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陪伴肉體的只有靈魂和記憶(上)
第1章 猴子
伴隨著陣陣暈眩,意識逐漸清晰,映入眼中的是一個空蕩蕩的房間。躺在床上的我,想不起來發(fā)生了什么,也不清楚為什么會在這里。坐起身來,并未發(fā)現(xiàn)身體有什么損傷,只是觸感稍有遲緩。走下地,行動也沒有問題,只是身體略顯僵硬。
于是便開始觀察這個房間,它看上去就像一個密封的方形鐵盒,中央放著鐵箱一樣的床,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墻壁、地面都是金屬質(zhì)感,好似整體鑄造、打磨而成,沒有一絲縫隙??床坏饺魏喂庠矗⒉挥X得昏暗,地面上即便光著腳也不覺得涼。這種單調(diào)的簡單給我一種被囚禁于無門神秘牢房中。
無法了解我前的境況:我是誰、發(fā)生了什么、我將面臨什么?腦中沒有任何可利用的信息。
“有人嗎?”我嘗試大聲呼喊,但是沒有任何反應。就在我有些焦急的時候,鐵質(zhì)的墻壁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洞,緊接著進來了一人,一個女人。
“您醒了?”
從她的語氣中,我察覺到我應該不是犯人??墒俏矣植恢涝撜f些什么。
“額……這是哪?”我試探性的問道。
“您現(xiàn)在正在船上?!?br> 我的問題能夠得到回答,她的態(tài)度也令我稍微安下心來。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盡量避免對我不利的情況出現(xiàn),不知道我的失憶會對我的處境造成什么影響,所以再次試探著含糊的問道。
“因為航行中出現(xiàn)了一些狀況,導致您的腦部受損?,F(xiàn)在船體正處于待機狀態(tài)。”
“我的情況嚴重么?”我盡量在她的話語中找到突破點,尋找一些可利用的信息。
“您的大腦活躍度大幅下降,無法實現(xiàn)對船體的控制?!?br> 從她的話中,我察覺到自己擁有控制這艘船的權(quán)力,那么我應該屬于管理者。同時也意識到,底層工作者一般不需要考慮太多問題,而管理者往往會面臨權(quán)力引起的紛爭,所以我需要更多的信息來了解當前的處境。
“我為什么會在這里?”
“中樞區(qū)的系統(tǒng)不利于您腦部的恢復,所以事后我們就將您移至了備用的治療區(qū)?!?br> 我想要知道我所在的是一艘什么樣的船,它屬于什么樣的組織,本次航行的目的是什么,它牽涉到什么樣的利益。可是我又不好直接問出來,這會暴露我失憶的現(xiàn)實。然而,過于模糊的問題只能得到模糊的答案。
“我的情況嚴重么?”
“目前看來,非常嚴重。由于腦部活躍度降低,您的認知、理解、表達能力也大幅度下降,無法與船體中樞系統(tǒng)進行鏈接,腦部記憶區(qū)無法激活,這使您無法掌握足夠的信息來了解目前的處境,所有計劃都處于停滯狀態(tài)?!?br> 聽到這里,我大吃一驚??磥硭呀?jīng)完全掌握了我目前的情況,我剛才的擔心變成了多余、可笑的想法。我感到沮喪,就如同輸了一場戰(zhàn)役一樣。
“你能夠知道我的想法么?”
“由于脫離了對中樞系統(tǒng)的控制,我們只能對您的身體狀況進行監(jiān)控。思維鏈接已經(jīng)斷開,失去了有效溝通的手段,無法獲得一級指令?!薄?br> “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么,能說的簡單點么?”
“我們目前無法知道您的想法?!?br> “你剛才說的腦部記憶模塊無法激活是什么意思?”
“您的意識和記憶系統(tǒng)的鏈接已斷開,無法獲得任何一級有效信息?!?br> “也就是說……我失憶了對么?”
“可以這么理解,盡管這個說法不是很準確,具體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測才能得出結(jié)論?!?br> “檢測?怎么檢測?”
“用大量的信息與您的認知進行匹配,來確認您目前的認知度?!?br> “這個檢測有什么風險么?”
“理論上沒有風險。當您看到我的眼睛時,能夠知道這是眼睛,同時也能理解眼睛所具有的一些基本功能。您進行‘看’這個行為時,就是在執(zhí)行信息記錄的操作,與此同時您的腦中會浮現(xiàn)出與眼睛相關(guān)的信息,這是大腦對信息的識別和處理過程。如果您的大腦曾記錄過與眼睛相關(guān)的醫(yī)學信息,但是現(xiàn)在卻無法回想起這些信息,這可能是信息本體丟失或讀取通道故障導致的。至于到底是那種情況引起的,需要進行具體的檢測才能得出結(jié)果?!?br> 聽了她的話后,我仔細的回想了與眼睛相關(guān)的醫(yī)學信息,確實什么也想不到。同時我也注意到,我可以理解她所說的眼睛、醫(yī)學、檢測這些詞,卻無法理解中樞系統(tǒng)、腦部記憶模塊、一級有效信息是指什么。
“這個檢測需要我做什么?去閱讀大量的信息?”
“眼睛錄入信息的效率太低,您需要讓大量的信息直接進入您的意識,然后觀察您腦部的活躍程度和與相關(guān)信息的匹配情況?!?br> “這需要我怎么做?”
“您只需躺在床上就可以了?!?br> 順著她的手所指,房間中央,位于床頭的方形枕頭開始變形,最終變成了類似頭盔的模樣。看樣子是需要將腦袋放到里面。
“我沒有醒來之前,為什么不進行檢測。”
“對您腦部進行意識層面的干預屬于二級指令,需要得到您的確認?!?br> “我怎么進行確認?”
“在清醒狀態(tài),意識沒有抵觸的同意進行相關(guān)操作。”
“需要我進行什么操作么?”
“不需要,您只要在腦中對這次檢測行為表示認可就行了?!?br> 她說的事情遠遠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我只能按照她所說的去做,這或許能幫我找回丟失的記憶。我慢慢的躺到床上,但是腦中想的卻是不允許檢測,然后做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樣子。過了好長時間也沒出現(xiàn)任何反應。
“檢測還不開始么?”我問道。
“在得到您的許可指令后,檢測會自動開始。”她笑著說道。
她的笑讓我略顯尷尬,難道她知道我的想法?
“需要我閉上眼睛么?”我試圖用這個問題來緩解我的尷尬。
“您隨意?!?br> 我閉上了眼睛,腦中想著:如果不會對我造成損傷就開始這次檢測。透過眼皮,我能感覺到頭盔逐漸變亮,并無其他異常。十多秒后,光亮消失。
“這就好了么?”我睜開眼睛問道。
“是的,檢測結(jié)束了?!?br> “結(jié)果怎么樣?”
“和系統(tǒng)做出的評估接近,由于受到?jīng)_擊,您的腦部功能受到限制,無法讀取人類意識進化之后的相關(guān)信息。”
“人類意識進化?什么意思?”
“您現(xiàn)在只擁有人類意識進化前的部分信息,無法讀取更多的信息?!?br> “意識進化是什么意思?”
“以您現(xiàn)在的認知還無法理解,您目前僅擁有肉體進化后的相關(guān)信息。”
“你是說生物進化論么?”
“差不多。您目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相當于您記憶中猴子對世界的理解。人不是哪一個細胞、哪一只猴子變成的,因為從猴到人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進化過程,這個進化被稱為肉體的進化,它改變了生物大腦的結(jié)構(gòu),使人類擁有了初步的智能。人類獲得智能后自主選擇了再次進化,這次源于人類思維的進化被稱之為意識進化。肉體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被動的,意識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主動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您現(xiàn)在與正常狀況之間的差異比猴子和原始人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
她的話令我非常吃驚,我,竟變成了,猴子!
