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戰(zhàn)爭4》法國將領(lǐng)介紹(40):熱羅姆
↑《歐陸戰(zhàn)爭4》中的熱羅姆。
↑《熱羅姆的肖像》[弗朗索瓦·熱拉爾(法語:Fran?ois Pascal Simon Gérard;1770年5月4日-1837年1月11日)于1811年作] 熱羅姆-拿破侖·波拿巴,本名為吉爾拉莫諾·波拿巴(法語:Jér?me-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語:Girolamo Buonaparte;1784年11月15日-1860年6月24日),他是拿破侖(法語: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語: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最小的弟弟,1807年至1813年間,他擔(dān)任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國王,被稱為“熱羅姆·拿破侖一世”(德語正式名稱為“希羅尼穆斯·拿破侖”)。 從1816年起,他被冊封為蒙福爾親王。1848年,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法語:Charles Louis Napoléon III Bonaparte;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成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tǒng),在此之后,他擔(dān)任過幾個官職,包括:從1850年起,擔(dān)任法國元帥;1852年,擔(dān)任參議院議長。他是拿破侖的兄弟姐妹中唯一一個活著看到波拿巴家族復(fù)辟的人。 美國歷史學(xué)家歐文·康納利(英語:Owen Sergeson "Mike" Connelly Jr.;1924年1月29日-2011年7月12日)指出了他在財政、軍事和行政上的成功,并得出結(jié)論,對于拿破侖而言,他是一筆財富,忠誠、英勇,而且能發(fā)揮作用。包括歷史學(xué)家海倫·珍·巴恩(英語:Helen Jean Burn;生卒年不詳)在內(nèi)的其他人則證明了他在軍事上的失敗,包括他慘淡的法國海軍生涯,險些將發(fā)生于西印度群島的一次事件升級為法國與英國的戰(zhàn)爭;俄法戰(zhàn)爭(英語: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期間,由于他未能提供拿破侖所指望的軍事支援,他的自私導(dǎo)致了數(shù)萬人的死亡;此外,他對消費的沉迷導(dǎo)致了個人和國家的財政危機,他的家庭成員,包括拿破侖、他的母親和他的前兩位岳父反復(fù)地替他償還巨額的個人債務(wù),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國庫被掏空了??偟膩碚f,大多數(shù)歷史學(xué)家都認(rèn)為他是拿破侖的兄弟中最不成功的一個。 早年生活
熱羅姆出生于阿雅克肖(位于科西嘉島),是卡洛·波拿巴(法語:Carlo Maria di Buonaparte or Charles-Marie Bonaparte;1746年3月27日-1785年2月24日)和其妻萊蒂西亞·拉莫利諾[法語:Maria-Letizia Buonaparte,本姓Ramolino;1750年(或1749年)8月24日-1836年2月2日]的第八個也是最后一個幸存的孩子(也是第五個幸存的兒子)。他的哥哥姐姐是:約瑟夫·波拿巴(法語:Joseph-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語:Giuseppe di Buonaparte;科西嘉語:Ghjuseppe Nabulione Bonaparte;西班牙語:José Napoleón Bonaparte;1768年1月7日-1844年7月28日)、拿破侖·波拿巴、呂西安·波拿巴(法語:Lucien Bonaparte;意大利語:Luciano Buonaparte;1775年5月21日-1840年6月29日)、埃莉薩·波拿巴[法語:Marie Anne (Marie Anne) élisa Bonaparte Baciocchi Levoy;1777年1月3日-1820年8月7日]、路易·波拿巴(法語: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語:Luigi Buonaparte;荷蘭語:Lodewijk I Napoleon Bonaparte;1778年9月2日-1846年7月25日)、保琳·波拿巴(法語:Pauline Bonaparte;1780年10月20日-1825年6月9日)和卡羅琳·波拿巴(法語:Caroline Marie Annonciade Murat , née Bonaparte;1782年3月25日-1839年5月18日)。
