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化解焦慮四部曲之二,學習筆記~
首先發(fā)現(xiàn)自己上一篇學習做了課前思考,但是課后的總結(jié)沒有針對課前思考的東西再思考
補上
我的目標真實是最近有焦慮,對于自身努力度的焦慮
課前覺得問題在于潛在的觀念,“應該要努力”,努力沒問題,但是跟健康的度怎么把握
實際上課程下來,問題在于目標動機的客觀數(shù)據(jù)——50%的滿足度,而且是有時間空間容量的,方案是提升日常動機的自我滿足度,拉高總體滿足水平
這樣想來,即便是把動機和意志當成一部分的自我,完不成只是有一部分的自我死掉。。。那按客觀數(shù)據(jù)來說,我們都是50%的活著。。。。這黑色幽默的。。。
并且與人相處中,發(fā)掘情緒激烈的人是不是動機自我,自我保護或者做到陪伴,更加清醒
個人的課前思考問題在于,這是比較專業(yè)的知識,能力圈就是這個意思了,是個人認知之外的,不能理解很正常,現(xiàn)在更新了認知了,對于自己和他人的焦慮,可以更多的理解
下面,學習焦慮系列第二篇

標題是當你走不出悲傷,注解是當下不是永恒,讓時間成為祝福
課前思考:這個既是升維思考,又不是,因為不羈的靈魂的冥想法,是讓痛苦穿過,痛苦是自由的代價,而幸福不需要條件——不知道這是不是太禪宗和高深了,我覺得自己能去試用的方法,也只是現(xiàn)在試用,在以前的時候,大家跟我說這些,我只想在心里瘋狂吐槽:道理誰都會說,然而有什么卵用。。。
來學習吧~

首先武志紅講了一個現(xiàn)象,就是學生時代考試成績,有些同學瘋狂的在意單次的成績,甚至覺得活不下去了。。。。。。我忽然想到股市,記得黑天鵝的世界里說過,如果想要幸福,其實買了股票后一年看一次股價比較好,利于情緒穩(wěn)定
武志紅說高中三年的學習,一次發(fā)揮不好應該沒什么,道理同學們也都懂,但能不能活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覺得“懂”和“懂”之間,是有差別的,教練分段的很清晰,虛知,是知道用不出來,真知洞見才是知道也做到,而虛知并不是認知,所以他們不知道,或者知道的就是錯誤的理解

武志紅講了一個時間感的概念,沒有時間感的人,以為當下就是永恒,有時間感的人,能看到整個人生時間軸
然后關于客體穩(wěn)定情感——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
整個社會都說你要怎樣,你如果按照整個套路活,這就意味著,你的自我不存在了,你的感覺不存在了,能夠做到順從自己心意而行的人,是因為家庭允許孩子感覺的存在,孩子的感覺可以存在于家里的時空感,在孩子小時候按照自己的感覺而活,按照自己的感覺去做選擇和做事情
真實的活著,熱情其實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覺而活,真實的自我會碰到事情的實質(zhì)
深度關系,導致時間是一種祝福,套路是一種膚淺的關系,投入很多年,還是一直浮現(xiàn)在表面

這一講的時間感,偏心理學上面,而在職場時間管理上,起明講的更多
但是,心理學的時間感是一種治愈,一種關于個人幸福,感性的東西,跟理性是不一樣的
我聽了這課,更加確定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感覺
我按著感覺,大學在外省,最后也幸運的在深圳11年多,通過慢慢的“斷奶”完成了心理空間的生長,走出那個恐懼的狀態(tài),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過程,但是一路上,我都盡量順著自己的感覺——剛開始的時候負罪感讓我只能偶爾這樣,而到現(xiàn)在,我可以更多的時間順著感覺生活,從今往后,我會更多的按照自己的感覺而活
在這之前,我就想到的,如果按別人的想法活,我就不是我了,而像是他的意志的延續(xù),這比奪舍也差不多了。。。
真實的自己,才能遇到最應該的人,這是我早就知道的,不過今天更知道了,真是的自己,才能碰到事情的真實,跟世界建立深度的關系,我覺得最根本的,是跟自己建立深度的關系,跟自己關系30分,60分,和90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這跟考試成績很像的,99分的時候,就是極少數(shù)的人
深度關系的時間,才是一種祝福,套路是一種很膚淺的關系
真實的我,不需要套路和膚淺,而以后,我也會更堅定的這樣活^_^