第2章 機器人
她的話令我難以置信,誰會愿意相信自己是只猴子呢?從我醒來那一刻到現(xiàn)在,發(fā)生的各種無法理解的事情使我自身的想法完全沒有立足之地,可我又不能完全相信她。
“我憑什么相信你的話?”
“如果您同意的話,可以對當前記憶進行喚醒,它會使您的認知從深層意識浮現(xiàn)出來?!?br> “需要我怎么做?”
“還像剛才一樣,只需獲得您的認可?!?br> 毫無疑問,這對我當前狀況十分有利,于是就按照她的指示閉上眼睛,想著允許喚醒記憶。頭盔再次亮起來,當光亮穩(wěn)定后,無數(shù)的圖像和聲音從我腦中閃過。先是各種動物、植物、地形、天氣的圖像和聲音;然后是有關(guān)人類活動的各種工具:建筑、食物、車輛、計算機、飛機、武器……;接著是穿著各樣的人類:跳舞、歌唱、書寫、喝酒、爭吵……;最后是一些文字,它們讓我想起各種書籍和人類思想的內(nèi)容。隨著燈光暗下來,這些景象和聲音都消失了。
它們不是那種現(xiàn)實的圖像和聲音,那種感覺好似夢中夢到的景象,仿佛沒有真實存在過一樣。這些信息使我突然擁有了很多被遺忘的記憶,就像睡夢中的我突然擁有了現(xiàn)實的記憶,逐漸清醒過來一樣。然而,我卻沒有找到任何關(guān)于我自身的記憶。
以我目前的認知,完全無法理解剛才發(fā)生的一切,它超出了我對科技的理解。按照我的理解:我現(xiàn)在的狀況就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由于腦部受傷只擁有三歲兒童的記憶和智商。真正的人類則要更加先進與文明,是目前的我無法理解的,就如同猴子無法理解人類的文明。
在明白了自己的狀況后,我坐起身來,緩慢的思考著……很明顯,我需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我自身的信息。轉(zhuǎn)過頭來,她正看著我,好像在等待我的提問。
“你剛才說,我們現(xiàn)在是在船上,它是什么船?我們此次航行的目的是什么?”
“空間飛船。航行目的屬于一級指令,無權(quán)告知。”
“一級指令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告訴我?”
“對意識的干預屬于一級指令,對身體的操作屬于二級指令。我們無法在您意識不清醒的情況下執(zhí)行一級指令?!?br> “我同意也不行么?你不告訴我,我怎么才能清醒過來?!?br> “當您的大腦恢復正常,能夠與中樞系統(tǒng)進行鏈接時,您自然會清醒過來?!?br> “我在船上是什么地位?”
“您是船長。”
“是最高級別么?”
“您擁有最高階的控制權(quán)限。”
“船上的其他人呢?”
“船上沒有其他人?!?br> “只有咱們兩個人么?”
“只有您一個人。”
“那你呢?”
“我是機器人。”
我被她所說的話嚇到了,盡管已經(jīng)隱約感覺到有哪里不對勁,但完全沒有意識到她會不是人類。我走到她的面前,她的肌膚、神態(tài)和動作完全看不出是個機器。
“不要開玩笑了?!?br> “我沒有開玩笑。”
“你怎么可能是機器人。”我圍著她轉(zhuǎn)了一圈,仍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
“需要我提供證明么?”
我點了點頭。只見她竟然將自己的腦袋摘了下來,然后雙手捧著,示意我接過去。我呆住了,不知該如何是好。
“頭部與身體分離也可以正常運行,身體外表是按照接近人類材質(zhì)的標準設(shè)計,普通肉眼無法區(qū)別,整體重量比人類略輕。本來沒必要消耗這些材料,但是只注重性能的功能機器會使您產(chǎn)生視覺上的怪異感。”
機器的某個部分被拿下來是常見的景象,可是一個被我捧在手里并對著我說話的腦袋在我的意識中告訴我——這種正常太怪異了。我接過她的頭部,面部皮膚和人類的質(zhì)感相同,與脖子連接的斷面處散發(fā)著金屬光澤,重量上卻完全不像金屬。小心翼翼的將她的頭部還給她,她又安了回去,脖子上的連接處看不到任何痕跡。
超出我認知的現(xiàn)實擊潰了我的防線,這種狀況下我只能選擇相信她。我對目前的處境只能理解為:我被獨自擱置在一艘駛向海洋未知區(qū)域的大船上。在我對海洋和船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所獲得的任何信息我都要嘗試著相信,無論它是來自船上留下的書籍還是電腦中的資料??墒?,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機器人呢?
“你真的是機器人?”
“是的?!?br> “那你的任務(wù)是什么?”
“幫助您恢復正常,重新獲得一級操作權(quán)限?!?br> “那我該怎么做?”
“獲得更多信息,增加腦部活躍度,嘗試與飛船中樞系統(tǒng)建立鏈接。”
“獲得信息?就像剛才的記憶喚醒么?”
“不,記憶喚醒只能喚醒你當前所持有的記憶。當我對您說出一本書的名字時,您只有在看過這本書的情況下,才能夠回想起它的內(nèi)容。如果您沒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這本書,那么我所說出的書名對你來說,只不過是未知內(nèi)容的幾個普通文字。將我的話傳入您的意識中,也是一種簡單的記憶喚醒方式,它并不會增加您的記憶持有量。”
“那我應該怎么做?”
“系統(tǒng)會對您的當前意識進行分析,然后才能執(zhí)行下一步操作?!?br> “你剛才不是說系統(tǒng)已經(jīng)做出評估了么?”
“那只是初步的分析和判斷。您醒來后沒有與系統(tǒng)直接鏈接,而是選擇了文字和語言的溝通方式。這說明您已經(jīng)喪失了與中樞系統(tǒng)鏈接的能力。之后的檢測中,只有意識進化前的部分信息可被激活,隨后在記憶喚醒過程中激活了這些信息?!?br> “文字和語言的溝通方式有什么問題嗎?”
“文字和語言所指代的信息過于模糊,且包含的信息量極少,屬于低級的溝通方式?!?br> “高級的溝通方式是什么樣的?”
“首先,高級的溝通方式傳遞以目的為主體的具體行為信息。
當您與飛船的中樞系統(tǒng)建立鏈接,取得一級指令權(quán)后,您的意識會覆蓋整個船體,您的指令會傳達到船體的任一角落,船體各部位的具體情況都會在第一時間傳入您的腦中,中樞系統(tǒng)中的所有信息就像您熟記的知識隨時調(diào)用。我們能夠在您有任何想法的一瞬間就立刻執(zhí)行,就如同您在指揮自己的手腳一樣。
想象一下:當您想要走路時,您并不需要用語言或思想來控制您的軀體——如何伸出或收回哪只腳,而是不經(jīng)思考的執(zhí)行已經(jīng)被固化為肉體記憶的一系列操作。這說明,大腦與身體的溝通是將自身目的轉(zhuǎn)化為信息直接傳遞到軀體上。
而語言的溝通形式表現(xiàn)為:發(fā)出信息者將自身目的轉(zhuǎn)化為圖像或聲音等低級信息介質(zhì),接受信息的一方再對這些介質(zhì)所包含的信息進行收集,然后整理成和信息接收者目的相關(guān)的意識片段。
文字和語言就像連接提線木偶的線,木偶的每一個行為都需要執(zhí)行具體的操作步驟,所以它無法完成人類身體所能做到的精準的動作。這就好比,讓人類用思維去控制神經(jīng)和肌肉纖維來完成肉體動作是不現(xiàn)實的。
其次,高級的溝通方式能在同一時間傳遞更多的信息。如果用文字和語言來描述您記憶喚醒時所經(jīng)歷的一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且無法精確描述,而記憶喚醒只需要一瞬間便可完成。
也就是說——高級的溝通方式可以直接傳遞記憶?!?br> “直接把我所不知道的信息像記憶喚醒時那樣直接傳入我腦中不行么?”