↑《伊麗莎白·帕特森·波拿巴(法語:Elizabeth Patterson Bonaparte;1785年2月6日-1879年4月4日)的三重肖像》[吉爾伯特·斯圖爾特(英語:Gilbert Charles Stuart , né Stewart;1755年12月3日-1828年7月9日)于1804年作] 他先后就讀于瑞伊天主教學(xué)院和巴黎愛爾蘭學(xué)院萊伊學(xué)院,1800年1月,他進入法國海軍服役。拿破侖任命他為一艘法國巡防艦(??坑谖饔《热簫u)的指揮官。在一次事故中,他的軍艦錯誤地向一艘英國船只開火,因此可能導(dǎo)致兩國之間的沖突升級,由于害怕哥哥發(fā)怒,他以“阿爾伯特先生”作為假名,向北逃到了美國,他打算待在那里,直到他哥哥的脾氣冷靜下來。在那里,他積累了大量的債務(wù),并且,由于至少破壞了一位女士的榮譽,他幾乎陷入決斗。一位當(dāng)過海軍士兵的老朋友夸口說巴爾的摩有全美最漂亮的女人,1803年7月,他去了那個城市,在那里,他遇到了伊麗莎白·帕特森,根據(jù)托馬斯·杰斐遜(英語: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的說法,她是美國第二大富豪的女兒,據(jù)說她是巴爾的摩最漂亮的女人。1803年12月24日,即平安夜,19歲的熱羅姆迎娶了年僅18歲的伊麗莎白·帕特森(1785年-1879年)。婚禮的舉行違背了新娘父親的意愿;威廉·帕特森(英語:William Patterson;1752年11月1日-1835年2月7日)事先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詳細描述了熱羅姆玩弄女人的行為、他的巨額債務(wù),以及他利用婚姻的計劃,他做這些只是為了在美國保持時尚,直到他可以回到在法國的家人身邊。 熱羅姆的哥哥拿破侖對這場婚姻感到非常憤怒——他想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嫁給歐洲各國的王室,并通過婚姻擴大波拿巴王朝的領(lǐng)土。他無法說服羅馬教皇庇護七世[英語:Pope Pius VII,本名為Barnaba Niccolò Maria Luigi Chiaramonti(意大利語);意大利語:Pio VII;1742年8月14日-1823年8月20日]取消這段婚姻,因此,1804年,他成為了皇帝,在此之后,他親自廢除了這段婚姻關(guān)系(根據(jù)1805年3月11日的《法蘭西帝國法令》),這是一件國家大事。當(dāng)時,熱羅姆正與伊麗莎白一起前往歐洲,當(dāng)時她懷孕了。他們在中立國葡萄牙登陸,熱羅姆動身前往意大利,說服他的兄弟認(rèn)可他們的婚姻。伊麗莎白試圖在阿姆斯特丹登陸,她希望進入法國,這樣她的孩子就能在法國出生,但是拿破侖禁止這艘船進港。伊麗莎白坐船去了英國,并在倫敦產(chǎn)下了她的孩子——熱羅姆·拿破侖·波拿巴(法語:Jér?me Napoléon "Bo" Bonaparte;1805年7月5日-1870年6月17日)。熱羅姆二十年都沒有見過他的兒子。 拿破侖頒布離婚法令之后,羅馬天主教會和(后來的)法國國家離婚訴訟程序接踵而至。熱羅姆屈服于拿破侖的要求,結(jié)束了他的婚姻;作為回報,他被任命為法國海軍上將(從1805年5月起,負責(zé)指揮熱那亞分艦隊)、陸軍將軍、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國王(1807年-1813年)和法蘭西帝國親王,拿破侖為他安排了一段婚姻,他與一位公主結(jié)婚了。伊麗莎白帶著兒子獨自回到了美國;她再也沒有和熱羅姆說過話了。由于擔(dān)心失去對兒子的控制權(quán),并將自己的財產(chǎn)轉(zhuǎn)移給熱羅姆,后來,1815年,伊麗莎白在馬里蘭州議會的一項特別法令和法案中宣布與熱羅姆離婚。她沒有從熱羅姆那里得到一分錢來幫助她撫養(yǎng)他們的兒子;她的前夫?qū)⑺退麄兊膬鹤优懦谶z囑之外。 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國王
