論男女,坐在他對面的你,是有勝任力的。而當一位持有偏見的人,看到個體差異后,偏見就會被撼動。

第二個故事,過往文化不同,形成的
陣營對立
這是一位在外企好多年的女孩,外企裁員了,面試一家國企的崗位。他和HR聊著聊著就進入掐架的狀態(tài),雖然雙方都很禮貌,但是必須說話進行圍追堵截,試圖辯贏對方。
HR:“您一直說自己文案好,那么您能就XX議題,給領(lǐng)導寫個發(fā)言稿嗎?能否現(xiàn)在說明一下思路。”
“抱歉,我之前在外企。您知道,在外企是沒有給領(lǐng)導些發(fā)言稿的文化的。所以我并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但是我想入職后可以學習。”
HR:“外企的領(lǐng)導真的不用下屬寫發(fā)言稿嗎?我也有朋友一直在外企,其實很多領(lǐng)導簽署的新年祝福,都是秘書幫忙寫的。再說您覺得發(fā)言稿很容易嗎?入職就能學會?”
“我并不是發(fā)言稿容易的意思,而是過去我一直有良好的寫作習慣,我相信領(lǐng)導要是給我足夠的引導,我能上手?!?/p>
HR:“您都是有幾年經(jīng)驗的人了,我們期待招聘進來就能上手。但是您還需要領(lǐng)導手把手教嗎?”
……
其實這位求職者已經(jīng)不打算在這里求職了,這位HR也不太想錄用她,我不知道這兩人還在這扯個什么勁,這段談話的本質(zhì)就是在抬杠。
對此,我推薦的方法是:在發(fā)言稿的問題后,表示自己欠缺經(jīng)驗,所以直接請教,領(lǐng)導通常需要我寫的發(fā)言稿是什么類型?然后將對話聚焦在任務和勝任力上。而這位求職者接上的話,“您知道外企一般沒有這種文化”,其實是將話題引入風險境地了。當然如果確實不想求職這里,那么快速結(jié)束面試,也不用拿出經(jīng)歷在這抬杠。
根據(jù)我對這位求職者的理解,她恐怕一坐下來,就有一股子優(yōu)越感,讓對方不爽了。當然這個HR也實在是好勝心太強了,估計是看到這位求職者漂亮的簡歷,自卑了。只能說,這種局面很遺憾。

第三個故事,求職者自我介紹吹大了
這位同學,工作2年換了兩家小規(guī)模電商公司(都是公司黃了,也是倒霉)?,F(xiàn)在繼續(xù)求職一家較大的電商運營。自我介紹的時候,說自己對營銷廣告有獨特的見解,而且過往成績卓著。
其實求職者美化自己也可以理解,但是趕上面試官很來勁了,就非得問他過往經(jīng)歷哪里有獨特見解了。然后求職者說出案例后,他評價“這也沒多獨特呀”。求職者:……
這個案例,求職者確實是吹大了,你才工作兩年,還都是小公司,還都是打雜什么都干,而且公司還效益不佳,你將描述定位在自己熟悉什么操作,能夠執(zhí)行什么活動,并且熱愛電商行業(yè)就行了。如果要表達自己的才華,那措辭到“我對市場比較敏銳”也就行了。
綜上,不要在面試中和面試官抬杠。哪怕是他不專業(yè)。我對求職者的建議如下:
第一,捕捉到面試官在和你計較輸贏后,請你先卸下防備,這是更高級的表達。因為如果你一定要贏了這場對話,其實是跑題了。堅守自己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強者,而輕易被人帶走,并不是強大。
情況一、如果是面對面試官指出你的問題,比如你欠缺某方面經(jīng)驗。那么你先卸下防備,承認面試官指出的某個問題,然后將話題引入建設(shè)意義上,比如詢問對方對這個問題的建議,就彌補這方面的能力進行探討。
情況二、如果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涉及到性別、學歷、地域歧視。那么你仍然要將話題引到具體層面。這并不是我奴性入骨沒有原則。我的反歧視反偏見意識一直都很好。而是從社會心理學視角看,歧視與偏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兩個機制在運行。機制一,偏見持有者和承受者缺乏交流。就好像男人和女人天天吵架或撩閑,但是真正的交流并不多。機制二、以偏概全,將一種品質(zhì)直接分配給具有某個標簽的人,比如大專生學習能力不行,這就是偏見。那么你要針對這兩個機制去反擊,才有可能真的說服對方。而針對這兩個機制的方案就是,促進溝通并強調(diào)個體,那么從話術(shù)上就要往“請你看到我的特點”上走。
最后這樣進去掐架狀態(tài)的面試官確實不專業(yè)。不過這個人如果不是你的直屬領(lǐng)導,而是HR,那么先別介意,繼續(xù)推動面試再說。
我是為好優(yōu)姐姐,提供有溫度能操作的職業(yè)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