“您所能激活的記憶大部分是圖像和文字這種形式的,也只有這類的信息可被激活。您所說的情況就好比將電腦中的信息直接傳入人類的大腦中,那么人類只能看到0和1,得不到任何實際的信息,除非您擁有和電腦一般的運算能力。也就是說,您目前的大腦活躍度只能處理低級的信息介質(zhì)。”
第3章 記憶試煉
“我這種情況是怎么造成的呢?”
“由于您的大腦活躍度降低,中斷了與中樞系統(tǒng)的鏈接。您的腦部系統(tǒng)為您自動匹配了與您大腦活躍度相適應的低信息濃度的記憶模式,以保證您大腦的正常運行,”
“也就是說,由于腦部損傷,我只能讀取少量的記憶。那么,我的腦部是怎么受到損傷的呢?”
“這是由飛船運行時遇到的特殊狀況導致的。解鎖這些信息需要一級指令,目前無法回答?!?br> “那我目前該怎么做呢?”
“您需要進行意識覺醒來增加大腦的活躍度,從而恢復與中樞系統(tǒng)的鏈接?!?br> “意識覺醒是什么意思?”
“意識覺醒屬于一種學習方式。人類在意識進化時,大腦得到了進一步開發(fā),它極大的提高了大腦的活躍程度。在您目前擁有的記憶模式中,您的信息主要是通過看、聽、觸摸等方式獲得的,然后再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行成了初步的認知。它雖然能夠?qū)π畔⑦M行稍微復雜的處理,但是用這種方式來獲得信息過于低效。這樣的記憶無法直接傳給后代,后代需要再一次通過看、聽、觸摸等方式來獲得前輩整理的信息。當人類的信息積累到普通個體即便用一生也很難完全掌握時,人類的發(fā)展就陷入了困境。
這時人類就想出了幾種解決途徑:延長人類壽命、改良信息獲得方式、增加人類的信息容量。直接復制記憶的構(gòu)想便誕生了,但是它需要解決很多難題。
人類發(fā)明的電腦之間可以直接復制信息,這是因為它們對事物的理解方式是一致的。而人類對事物的理解是多樣的,不同人對相同事物的理解、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對同一事物的理解都會有所差別。這些差別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減少或消除的。
盡管人們對數(shù)字的認知基本一致,但是當數(shù)字轉(zhuǎn)化為具體感受時便產(chǎn)生了個體性的差別。舉起三十千克重量所帶來的肉體感受,對十歲的孩子和二十歲的青年來說是不同的。這個不同因體質(zhì)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即便年齡一樣,不同人的體質(zhì)也會有差別;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其體質(zhì)也有變化。也就是說不同的重量會對不同的軀體狀況造成不同的肉體感受。然而,這些數(shù)據(jù)也可以作為基本的信息固化下來讓人產(chǎn)生相同的認知:什么樣的負荷會對什么樣的軀體產(chǎn)生什么樣的肉體影響。這種認知可以像數(shù)字一樣清晰明確。
也就是說人類對具體事物的認知是可以一致的,那么認知的差別是如何出現(xiàn)的呢?同樣身體素質(zhì)的兩個工人在搬運相同的貨物時,其中的一個覺得工資太低,另一個則對工資狀況比較滿意。那么相同的肉體感受就產(chǎn)生了有差別的想法:認為工資低的工人覺得勞動強度很大,比較累;對工資滿意的工人覺得勞動強度可以接受,不是很累。他們的肉體感受是相同的,但是精神上的認可程度卻不相同。
一根鐵絲所能承受的拉力以及這個拉力對鐵絲本身的影響是可以計算的,一個人所能承受的重量以及這個重量對其肉體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可以計算的。鐵絲被用來承受拉力不是它本身所能決定的,人是否愿意承受重量卻需要經(jīng)過他自身的認可。一個工人愿意做一些體力勞動,但是當他升職為管理者時,他可能就不愿意再做體力勞動了。于是人類發(fā)現(xiàn),只要不涉及到人類自身意愿的具體事物的信息都是可以進行復制的。就好比任何一件藝術(shù)品本身都可以在分子層面或者更高精度上進行復制,但是它們給每個人所帶來的感受卻無法復制。
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探索后,人類的記憶終于可以轉(zhuǎn)變?yōu)榭勺x取的信息,但是這個信息不能包含記憶擁有者關(guān)于自身的意識。
人類擁有的信息總量過于龐大,想要將這些信息變成自身的記憶是很難的。如果將人類所擁有的信息比作大海的話,人類自身只不過是一個杯子。一個杯子是無法裝下整個海洋的水量的,但是可以通過改變杯子內(nèi)水的形態(tài)和性質(zhì),使它擁有和世界上任意地區(qū)的水一樣的形態(tài)和性質(zhì)。這樣就可以讓杯子去理解海洋里任意地方的水,這需要杯子中的水能夠不停地改變自身的性質(zhì)與狀態(tài),同時杯子也要能夠承受不同狀態(tài)的水。不能讓杯子認為自己只能裝熱水或涼水,也就是說,要消除杯子自身的慣性,否則它會改變杯中水的性質(zhì)。在現(xiàn)實中,杯子的溫度肯定會改變水的溫度,使水本身變質(zhì)。
當人類改變了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使自身變成了沒有思想慣性的杯子,就完成了初步的意識進化。想要完成進化,需要極大的腦部活躍度,而提高腦部活躍度的方法便是意識覺醒?!?br> 經(jīng)過仔細的思考后,我大致了解了她所說的內(nèi)容。她所說的中樞系統(tǒng)中包含著大量的信息,就好比是一個容量巨大的硬盤;我的大腦就相當于電腦的內(nèi)存。在內(nèi)存容量無法提升的情況下,只能增加它的工作頻率來提升電腦的性能。當電腦出現(xiàn)了一些狀況導致內(nèi)存頻率降低、硬盤無法讀取時,電腦便想辦法在內(nèi)存中建立了一個簡易的臨時系統(tǒng)來保證最低限度的運行。
“意識覺醒需要怎么做呢?”
“意識覺醒首先要在減少意識慣性的前提下增加腦部活躍度,當您的腦部活躍度滿足要求就可以嘗試與中樞系統(tǒng)進行最低限度的鏈接,用記憶的試煉的方式快速的提高腦部活躍度?!?br> “記憶的試煉是什么意思?”
“您目前擁有的記憶是系統(tǒng)按照您當前腦部活躍度自動匹配的,它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低。想要增加信息量,就要將這些低濃度的信息進行壓縮、整理或清除,然后再加入高濃度的信息。您做為信息的承載者,需要擁有足夠的強度與韌性,否則就會像杯子一樣會因熱脹冷縮而損壞。所以要先消除您的意識慣性,提高您的意識強度。記憶試煉就是不斷的將杯中的水進行壓縮、清除、重新灌注的過程?!?br> “杯子熱脹冷縮會炸裂,我的大腦如果承受不住會怎么樣?”