↑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國王熱羅姆·波拿巴和卡塔琳娜王后(德語:Friederike Katharina Sophie Dorothea von Württemberg ,或Katharine Sophie Friederike Dorothee von Württemberg;英語:Princess Katharina Friederike of Württemberg;1783年2月21日-1835年11月29日)。 拿破侖冊封他的兄弟為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國王,威斯特伐利亞王國是一個短命的王國(1807年-1813年),由位于德國西北部的幾個州和公國組成,這些州和公國曾經(jīng)隸屬于神圣羅馬帝國,現(xiàn)在被拿破侖重組為萊茵邦聯(lián)。 拿破侖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首都為卡塞爾。在與伊麗莎白離婚前,熱羅姆在拿破侖的安排下,與符騰堡的卡塔琳娜公主結(jié)了婚,她是符騰堡國王腓特烈一世(德語:Friedrich I Wilhelm Karl;英語:Frederick I of Württemberg;1754年11月6日-1816年10月30日)的女兒。迎娶一位德國公主,這是為了提升年輕的法國國王的王朝地位。 當(dāng)熱羅姆和卡塔琳娜抵達卡塞爾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宮殿被洗劫一空。因此,他們向巴黎的主要制造商訂購了一系列富麗堂皇的家具和昂貴的銀器。當(dāng)?shù)氐墓そ晨释玫絺蚪?,便以這些法國模型作為導(dǎo)向。熱羅姆還打算翻新首都的建筑,宮廷劇場是已建成的少數(shù)的項目之一。熱羅姆任命利奧·馮·克倫澤(德語:Leo von Klenze , 本名為Franz Karl Leopold von Klenze;1784年2月29日-1864年1月26日)為設(shè)計師,將其建在避暑別墅附近,以前這里被稱為“威廉高地”,現(xiàn)在被改名為“拿破侖高地”。為了強調(diào)他作為統(tǒng)治者的地位,為了迎合他的自尊心,熱羅姆委托他人為他和他的妻子卡塔琳娜王后創(chuàng)作了宏偉的領(lǐng)袖肖像。其他的畫像是為了慶祝他的軍事功績,法國有許多最著名的畫家都受雇于他。他繼續(xù)肆意揮霍,耗盡了國庫的資金,讓這個新王國負債累累。這種對財務(wù)不計后果的漠視在他的余生中一直延續(xù)著。 作為一個模范國家,威斯特伐利亞王國被拿破侖期望成為其他德意志國家的榜樣。它獲得了在德國土地上發(fā)現(xiàn)的第一部憲法和第一個議會(比其他的議會、立法機關(guān)、國會和聯(lián)邦參議院等還要早幾十年,比如于1848年成立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熱羅姆從巴黎引進帝國風(fēng)格,賦予新國家一個現(xiàn)代化的、有代表性的形象。自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以來,這個小王國受到了更多的關(guān)注,160年前,即1648年,該條約的簽訂宣告了三十年戰(zhàn)爭(英語:Thirty Years' War)的結(jié)束。由于熱羅姆國王做了這些努力,文化情況得到了巨大的好轉(zhuǎn),卡塞爾市民為此還慶祝了一番。 然而,熱羅姆愛花錢的習(xí)慣使他受到了拿破侖的蔑視,并導(dǎo)致他的王國破產(chǎn)。他的宮廷花銷與拿破侖的宮廷相當(dāng)(拿破侖統(tǒng)治著一個更大、更重要的王國),拿破侖拒絕為熱羅姆提供財政支持。 1812年,熱羅姆負責(zé)指揮一個軍團(隸屬于大軍團),他的部隊向明斯克進軍。熱羅姆堅持“在國內(nèi)”旅行。拿破侖因此斥責(zé)了熱羅姆,命令他離開他的宮廷和奢華的服飾。1812年米爾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Mir (1812)]之后,熱羅姆的部隊攻占了米爾城堡群。出于對拿破侖的命令的不滿,熱羅姆帶著他的整個宮廷和隨從回到了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結(jié)果,成千上萬的人在俄法戰(zhàn)爭中喪生。第二年冬天,法軍在俄國戰(zhàn)敗之后,熱羅姆請求拿破侖允許他的妻子前往巴黎,他害怕反法聯(lián)軍的進攻。第二次嘗試的時候,拿破侖同意了。 1813年,熱羅姆短暫重返部隊,當(dāng)時他的王國正受到東邊的普魯士-俄國聯(lián)軍的威脅。他率領(lǐng)一支小部隊迎戰(zhàn)入侵者。在與一支敵軍分遣隊發(fā)生沖突之后,他與他的部隊扎營,希望能從西線的法軍那里得到增援。然而,在增援部隊到來之前,反法聯(lián)軍主力部隊攻占了首都卡塞爾。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宣布被解散,熱羅姆的王權(quán)覆滅了。隨后,他逃到法國,與他的妻子(即前王后)團聚。1815年,拿破侖戰(zhàn)敗之后,反法同盟將重組前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領(lǐng)土和其他德意志邦國的領(lǐng)土,組成由奧地利主導(dǎo)的德意志邦聯(lián)。 百日王朝(英語:Hundred Days)
