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虎被大張偉問哭,金池因表演完美被拒,這檔節(jié)目人人都是寶藏
最近追完《誰是寶藏歌手》最新兩期,一邊看神仙打架一邊感慨,這節(jié)目也是當之無愧的寶藏。
點到為止的營銷、節(jié)目內(nèi)容豐富卻不戲劇,一切以“尊重歌手、以歌正名”為原則,對于愛音樂的觀眾是一種極致享受。
最難得的是,節(jié)目組敢拍也敢說,讓觀眾有驚喜、感動的同時,還有一份對行業(yè)的思考。

01
比如分隔號歌手路虎,他給自己的標簽是“斜杠青年”,會唱會寫會編,還當過演員。他是我覺得這26位歌手里,最令人共情、也最讓人惋惜的人。
一上臺,陸虎就給導師們發(fā)了厚厚的簡歷,導師們紛紛羨慕,感慨怎么也不像是需要被寶藏的歌手,這么多工作。

陸虎解釋道,自己一直都是創(chuàng)作比較多,唱歌的機會不多,他每一次見新朋友,都會隨身攜帶這份簡歷,就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之所以簡歷上工作這么多,主要也是因為自己“買一送一”,對方如果讓他擔任影視歌曲制作,他就會送一首自己唱或自己寫的歌,不收費。
陸虎能為被看見而“折腰”如此,倒也不是真因為無法生存,而是真心喜歡音樂,想被更多人看見。

陸虎2007年作為歌手被大眾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在出道14年了,期間制作了多首被巷頭巷尾傳唱的電視劇片尾曲,如《雪落下的聲音》《緣起》《鬢邊不是海棠紅》等,播放量全網(wǎng)上億,但依舊沒有姓名,大眾只聞其歌不識其人。

老板和導演努力幫他開演唱會,對接人一句“這人歌我聽過,但沒見過,票賣不動”,直接拉閘。

初舞臺表演完一首《醬油》,大張偉有點失望認為這歌有目的性,感覺像是為了工作而寫,其他評委也附和提出了一些質(zhì)疑。
陸虎整個人陷入焦灼狀態(tài),臉上寫滿無措,心急如焚想解釋,最后忸怩用一句“有些東西你永遠都在乎,但你就是抓不住它?!?/strong>

一下子戳進我的心窩。
陸虎是迫切需要歌唱舞臺讓自己發(fā)光的人,但現(xiàn)在他好不容易得到這么一個機會,最后卻在一定程度上搞砸了。
就像我們,早早得知了一個逆風翻盤的機會,拼盡全力用心準備,滿心雀躍準備站到發(fā)光的舞臺,最后還是因為各種原因重回陰影角落,內(nèi)心對自己的失誤萬般責備。
“如果我再努力一點,更好一點,是不是結(jié)果就能圓滿一些?命運就多眷顧我一點?”

第四期表演,陸虎和李莎旻子合唱一首《遇見一個人》,演出后大張偉問他“你的歌太肉了,你來這個節(jié)目想突破一下嗎?你是被這么多年接活給套住了嗎?”

陸虎沉默片刻,眼閃淚光,借用了大張偉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永遠不會讓人滿意,那我就讓這個世界滿意?!?/p>
這句話我直接一個爆哭。

陸虎想表達的是,其實我有自己熱愛的風格、鮮明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思考,但與我目前的工作,又或者市場需求不太迎合,為了保證還被能需要,我的作品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
陸虎感謝大張偉老師,他知道對方想激勵他改變,成為一個更好的音樂人,而不是“落俗”。他也真誠地回應,自己也想改變,但沒有機會,年紀到了就更不容易。
——“青春”沒有我了,“創(chuàng)造”也失去了,到哪里去找舞臺呢?

是啊,都說音樂不死,那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音樂人艱難的現(xiàn)實處境并不是一句響亮口號就能化解。
如果陸虎不去跟隨市場口味,別說唱歌,他可能連寫歌的機會都沒有了,真正地離開了音樂這個領(lǐng)域,這對他來說或許更為痛苦。

02
除了陸虎,還有一個歌手令我感觸良多,那就是金池。
2012年金池參加《中國好聲音》并進入16強,從而進入演藝圈,同年年底原創(chuàng)專輯中《癡心不改》還獲得了“第17屆全球華語榜上榜金曲獎”。

這九年里,金池一直在從事音樂行業(yè),大家都或多或少聽過她的歌,但不知道演唱者是誰。
金池上此節(jié)目原因很簡單,希望觀眾通過一些熟悉的歌,把目光重新放在她身上,同時打破大眾對她2012年的陳舊認知,看到更多可能性的她。

金池初舞臺表演了一首《三十而已》的主題曲《座位》,坦白講,我個人認為是26位歌手中,表演無可挑剔、能力最突出的一位,妥妥的實力唱將,以至于導師荒井十一不敢用力夸,怕“捧殺”。

但王源表示:“因為沒有看過電視劇,所以只能欣賞,無法打動?!?/p>
當期推薦人陳粒表示:“因為演唱近乎完美,而產(chǎn)生了距離感?!?/p>
一開始,我是完全不贊同王源和陳粒的看法,我覺得這不是品味差異的問題,而是對金池的不公平——作為歌者,既然歌聲和舞臺都近乎完美,那為何不通過?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觀點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兩個問題
——當影視歌曲離開劇本,如何才能打動人?表演時,歌手技巧過于完美是不是缺點?
這兩個問題,其實更應該是歌手所考慮的,而思考并試驗的過程,也是歌手一次“內(nèi)趨式”的成長。

03
曾經(jīng)我聽過一句話,“這世上什么東西都可以分享,唯有音樂不能?!?/p>
深表認同。
喜歡何種類型的音樂,間接代表了是什么性格的人;被什么音樂打動,或許是經(jīng)歷或憧憬此類故事。
目前《誰是寶藏歌手》播出了五期,有樂壇金聲沒有戲劇沖突,有故事沒有營銷,有溫情沒有煽情。
雖現(xiàn)在不能一錘定音,但我真誠相信這檔寶藏節(jié)目的前景足夠光明,也相信所有寶藏歌手,不管過程多曲折磨難,只要堅持總有一束光為他而來。
青春和音樂,只要我們永遠愛它,它就永遠不會離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