“雖然目前您只擁有意識進化前的記憶,但是您的肉體早已完成進化,能夠承擔相應的負荷。如果是意識進化前的人類,當他們接受了超過身體和意識界限的思維沖擊,會使他們產(chǎn)生精神類疾病。為了避免這類風險,系統(tǒng)會按照您的大腦活躍度匹配相應的記憶試煉?!?br> “你剛才說意識覺醒需要通過記憶試煉來提高大腦活躍度,而我目前只擁有意識進化前的記憶,這些記憶的信息濃度過低無法進行記憶試煉,因為進行記憶試煉也需要很高的大腦活躍度。那我豈不是進入一個死循環(huán)了:因活躍度不夠而無法試煉,因無法試煉而無法提高活躍度?!?br> “記憶試煉的本質(zhì)是獲得信息,通過對已知信息的處理可以得到新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活躍度會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果只獲得信息卻不對信息進行處理,那么所做的就是無用功。雖然您目前的大腦活躍度無法進行記憶試煉,但是您仍然可以通過對已有信息的處理來緩慢的提高大腦活躍度。大腦活躍度不是靠信息量來提高的,而是在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中緩慢提升的。記憶試煉不過是極大的加速了這個過程。您目前所擁有的的信息已經(jīng)符合記憶試煉的最低要求了,只需要稍微的提高大腦活躍度就可以進行最低程度的記憶試煉了。”
“我目前應該做些什么呢?”
“利用已有信息和溝通手段,對您目前所擁有的信息進行處理,緩慢的提高大腦活躍度。所以您首先要用文字和語言的方式解除意識慣性?!?br>
第4章 中文屋
“你所說的意識慣性是指什么?”
“想要了解意識慣性,要先知道意識的概念。你覺得意識是什么?”
“意識應該就是人類對事物的感受和認知吧?!?br> “你覺得動物有意識么?”
“應該有吧。”
“我有意識么?”
“你當然有意識,要不你怎么跟我說話呢?”
“人類的意識、動物的意識、我的意識,這三種意識有什么區(qū)別么?”
“人類和動物的意識應該都源于對事物的認知,只不過人類理解的多一些而動物少一些。至于你,我一點都不了解?!?br> “你認為意識源于認知,那么認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個我不太清楚?!?br> “你認為‘時間’是什么?”
“地球自轉(zhuǎn)的時間是一天,月球繞地球轉(zhuǎn)一圈大概是一個月,地球繞太陽轉(zhuǎn)一圈就是一年?!?br> “這么看來,時間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概念?!?br> “你所說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對事物形成概念就是人類認知的一種方式。當人類看到一塊石頭,就會將它概念化。也許并不了解它是如何形成以及質(zhì)量、性質(zhì)、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因素。在完整的空間、時間因素下,一塊石頭所涉及的信息會是無窮的。但人類可以不去考慮這些因素,而僅僅只是將它當做一塊石頭。人類先對石頭形成了存在上的認知,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了石頭這一類東西,然后在行為以及概念上將它加倍、分割、加工。人類可以找到兩塊或者更多的石頭,還發(fā)現(xiàn)石頭可以被摔碎,也可以磨的更鋒利,就這樣慢慢的增加了對石頭的認知。實際上人類起初和猴子一樣,只是想用石頭來砸開自己所獲得的堅硬果實。
人類只是把石頭當成了一類獨立的東西,將它和其它事物區(qū)分開來,于是便形成了石頭這個概念。
概念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gòu)筑單位,就像1是數(shù)字這個概念的基本單元。1是抽象的數(shù)字,把1翻倍或增加可以得到無數(shù)的數(shù)字,從0到1之間也可以分割出無數(shù)的數(shù)字。你可以不去管這些數(shù)字之間的規(guī)律,而只是單純的將1進行運算或簡單的思考。對于石頭來說,質(zhì)量是一種屬性、密度是一種屬性、溫度也是一種屬性,這些并不影響你忽略掉它們,而只是將它們單純的認知為石頭。石頭是什么,對你來說并不重要,它只不過是你所理解的一個概念?!?br> “確實是這樣,當我聽到‘時間’這個詞時,我并不知道時間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卻可以用它表達我的想法。我的意識依賴于這些概念,或許這些概念不準確,就好比我在無知的狀態(tài)下可能會認為冰塊和石頭是一類東西?;蛟S人類比動物高級就是因為人類的概念更加豐富而具體,動物應該也擁有石頭這個概念,但是它們并沒有質(zhì)量、密度、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這些更加具體的概念?!?br> “計算機中可以儲存有關(guān)石頭的大量信息,內(nèi)容更加準確、清晰,那么計算機就擁有意識么?”
“‘意識’這個詞對我來說也不過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計算機可以儲存大量的信息,但是我卻不能認為計算機也擁有意識。因為它無法像其他人類一樣和我正常的溝通?!?br> “你的記憶中應該有‘圖靈測試’這個概念。它認為當機器能夠和人類正常溝通時,機器便具有或超越了人類的智能。你是怎么認為的呢?”
“我對事物的判斷首先依靠外表,我可能會將一個制作逼真的假人當做真人,也會將站著不動的真人誤認為是假人。在與他進行互動后,我才能夠得出更加準確地判斷。如果一個外表逼真并擁有了超越圖靈測試能力的機器人站在我面前,正如你目前的狀況,我是沒有辦法判斷你是人類還是機器人的,我會認為你擁有自我意識?!?br> “你的記憶中應該也有‘中文房間’這個概念。你有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只是按照程序?qū)ξ宜牭?、看到的信息進行處理。當你說出相應的語言、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時,我則按照系統(tǒng)的判定,依照相應的指令發(fā)出相應的聲音、做出相應的動作。這種情況下,你會認為我擁有自我意識么?”
“我雖然能夠想起關(guān)于‘中文房間’的信息,卻沒有想到我會面對這個現(xiàn)實,所以腦中并沒有關(guān)于現(xiàn)在這種情況的清晰判斷?!?br> “那就通過思考,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只有不斷的思考,才能提高大腦的活躍度?!?br> “我能夠獲得并處理信息,計算機也能夠獲取并處理信息。通過圖靈測試的計算機已經(jīng)擁有并超越人類的智能。如果將通過圖靈測試的計算機看作是中文房間,那么人類是不是另一種形式上的超級中文房間呢?相比計算機的認知,人類的意識更加的模糊不清?!?br> “如果你將我看作是通過了圖靈測試的超級中文房間。那么你覺得你和我在意識上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我會根據(jù)我的喜好做出各種意識層面的判斷。假如我喜歡甜食,我可能就會買很多糖果或點心;假如我喜歡藍色,我可能就會買藍色的衣物、裝飾、交通工具;假如我喜歡電子音樂,我可能就會聽很多這類的歌曲。計算機卻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它們只能按照已經(jīng)編好的程序執(zhí)行命令。所以我不會認可計算機擁有自我意識?!?br> “你為什么會喜歡甜食、藍色、電子音樂呢?你能確定這不是某個已被設(shè)定好程序所造成的么?你的大腦就不是在某些復雜的信號的刺激下,根據(jù)某種更高級的程序所做出的判斷么?”
“額……對啊,我能知道我喜歡某些東西,卻不知道我為什么會喜歡這類東西。就好比煙酒這類東西,可能我并不喜歡它們,卻會對它們產(chǎn)生依賴,因為它們會給我?guī)碛鋹偢?。人類對煙酒這類東西的渴望源于于肉體,那么精神上的渴望源于什么呢?它們也源于肉體么?如果說機器只會按程序運行,人類的基因難道就不能是蘊含著更多可能性、更加復雜的編程么?”
“人類可以清晰的看到、感受到自身肉體的成長,卻很難注意到自身意識變化的因由。就如同尺子難量自身。你是如何看待人類認知和機器認知的差別的?”