↑制造于19世紀(jì)早期的搪瓷,上面有熱羅姆·波拿巴的肖像。 “百日王朝”時期,拿破侖任命熱羅姆為第2軍團第6師的指揮官,在奧諾雷·夏爾·雷耶將軍(法語:Honoré Charles Michel Joseph Reille;1775年9月1日-1860年3月4日)的帳下效力?;F盧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Waterloo)中,熱羅姆的師的任務(wù)是向烏古蒙發(fā)起初步進攻。據(jù)說拿破侖想吸引威靈頓公爵(英語: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的預(yù)備隊。無論意圖如何,熱羅姆的部隊被允許擴大攻擊面,使他的師完全投入到試圖攻占烏古蒙的軍事行動中,排除任何其他可能的部署,不會明顯削弱威靈頓公爵的部隊的中堅力量。在一連串的軍事失敗中,這一事件是他的又一次軍事失敗。 晚年生活
↑熱羅姆·波拿巴的照片[19世紀(jì)50年代由迪斯德里(法語:André Adolphe-Eugène Disdéri;1819年3月28日-1889年10月4日)拍攝]。 雖然卡塔琳娜知道熱羅姆的風(fēng)流韻事,但是她始終忠于她的丈夫。他們有兩個兒子,即熱羅姆·拿破侖·夏爾·波拿巴王子(法語:Jér?me Napoléon Charles Bonaparte;1814年8月24日-1847年5月12日)和拿破侖·波拿巴王子(法語:Napoléon Joseph Charles Paul Bonaparte;1822年9月9日-1891年3月17日),后者又被稱為“拿破侖王子”或“普倫-普倫”。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是一個女孩,即瑪?shù)贍柕隆げ冒凸鳎ǚㄕZ:Mathilde Laetitia Wilhelmine Bonaparte;1820年5月27日-1904年1月2日),她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即拿破侖三世統(tǒng)治時期,1852年-1870年)和之后的時期都是一位杰出的女主人。 熱羅姆的王國解體之后,1816年7月,他被他的岳父,即符騰堡國王腓特烈一世冊封為“蒙福爾親王”。在此之前,腓特烈國王曾在1814年強迫熱羅姆和他的妻子離開這個國家。在他們流亡的時候,他們?nèi)チ嗣绹ㄟ@是他第二次去那里)。后來,熱羅姆回到法國,“百日王朝”時期,他加入了拿破侖的陣營,試圖恢復(fù)帝國疆域。 后來,熱羅姆移居意大利,在那里,他與他的第三任妻子朱斯蒂娜·佩科里-蘇亞雷斯(意大利語:Giustina Pecori-Suárez, 本名為Justine Bartolini-Baldelli;1811年11月27日-1903年1月30日)結(jié)婚。她是意大利侯爵路易吉·巴托里尼-巴爾德利(意大利語:Luigi Bartolini-Baldelli;生卒年不詳)的遺孀,他第二次結(jié)婚之后,她成了他的情婦。 1848年,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王子成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tǒng)。熱羅姆被任命為巴黎榮軍院院長,這是拿破侖的墓地——由于他負有債務(wù),再加上他之前擔(dān)任領(lǐng)導(dǎo)者的時候努力卻完全沒有成功,因此這個職位其實是一份工資高的小工作。當(dāng)路易·拿破侖成為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時候,熱羅姆被認(rèn)為是重新建立的帝國的王位的推定繼承人,直到皇太子拿破侖·歐仁(法語:Napoléon Eugène Louis Jean Joseph Bonaparte;1856年3月16日—1879年6月1日)的出生。1850年,熱羅姆被任命為法國元帥;1852年,他擔(dān)任參議院[與下議院(即國民議會)相對,是法蘭西共和國的議會上院]議長,并被冊封為“法國親王”。