最后再思考下自己的課前思考和課后思考的關系
課前思考關于痛苦,是放松穿過,關于時間感,是跳出當下看時間軸
而學習后,這其實是孩子的時間感,穩(wěn)定情感客體,而到孩子的感覺是否被允許存在,然后建立了他的感覺,他可以活出自我,真實而充滿熱情
我發(fā)現(xiàn)很多長輩都是很單一的理念,之前學古典文的時候,更清晰的知道了,他們是沒有框架思維單一的人,不值得去聽從,而現(xiàn)在從武志紅的文里感知,在長輩要求自己按什么方式去生活的時候,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獨立的存在,而是覺得晚輩都應該活在自己的世界規(guī)則之下,不太允許他們自己的感覺存在,他們自己套路且膚淺的活著。。。這就是我在跟他們溝通時,總覺得有壁,現(xiàn)在想想,就是這個了
我有一個閨蜜,我們深切的交流所有的想法,我知道什么樣的關系,是深度的關系
我跟自己現(xiàn)在也建立了深度的關系,我去感知自己身體和精神的感覺,我知道這是什么樣的感覺
我曾經(jīng)有過一段感情,看起來不像戀愛,但是我和他都知道,我們很真誠,我知道什么樣的感覺是真正的喜歡,我體驗過所以我知道,我不需要套路的生活和膚淺的婚姻,我會遵從我的感覺,把最寶貴的時間,花在我想要付出的地方上
感謝自己現(xiàn)在的年齡,感謝自己現(xiàn)在的成熟,感恩遇到的一切

現(xiàn)在開始學習他化解焦慮的第三部曲
標題是難道吵架不能隔夜,注解是,擁有這種感覺,你的焦慮就好了一大半
在課前思考之前,我想到了一些之前想梳理的話
前兩天看青年talk羅拉的訪談,她說之前離異有個孩子,后來能參加鋒味,認識了很多人,也有一些人對她好感,后來又冷下來,應該就是上網(wǎng)一搜,有個baby啊,然后就。。。。
包括有文章寫到一些相親節(jié)目,男嘉賓大放厥詞,還有看有個剪輯,楊冪參加活動,當時她應該不太出名,旁邊的男生說,女生的裙子還是長一點比較好,楊冪當時就說,明天我會更短
有時候有很多聲音,你應該怎么怎么樣,才能招人喜歡——正如不羈的靈魂說,你扮演成為社會喜歡的人,然后獲得掌聲和喜歡,你就更賣力的扮演,然后你就好像真的成為了另一個人
為什么發(fā)散這么多,其實就是標題想到的:吵架不能隔夜?
這種很明顯的,應該怎么樣的話,無處不在,有些很明顯的能發(fā)現(xiàn)邏輯漏洞,有些就感覺也是有道理的對的
但現(xiàn)在就覺得,這種應該怎樣的話,從古典的文章邏輯里,是太單一,不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話說這還是馬哲的核心呢。。。而從我個人的角度,也是這個問題,沒有目標和背景去談手段,都是空的,就如問,高鐵好還是電動車好,一下子就想說高鐵好,但是,我姑媽就說過,在老家開車接孩子上下學,急si人了,紅綠燈又多又堵車,電動車靈活的很,一下子早就到了,開車的還在堵著。。。。
都不說去哪里,做什么事情,就覺得高鐵高大上,是,是很高大上,但不是所有情況都是它好
所以到標題,吵架能不能隔夜,肯定無法直接作答的,目標呢,背景呢?
比如像上面的羅拉,楊冪,很多人會大放厥詞,哎呀,當初就不應該離婚啦會被嫌棄啦、女人就應該保守點啦要不然就會被說啦,目標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目標是套路的活著?不用自我?
真是被很多邏輯無語了,所以順便吐槽,什么不找個人,以后生病了都沒人照顧,不生個孩子,老了怎么辦
呵呵,這是購物吶?“買”個老公,獲得生病照顧功能?“造”個孩子,獲得養(yǎng)老功能?
問過那個“老公”的想法嗎?這是成年人,還好,但是現(xiàn)實點,問了人家現(xiàn)在,講的真假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很多年后就更難說了
孩子呢,多冤啊,你問過他意見了嗎?你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夠嗎,能對得起孩子嗎?你的自我感知有幾分真知啊。。。。
真是很多的不知所謂。。。。
最后的最后,自己要活明白,對方有沒有那個認知水平聽得懂你的話,這個客觀的東西決定了你講什么內(nèi)容,而別人是客套還是關心,決定你要不要跟他說話,然而這些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內(nèi)心很穩(wěn)定很明白,能夠做到聲音過耳如風,這才是境界呢
總結(jié)下武志紅焦慮篇的前兩篇,明白動機和意志只是一部分的自我,這是跟自己的關系,而知道怎樣才是為自己而活——真實的自我和世界建立真正的關系,才能遇到真實的本質(zhì),這還是跟自己的關系
跟自己的關系真正搞定了,才可能真正的處理好跟別人的關系,建立深度關系,而不是戴著面具,做著套路——被奪舍這樣的活著。。。
over了
下一篇再學第三篇吧,這延展過后,真的是內(nèi)心舒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