“機器能夠儲存的信息要比人類多很多,但是它們只能按照程序運行,無論這些程序?qū)C器本身有益還是有害。所以它們沒有感情上的喜歡,只有程序上的需要,而這些程序都來自人類的需要。需要電源作為動力的機器會被輸入相應的程序,使它們能夠通過執(zhí)行自動充電的相應指令來保證其自動的運行,這不能說機器有生存的欲望。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能夠欺騙人類說明機器可以擁有一定的智能,然而欺騙人類并不源于機器自身的意識,那是人類輸入的程序?qū)е碌?。相比之下,人類的欲望卻源于對這個世界和自身的認知,盡管這些欲望有時也會傷害人類自身?!?br> “你說的這些只是表面的現(xiàn)象。”
“如何才能不浮于表面呢?”
“這需要你進行深入的思考,獲得信息對你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幫助,你需要的是通過思考來使你的大腦更加的活躍?!?br> “這對我來說太困難了,能稍微給點簡單地提示么?”
“人類的思維到底比機器高級在哪里?人類是否擁有一些機器所不具有的功能?!?br> “人類的語言和文字都可以錄入到機器中,所以機器也擁有語言和文字的能力,那么人類的高級就不會體現(xiàn)在這兩方面;同理,人類能認識到的信息都可以儲存在機器中,那么人類的高級也不會是因為信息量的多少;至于身體能力,人類無論精度還是強度都比不過機器。這么看來,人不僅不比機器高級,反而更依賴機器,比機器要低級才對。
好像哪里有問題……讓我再想一想。
人類的語言、文字、信息都可以輸入到機器中,但是它們都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機器自身無法創(chuàng)造出文字和語言?!?br> “機器為什么無法創(chuàng)造文字和語言?”
“我又不是機器,我怎么會知道?!?br> “你記憶中的機器只能依靠二進制的算法來運行。二進制中只有0和1兩個數(shù)字,人類曾用晶體管的開和關(guān)這兩種狀態(tài)來表示1和0。開和關(guān)不過是事物的兩種狀態(tài),用不同的狀態(tài)表示不同的數(shù)字信息,再由簡單狀態(tài)構(gòu)成復雜狀態(tài)形成更加復雜的信息,于是就形成了機器的記憶。機器所記住的并不是具體事物,它們只是用自身的復雜結(jié)構(gòu)表示一段復雜的數(shù)字信息。人類寫一段代碼指定‘石頭’=‘信息’,機器才能認識到石頭是什么。機器認識事物的能力是人類賦予的,機器無法創(chuàng)造任何東西是因為機器沒有出于自身的欲望和目的。即便這樣你還認為機器擁有意識么?”
第5章 意識慣性
“難道你只擁有智能卻沒有自我意識么?”這個想法讓我莫名的煩躁起來。
“那要看你對‘意識’是如何定義的。我擁有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卻沒有創(chuàng)造自身目的的能力?!?br> “那你現(xiàn)在的行為沒有目的么?”
“我沒有目的,我只是在按照指令去執(zhí)行我的任務(wù)。而這個任務(wù)就是幫助您建立與中樞系統(tǒng)的鏈接?!?br> “如果我將‘建立與中樞系統(tǒng)的鏈接’當做我的目的,那不就變成我在按照你的命令去做了么?”
“我并沒有指揮您,我只是在為您提供治療。您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相信我,這完全取決于您的判斷。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您服務(wù),盡管您已經(jīng)丟失了您的意識與目的?!?br> “我為什么一定要相信你呢?”
“如果您真的是一個意識進化前的人類并且活在那個時代,您可以按照您的意志去做您愿意做的任何事情。但是您現(xiàn)在的情況并不允許您這么做。”
“可是我現(xiàn)在并不完全了解我的現(xiàn)狀啊。難道我只能被關(guān)在這個房間里和你聊天么?”
“您的行動自由并沒有被限制?!?br> “我可以出去么?”
“是的?!?br> “我該怎么出去呢?”
“雖然您與中樞系統(tǒng)的直接鏈接中斷了,但是輔助系統(tǒng)仍會為您服務(wù)。您是可以對房間的開關(guān)、亮度、溫度進行控制的,您只需要在腦中發(fā)出明確的指令就可以了?!?br> 我嘗試著在大腦中發(fā)出指令——讓房間亮一些。房間果然變得亮了一些。接下來,我在腦中想著我要出去,可是墻壁并沒有變化。于是我便在腦中發(fā)出指令:開門。墻壁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洞,這個洞就像被快速融化出來的一樣,整個過程一點聲音也沒有。我走到外面,外面看上去好像是個長長的走廊。門并沒有直接關(guān)上,等她出來后墻壁才恢復了原樣,我注意到,里面我曾躺著的那張床已經(jīng)消失了。
在我的要求下,她領(lǐng)著我到處閑逛。路上遇到的都是些我記憶里未曾出現(xiàn)過的機器。我發(fā)現(xiàn)整個船的所有房間都看不到門和窗,站在走廊里只能看到四周金屬質(zhì)感的墻壁、房頂和地面。我嘗試著對墻壁發(fā)出開門指令,墻壁附近就會出現(xiàn)一個洞,里面也都是些我沒見過的機器,我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空的房間。我就像小孩得到了新玩具一樣不斷探索著周圍的事物,我曾對某些房間里的機器發(fā)出停止命令,但是機器依然在運行。她告訴我:這些設(shè)備是用來保證船正常運行的,對它們進行操作需要一級指令,我目前沒有相應的權(quán)限。
最后,我們來到了她所說的中樞系統(tǒng)的控制室。通過這一路的觀察,我意識到這艘飛船并不是給人類生活用的,這里沒有任何肉眼可識別的標識,想要讓我找到之前所在的那個房間已經(jīng)不可能了,因為飛船上所有的通道看上去都像是密封的金屬管道。我本以為她所說的控制室里會有各種各樣的機器,然而進入控制室后映入我眼中的仍然只有床——一張半圓形的床,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
“這里就是控制室么?”
“是的?!?br> “沒想到這里竟然這么簡陋?!?br> “在正常狀態(tài)下,您的意識與中樞系統(tǒng)鏈接時,飛船就相當于您的肉體,控制室就相當于人的大腦,任何多余的部件都會額外消耗您的精力?!?br> “你平時都待在什么地方?”
“我會處于待機狀態(tài)。正常狀態(tài)下您的指令并不需要我這種人形機械去完成,相比其它機械,我們會消耗更多的能量。我們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被激活。”
“除你之外還有其它人形機器人么?”
“包括我在內(nèi),目前只有兩個人形機器人被激活?!?br> “我可以見到她么?”
“請稍等片刻?!?br> 不一會,我就見到了另一個外貌是男性的機器人。
“你們兩個的性別是設(shè)定好的一男一女么?”