↑熱羅姆·波拿巴的墳?zāi)梗ㄎ挥跇s軍院)。 1860年6月24日,熱羅姆·波拿巴在法國的維勒格尼斯(今天被稱為“馬西”,位于埃松?。┤ナ?。他被安葬于榮軍院。 1901年至1909年,即西奧多·羅斯??偨y(tǒng)(英語:Theodore Roosevelt Jr.;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執(zhí)政時期,他的孫子查爾斯·約瑟夫·波拿巴[熱羅姆·"博"·拿破侖·波拿巴(1805年-1870年)之子;英語:Charles Joseph Bonaparte;1851年6月9日-1921年6月28日]擔(dān)任美國海軍部長和美國司法部長,并在美國最高法院發(fā)表了500多次演講。1908年,他在擁有38年歷史的司法部內(nèi)部成立了一個調(diào)查局。該調(diào)查局在J·埃德加·胡佛局長(英語:John Edgar Hoover;1895年1月1日-1972年5月2日)的領(lǐng)導(dǎo)下不斷發(fā)展壯大,并于1935年更名為“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即F.B.I)。 他的另一個孫子是熱羅姆·拿破侖·波拿巴二世(英語:Jerome Napoleon Bonaparte II;1830年11月5日-1893年9月3日)。19世紀(jì)50年代初,他從西點軍校畢業(yè),被任命為美國陸軍軍官,并在步槍騎兵部隊[駐扎于得克薩斯州(位于美國西南邊境)]服役。他最終辭去了軍職,投奔了他的堂兄拿破侖三世,并在法蘭西第二帝國軍隊服役。 熱羅姆·波拿巴的私生子中有一位女男爵,名叫珍妮·馮·古斯泰特,原名為熱羅梅·卡塔琳娜·拉貝·馮·帕彭海姆(德語:Jenny von Gustedt, 本名為Jeromée Catharina Rabe von Pappenheim;1811年9月7日-1890年6月29日)。她是德國社會主義者、女性主義作家莉莉·布勞恩(德語:Lily Braun, 本名為Amalie von Kretschmann;1865年7月2日-1916年8月8日)的外祖母。 小說和流行文化中的熱羅姆
1923年德國喜劇電影《小拿破侖》大致就是根據(jù)他的生平改編的。保羅·海德曼(德語:Paul Heidemann;1884年10月26日-1968年6月20日)飾演他。 在電視劇《霍恩布洛爾》中,英國演員大衛(wèi)·伯金(英語:David Tristan Birkin;1977年1月1日-)飾演他。最后一集(“責(zé)任”)介紹了熱羅姆和伊麗莎白(“貝琪”)的故事。他們在一艘敞艙船上漂流,被霍恩布洛爾船長的船救起;熱羅姆假扮成一個無害的瑞士公民,但是霍恩布洛爾認(rèn)出了他。經(jīng)過多次外交斡旋,英國政府認(rèn)為熱羅姆在政治上并不重要,他被允許返回法國,而伊麗莎白則被帶到一艘路過的美國船只上。 2013年出版的歷史小說《野心家》[作者為露絲·赫爾·查特利恩(英語:Ruth Hull Chatlien;生卒年不詳)]描繪了熱羅姆和貝琪的婚姻。 1936年電影《分開的心》中,迪克·鮑威爾(英語:Richard Ewing Powell;1904年11月14日-1963年1月2日)飾演熱羅姆?,旣惗鳌ご骶S斯(英語:Marion Davies, 本名為Marion Cecilia Douras;1897年1月3日-1961年9月22日)飾演伊麗莎白·帕特森,克勞德·雷恩斯(英語:William Claude Rains;1889年11月10日-1967年5月30日)飾演拿破侖。 家庭
熱羅姆·波拿巴和伊麗莎白·帕特森的后代: ●熱羅姆·拿破侖·波拿巴(1805年-1870年) ○熱羅姆·拿破侖·波拿巴二世(1830年-1893年) ■路易絲-歐仁妮·波拿巴(法語:Louise-Eugénie Bonaparte;1873年–1923年) ■熱羅姆·拿破侖·查爾斯·波拿巴(英語:Jerome Napoleon Charles Bonaparte;1878年–1945年) ○查爾斯·約瑟夫·波拿巴(1851年–1921年) 熱羅姆·波拿巴和符騰堡的卡塔琳娜的后代: ●熱羅姆·拿破侖·夏爾·波拿巴(1814年–1847年) ●瑪?shù)贍柕隆げ冒停?820年–1904年),與第一代圣多納托親王阿納托利·德米多夫(俄語:Анатол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Демидов;英語:Anatoly Nikolaievich Demidov;1812年4月5日-1870年4月29日)結(jié)婚。 ●拿破侖-熱羅姆·波拿巴(1822年–1891年),與薩伏依的瑪麗亞·克羅蒂爾德公主(意大利語:Ludovica Teresa Maria Clotilde;法語:Louise Thérèse Marie Clotilde;1843年3月2日-1911年6月25日)結(jié)婚。 ○拿破侖·維克多·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V Victor Jér?me Frédéric Bonaparte;1862年7月18日-1926年5月3日),與比利時的克蕾曼汀公主(荷蘭語:Clementina Albertina Maria Leopoldina;法語:Clémentine Albertine Marie Léopoldine;1872年7月30日-1955年3月8日)結(jié)婚。 ■克洛蒂爾德·波拿巴(法語:Marie Clotilde Eugénie Alberte Laetitia Geneviève Bonaparte;1912年3月20日-1996年4月14日),與塞爾吉·德·維特(法語:Serge de Witt;1891年12月30日-1990年7月21日)結(jié)婚。 ■路易·波拿巴(法語:Louis Jér?me Victor Emmanuel Léopold Marie;1914年1月23日-1997年5月3日),與阿莉克絲·德·福里斯塔(法語:Alix de Foresta;1926年4月4日-)結(jié)婚。 ■夏爾·波拿巴(法語:Charles Marie Jér?me Victor Napoléon VII;1950年10月19日-),與波旁-兩西西里的比特里斯公主(法語:Béatrice Marie Caroline Louise Fran?oise de Bourbon-Two Sicilies;1950年6月16日-)和珍妮-弗朗索瓦絲·瓦利奇奧尼(法語:Jeanne-Fran?oise Valliccioni;生卒年不詳)結(jié)婚。 ■卡羅琳·拿破侖·波拿巴(法語:Caroline Napoléon Bonaparte;1980年–) ■讓·克里斯托夫·拿破侖·波拿巴(法語:Jean-Christophe Louis Ferdinand Albéric Napoléon;1986年7月11日-) ■蘇菲·凱瑟琳·波拿巴(法語:Sophie Cathérine Bonaparte;1992年–) ■凱瑟琳·波拿巴(法語:Catherine Bonaparte;1950年–),與尼古拉·迪·圣杰爾馬諾侯爵(意大利語:Nicola di San Germano;生卒年不詳)和讓·迪阿萊(法語:Jean Dualé;生卒年不詳)結(jié)婚。 ■勞拉·波拿巴(法語:Laura Bonaparte;1952年–),與讓-克勞德·勒孔特(法語:Jean-Claude Leconte;生卒年不詳)結(jié)婚。 ■熱羅姆·澤維爾·波拿巴(法語:Jér?me Xavier Bonaparte;1957年–) ○拿破侖·路易·約瑟夫·熱羅姆·波拿巴(法語:Napoleon Louis Josef Jér?me Bonaparte;1864年7月16日-1932年10月14日) ○瑪麗亞·萊蒂齊婭·波拿巴(法語:Marie Laetitia Eugénie Catherine Adéla?de Bonaparte;意大利語:Maria Letizia Bonaparte;1866年11月20日-1926年10月25日),與第一代奧斯塔公爵阿梅迪奧[意大利語:Amedeo(或Amadeus) Ferdinando Maria di Savoia;1845年5月30日-1890年1月18日]結(jié)婚。 榮譽
●法蘭西第二帝國:法國元帥杖。 ●法蘭西第二帝國:軍事獎?wù)隆?●法蘭西第二帝國:法國榮譽軍團大十字勛章。 ●法蘭西第一帝國:法國榮譽軍團大十字勛章。 ●法蘭西第一帝國:鐵王冠大十字勛章。 ●法蘭西第一帝國:團結(jié)大十字勛章。 ●荷蘭:聯(lián)合大十字勛章。 ●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威斯特伐利亞王冠大團長級勛章和大十字勛章。 ●比利時:利奧波德大綬級勛章。 ●符騰堡王國:軍事功勛大十字勛章,于1807年1月18日授予。 ●符騰堡王國:符騰堡王冠大十字勛章。 ●黑森大公國:路德維希騎士團大十字勛章,于1810年8月授予。 ●薩克森王國:蕓香王冠騎士級勛章,于1807年授予。 ●丹麥:大象騎士級勛章,于1811年3月22日授予。 ●撒丁王國:至圣天使報喜騎士級勛章,于1855年11月29日授予。 (完) (聲明:以上內(nèi)容是本人從英文維基百科上翻譯過來的。本人翻譯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