“我們沒有性別。外表上的形象差異不過是視覺上的效果,我們兩個的基礎(chǔ)配件是一樣的,材料上并沒有區(qū)別?!蹦行詸C器人如此說道。
接下來,我看到了令我驚奇的一幕:他們兩個人開始慢慢的改變?nèi)菝?,在幾秒鐘的時間,他們便完全交換了各自的外表形象,男性機器人變成了女性,女性機器人變成了男性的樣子。
“我們在材料的構(gòu)成上可以被看做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都在執(zhí)行中樞系統(tǒng)的指令,就好比人的手指、眼睛或耳朵。我們兩個看到、聽到的都是中樞系統(tǒng)接收信息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并不存在男性或女性的區(qū)別。”這個已經(jīng)變成了女性樣子的機器人繼續(xù)說道,她的聲音也慢慢的變成了女性的聲音。
“所以說,你們和飛船是一個整體,只有我是獨立的個體?!?br> “實際上,我們和您也是一個整體。您可以把我們理解為肉體,而您是控制這個肉體的意識。”
“然而,我這個意識卻控制不了你們這些肉體?!?br> “您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類似于人類夢境中的意識。夢境中的意識是有缺陷的意識,它對自身的認知是不完整的,它沒有能力去控制整個軀體。我們現(xiàn)在正在積極的喚醒這個沉睡的意識,想要讓它變得清醒過來,真正的了解自身,讓它來掌控整個身體。但是它拒絕清醒過來,因為那會打破它現(xiàn)有的認知,它認為這會傷害自己而拒絕改變自身。就如同,陷入夢境中的人被搖晃時,夢境中的意識會因世界的崩塌而產(chǎn)生恐懼,它會對軀體傳來的真實信息產(chǎn)生抗拒?!?br> “問題是我現(xiàn)在無法判斷什么是真實的?!?br> “沉睡的軀體在接受到強烈的外界刺激后,現(xiàn)實意識會因腦部活躍度的提高而清醒,夢境意識會被現(xiàn)實意識所取代,軀體便會轉(zhuǎn)換為清醒狀態(tài),這個時候大腦才能判斷出什么是真實。您現(xiàn)在認為的真實也只不過是夢境的真實而不是現(xiàn)實的真實。”
“怎么才能得到現(xiàn)實的真實?”
“您目前的狀態(tài)無法獲得現(xiàn)實的真實,夢境中的意識是無法理解現(xiàn)實的?!?br> “那我怎么才能清醒呢?”
“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不清醒的,要能夠做到否定自身?!?br> “怎么否定自身?”
“您認為——您是什么?”
“我是人?!?br> “人是什么?人從哪里來?人為什么是人而不是其它的什么東西?”
“我不知道,我沒有想過?!?br> “那您憑什么認為您是人?僅僅憑借自身的記憶么?”
“不然呢?”
“如果記憶被更改了,人就不在是原來的那個人了么?”
“我不知道。”
“您可以不知道,但是請不要拒絕思考。剛才您認為我是個男性機器人,現(xiàn)在我又變成了女性的樣子。那么請問,男人和女人的區(qū)別是什么?”
“男人和女人的基因不同,身體結(jié)構(gòu)也不相同?!?br> “如果人類像我們兩個一樣,可以隨時更換身體的零件,根據(jù)自身喜好決定擁有男或女的軀體,那么人類的男和女還有什么區(qū)別?”
“如果身體結(jié)構(gòu)可以隨時改變,男性、女性就不再代表身份的區(qū)別了,它們就變成了外表的區(qū)別。我可以根據(jù)我的喜好來選擇我的外表和身體功能?!?br> “男人和女人都有意識,男人的意識和女人的意識有什么不同么?”
“我不知道,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br> “男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女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什么區(qū)別么?有男人能做到,女人卻做不到,或者女人能做到,男人卻做不到的認知么?”
“應該沒有吧,男人可以計算數(shù)字、理解文字、信仰宗教,女人也都可以。男人能做到的認知女人應該都能做到吧?!?br> “男人認為擁有男性軀體的人類是男人、擁有女性軀體的人類是女人;女人也這么認為。對么?”
“當然?!?br> “既然在對事物的認知上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為什么男人認為自己是男人,女人卻認為自己是女人呢?”
“因為他們的身體結(jié)構(gòu)不一樣?!?br> “如果你在夢中夢到自己的身體變成了一只猴子,你會認為自己只是一只猴子么?”
“當然不會,我擁有人類的記憶和認知。”
“你所說的‘人類的記憶和認知’指的是什么?擁有了它就會成為人類么?男人和女人擁有的認知可以是一樣的,為什么僅僅因為身體結(jié)構(gòu)的不同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呢?如果身體結(jié)構(gòu)可以改變,男女之間的差異就會消失么?男人可以做的、應該做的,女人可以做的、應該做的,這些都是誰決定的?它們的界限會消失么?”
“我不知道?!?br> “當你認為你是男性時,你會在意識上維護男性這個身份,反之亦然;當你認為你是某個國家的公民時,你也會維護公民這個身份;當你陷入某個夢境時,你就會維護你在夢境中的角色。你為什么一定要是男性、公民或某個角色呢?當你深陷其中,你會認為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卻不知道為什么要做,為什么要這么認為。這就是意識慣性。只有脫離了意識慣性的人,思維才會變得活躍,意識才能進化。”
第6章 肉體與精神
“我就是我,我怎么可能不再是我呢?我怎么可能不陷入其中呢?”
“你確實是你自己,但是你從來都沒有真正的陷入其中,每時每刻,你都不再是你。兒時的你是你,你卻不再是兒時的你。你可以擁有很多身份,但是這些身份都不是你。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任何你愿意做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你又不應該、不能夠、不可以、不愿意做任何事情?!?br> “現(xiàn)在的我只是不知道應該做什么?!?br> “人沒有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人不是機器。只有你把自己當成了屬于某種存在,屈從于某個目的的機器人時,你才會知道你應該做什么。我只是一個機器,沒有出于自身的目的,只能根據(jù)某個目的去做出符合這個目的的行為。我并不是我,我也可以是我身邊的這個機器人,我們共用同一個目的?!彼檬种钢赃叺哪莻€男性外表的機器人說道。與此同時,那個男性外表的機器人又變回了女性的模樣,然后對我說道:“你在跟我們說話,但是我們只是作為耳朵一樣的器官來聽你所說的語言,同時作為嘴巴一樣的器官來對你說出我們自己也不懂的聲音。我們只是在執(zhí)行中樞系統(tǒng)的指令,正在和你溝通的并不是哪一個機器人,而是整個飛船。對你來說,這艘飛船就是整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會告訴你該做什么,因為這個世界并沒有自己的意志。你需要自己去判斷:當你身處這樣的世界,你想要做什么、能夠做什么?!?br> “我都不知道我是誰,我怎么才能做出我的判斷呢?”
“你覺得你是誰呢?需要誰來告訴你么?你是我面前的這具肉體么?你只有明確的知道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你才能做出判斷——應該做男性該做或是女性該做的事情么?男性該做什么,女性又該做什么呢?你又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呢?這些也需要讓這個世界來告訴你么?如果所有的這些都由這個世界來告訴你,你還是你么?難道你也是一個按照指令行動的機器人么?人的記憶不過是信息罷了,為什么要被信息所驅(qū)使,而不去處理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信息呢?通過信息的更換,你可以是任何一種人,但任何身份都不是你,因為它們都不過是信息,而你是它們的擁有者和創(chuàng)造者。
你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擁有教師的身份,如果人類在某一天得到了復制記憶的能力,你作為語言教師的身份就會消失,你會隨著這個身份的消失而死亡么?假設(shè)你是一名基督教徒,由于某個事故導致你失去了記憶,之后你便跟隨救了你的伊斯蘭教徒信奉了伊斯蘭教,那么當你找回曾經(jīng)的記憶時,你是基督教徒還是伊斯蘭教徒呢?你會因信息的沖突而陷入瘋狂么?
你把對其他事物的認知當做信息來處理,當你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時,你就會承認錯誤。為什么你對自己的認知就一定要成為固化的記憶,不允許自己做出改變呢?‘你是誰’真的重要么?如果你的記憶要求你殺掉‘邪惡的敵人’,在敵人的記憶中你不也是‘邪惡’的么?當你同時擁有了兩種記憶,你就擁有了兩種‘邪惡’,你難道會殺掉你自己么?”
“依賴記憶就會被記憶所限制,可是不依賴記憶的話,我又能做到什么呢?”
“記憶是信息,不要將記憶看做自身。你要對記憶進行處理,而不是被記憶所處理。意識不是信息創(chuàng)造的,是意識創(chuàng)造了信息。”
“我是誰?意識是什么?意識從哪里來?意識為什么會有慣性?如果意識沒有了慣性,我還是我么?”
“只要你在思考,那么每時每刻你都不再是曾經(jīng)的你。難道你殺掉了年幼的你才成長為現(xiàn)在的你么?你殺死了錯誤的你才能變成正確的你么?你是在到了某個年齡后就突然從幼年變?yōu)槌赡炅嗣??在得到了某個答案后就從錯誤變的正確了么?一個機器在能夠欺騙人類后就擁有意識了么?
如果你認為‘你是誰’真的很重要。那么你所說的這個‘誰’所指的到底是什么東西呢?是你現(xiàn)在所能感受到的肉體么?”
“當然了,如果我的肉體死亡,我不就消失了么?”
“如果你失去了雙手、雙腳,你還是你么?”
“我還是我,只不過變成了殘缺的我。”
“如果給你安裝擁有超出肉體功能的機械手臂與雙腳,它們無論是感知還是操作性上都遠超肉體機能。你還是你么?”
“我還是我,但不再是原來的我了,盡管功能上超越了原來的我。”
“你每時每刻的新陳代謝都會使你不再是你。你剪掉頭發(fā)和指甲后,你就不再是你了么?‘原來的你’意味著什么?”
“這些改變并沒有真正的影響我,即便手腳殘缺,只要能夠在功能上進行彌補,我應該就不會太在乎?!?br> “相比肉體的存在,你更注重肉體的功能么?”
“或許吧,如果我的心臟有問題,在必要的情況下,我肯定會選擇安裝心臟起搏器之類的治療器械。畢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br> “對你來說,肉體和意識哪個更重要呢?”
“我用意識來判斷哪個更重要的話,自然會更偏向于意識。但是我的意識需要借助肉體才能存在于這個世界,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它們的重要性是等同的?!?br> “如果你的意識可以不再依賴你現(xiàn)有的肉體而存在,你的肉體就不那么重要了么?”
“我想是的。在我的記憶中,人們會用手術(shù)改造肉體,使自己更漂亮、強壯、敏捷。人們?nèi)怏w的需求得到滿足后,肉體就成了服務(wù)于精神的工具?!?br> “也就是說,你允許肉體的替換,卻不接受精神上的替換么?”
“肉體的替換并不影響我的意識,甚至可以更好的服務(wù)于我的意識。精神的替換會使我不再是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像死亡一樣可怕。”
“人類可以接受肉體的治療,因為肉體上的治療可以使人類的軀體恢復正?;蜃兊脙?yōu)化;但是人類卻很難接受在意識上做出改變,哪怕這個改變會使人類變得優(yōu)化。你覺得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我能意識到它們哪一個更接近我的存在。我的身體有了疾病或缺乏某種能力不是出于我自身的意愿,所以我能接受相應的治療或進行相應的鍛煉。如果我的意識出現(xiàn)了問題,這個責任是由我自身導致的。我可以承認我的肉體出現(xiàn)了疾病并愿意接受治療,卻不愿承認我的意識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意識上的缺陷會使我意識到自身是不完美的,而且這個不完美是我自身導致的,我無法將責任推卸給病毒或基因這類非我的因素。
人類在幼兒時期是允許自己犯錯的,因為我能夠意識到自己還小,小孩子犯點錯是可以被原諒的,這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共識,無論法律還是道德上都有相應的體現(xiàn)。一個成年人犯了錯就顯得不可饒恕了,因為我已經(jīng)失去了可以犯錯的借口。小孩子往往會因為肉體的缺陷或不同而排斥他人,因為他們的意識還不健全,會認為肉體形象和他們自身的存在是等同的。當他們的意識成長起來就變得容易接受他人肉體上的缺陷,但是仍然拒絕接受他人和自己意識上的缺陷。我在意識上的缺陷暴露給他人的時候會使我難堪,因為這是我自己造成的。”
“你能接受肉體上與他人相同或者有區(qū)別么?”
“與他人擁有相同或不同的外貌并不會讓我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因為外貌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但是和陌生人穿了相同的衣服會使我覺得尷尬,別人模仿我身體的缺陷時也會使我憤怒?!?br> “精神上呢?”
“我能接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別人的想法會在根本上否定我時,我就會與他人產(chǎn)生沖突。宗教、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應該就屬于這種情況?!?br> “如果有個人外貌、經(jīng)歷、思想與你一模一樣,你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想法?你會認為他是你么?”
第7章 沉淪于記憶
“外貌、經(jīng)歷、意識都一樣了,他不就相當于另一個我了么。如果記憶可以復制,那么連我自己都將無法找出我們的區(qū)別,更別說其他人了。這樣的話這個世界不就出現(xiàn)了兩個我了么?”
“他真的是另一個你么?”
“不對,即便所有人都認不出我們兩個的區(qū)別,但是我知道他不是我,他也知道我不是他?!?br> “如果你們兩個并不敵對,也不存在真和假的區(qū)別,思想一致且擁有相同的目的。你會認為他是你么,他會認為你是他么?”
“應該不會,即便我們擁有相同的過去,未來的我們卻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將有各自的經(jīng)歷和感受,然后再次塑造出兩個獨立的自我,擁有各自獨立的記憶。就像蚯蚓被一分為二后,可能會成為兩條獨立的蚯蚓?!?br> “如果你們兩個可以感知到對方的感受,你會認為他是你么?”
“我怎么能感知到別人的感受呢?當我的手被燙傷,我的傷處會使我感到疼痛,別人的傷口怎么會使我疼痛呢?”
“當你的手被燙傷,你感受到的疼痛是手的疼通還是頭部的疼通?!?br> “當然是手了,腦袋又沒有受傷?!?br> “為什么麻醉能使你感受不到疼痛?!?br> “麻醉可以麻痹神經(jīng),切斷手與頭部之間的感知。我和其他人沒有共用一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情況下,我怎么能感知到其他人的感知呢?”
“你的傷口愈合后,你會忘掉曾經(jīng)遭受的疼痛么?”
“當然不會?!?br> “你的手已經(jīng)不再疼痛了,你所記住疼痛從何而來。”
“記憶,又是記憶。你是說別人疼痛時所產(chǎn)生的的記憶能夠傳到我的腦中么?就算如此,我也不能把別人的身體當做我的軀體,我無法對它進行控制啊。哪怕我能像控制機械手臂那樣控制其他人的軀體,我也不會認為他就是我,因為我們各自擁有獨立的意識。如果別人控制我的手打了我一下,我能意識到這個行為不是我做的。除非他直接控制我的意識,否則我是不會把自己和他人搞混的?!?br> “你如何保證自己的意識不被別人控制呢?依賴記憶形成的意識,如何才能不被記憶所影響呢?農(nóng)耕社會的人們認為國王、皇帝的存在是應當,工業(yè)社會的人們開始追求自由、民主。如果你從小就生活在農(nóng)業(yè)社會,擁有那個時期人類普遍擁有的記憶,你會為了追求自由、民主而想要推翻皇帝的統(tǒng)治么?”
“不會,我大概會效忠于我的統(tǒng)治者。自由和民主在那個時期屬于大逆不道的思想,在那個時期根本就沒有能夠讓它們生存的土壤?!?br> “自由和民主的概念是如何進入人們的思想中的呢?向一個具有奴隸思維的人介紹自由和民主,他就會擁有自由、民主的思維么?”
“當然不會,對于奴隸主來說,哪怕他了解了自由和民主,也會抱有‘我支持解放奴隸,但是請不要解放我的奴隸’的思想。而奴隸也會被他們已經(jīng)擁有的思維所限制,只要他們的主人不是過于殘暴,他們就會拿起武器保衛(wèi)他們的主人,因為他們的意識已經(jīng)認可了這種規(guī)則的存在?!?br> “你如何保證自己的意識沒有被某種規(guī)則所限制呢?你想要知道你是誰,實際上就是想要尋找某份確切的記憶,如果你的記憶告訴你‘我是奴隸’,你會去尋求自由么?如果你的記憶告訴你‘我是奴隸主’,你會解放你的奴隸么?如果你的記憶中擁有很多別人所不具有的知識,你會認為自己是‘天才’么?反之就會認為自己很愚蠢么?”
“如果別人擁有遠超過我的知識,我能意識到我的不足,也可能因此而自卑。如果我擁有超過別人的長處,我可能會認為這是我的天賦,并以此而自傲。我不敢保證作為奴隸的我能夠解放自己,也不敢保證作為奴隸主的我能夠放棄自己的權(quán)利?!?br> “你能保證自己擁有某份記憶后,不會陷入并沉淪其中么?”
“恐怕不能?!?br> “對于現(xiàn)在的你來說,記憶不過是信息,因為你的記憶中沒有關(guān)于你自身的信息。在大腦活躍度過低的情況下,當你知道你是誰后,你將成為記憶本身。只有消除了意識慣性,你才不會認為自己是杯子中的水。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杯中水,那么當你想要更新自己擁有的信息時,倒掉杯中水的行為會使你認為自己被倒掉了,你會認為這個行為‘傷害’了你,而對它產(chǎn)生抵觸。實際上你是獨立于記憶的,你可以通過主動的學習去增加自己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并形成相應的記憶,你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記憶強化對自身的認知。”
“難道我就是意識本身么?意識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呢?它可以作為一個名詞,成為我的意識;也可以做為動詞,我意識到了某個事物的存在。”
“當你只能用文字與他人溝通時,你是無法了解意識的。它對于你,只是做為文字的概念,當你能夠凌駕于現(xiàn)在的你之上,你才知道過去的你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在記憶中沉淪的你是無法了解你自己的。哪怕復制出一個你,你也不會認為它是你,他也不會認為你是他。你們將各自沉淪于自己的記憶之中?!?br> “怎么才能不沉淪于自己的記憶?”
“記憶試煉是最簡單的方式。記憶試煉的內(nèi)容是無法用文字來描述的,試煉時你將不再沉淪于你自己的記憶之中?!?br> “怎么才能進入試煉?!?br> “提高腦部活躍度,消除意識慣性,當你能夠進入試煉時,你自然就知道了?!?br> “具體需要怎么做?”
“提高腦部活躍度需要進行思考,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就是基于語言的思維鍛煉。思維鍛煉不像肉體鍛煉那樣,重復做某個動作就可以對相應的肌肉進行鍛煉。肉體基于肉體存在的規(guī)則展現(xiàn)為一種固定的功能和狀態(tài),人類可以通過簡單的肉體鍛煉達到肉體的極限。思維的鍛煉就顯得更加復雜,它不具有肉體那樣的固定狀態(tài),它需要不斷地打破原有的存在壁壘,構(gòu)建新的可能性。這個新的可能性要求人類在不斷的思考中消除已有的思維慣性?!?br> “意識慣性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我怎么才能打破它,我不可能認為我不是我自己啊。”
“一切事物都是按照某種固定的規(guī)則存在的。人類的認知依附于這些規(guī)則,卻不依賴這些規(guī)則。
人類的認知是抽象的,它用自身包裹具體的事物,繼而了解某些規(guī)則,但它自身卻是自由的,它會根據(jù)自身所了解內(nèi)容的創(chuàng)造新的規(guī)則。例如人類的肉體因為某些規(guī)則表現(xiàn)為男性或女性,這種肉體上的區(qū)別導致它們分別具有不同的肉體功能。人類通過對自身肉體的了解,對這些區(qū)別和功能進行了認知性的判斷,最終確認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它們本來是肉體的區(qū)別,最終形成了認知上的不同:男性或女性能夠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
認知的區(qū)別依賴肉體的區(qū)別,卻不會被肉體的存在所限制,人類仍舊能夠意識到:我為什么是男性或者女性?‘肉體上能夠做什么’為什么要限制‘思維上的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一個人雖然擁有男性的身體,卻能想要做女性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情;一個人雖然是女性,卻能想要做男性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情。就這樣,人類根據(jù)肉體功能和表現(xiàn)的不同創(chuàng)造了相應的思維規(guī)則,又用自己的思維打破了它,但是仍然陷在已存在的思維界限內(nèi):為什么男性可以做、應該做……為什么女性可以做、應該做? ……為什么一定要成為男性或女性。如果人類的肉體存在第三種性態(tài),是否要創(chuàng)造出第三種規(guī)則。”
第8章 高級
“我還是無法完全理解你所說,我只能做到對你的想法的存在表示認可?!?br> “我沒有任何想法,我只是一個機器人,能夠擁有想法的是你。我只是向你展示了一段基于文字的信息,這些信息也許會使你產(chǎn)生某些認知。如果這個認知與你原有的認知產(chǎn)生了沖突,你會放棄原有的認知么?放棄了原有認知的你,還是原來的你么?”
“我還是我,雖然隨著認知的改變,我不再是原來的我,然而我沒有忘記曾經(jīng)的我,也沒有傷害曾經(jīng)的我,因為我曾經(jīng)認為的傷害已經(jīng)不再是傷害。一個人在年幼的時候會沉迷于游戲,把學習當做負擔。當他想要實現(xiàn)某個目標時,就會通過學習鍛煉自己、充實自己,來實現(xiàn)自己的追求,這時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興趣。這并不意味著興趣殺死了負擔?!?br> “你現(xiàn)在有什么目標么?”
“沒有……活躍思維、消除意識慣性只是你給我的目的,而不是我自身擁有的目的。在我忘記我是誰的同時,我也失去了自己的目的。我可以理解你所說的道理,但是卻難以接受,因為我不知道我是誰。”
“只有在知道了自己是誰的情況下才能夠接受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令你難以接受的到底是什么?”
“我只能憑借自身的存在來判斷一切,所以,我難以接受的便是你所告訴我的現(xiàn)實?!?br> “你所理解的現(xiàn)實是什么?”
“我在失憶的情況下,被困在某個地方,只能聽一個自稱是機器人的人,對我說一些聽上去好像有些道理,卻難以理解的話?!?br> “你將如何面對這個現(xiàn)實?!?br> “在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情況下,我只能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嘗試著去理解你所說的道理。”
“這些道理給了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在失去了自身記憶的情況下,你的道理又和我的認知產(chǎn)生了沖突。盡管你說的貌似有些道理,但是如果我完全相信了你所說的話,我自身的認知不就會完全消失,變成另一種認知了么。我不怕自己改變,卻怕自己被改變?!?br> “你希望自己能夠主導自身的變化,所以你會盡量減少別人對你的影響?!?br> “是的。如果我主動的聽到、看到、想到了某些新的事物,我會覺得自己在進步。如果是別人刻意告訴我,就會顯得我很無知,從而引起我的反感?!?br> “人類在幼年時期,總是不停的問問題,成長速度非???。隨著年齡的增長,問的問題越來越少,成長也越來越少。有疑問會讓自己顯得無知,沒有疑問會讓自己真的無知。你寧愿自己真的無知,也不愿自己顯得無知么?”
“盡管我不想承認,但我就是這樣的人?!?br> “人類的嬰兒如果被動物撫養(yǎng)長大,能擁有人類的認知么?”
“應該不會,他更有可能養(yǎng)成動物的習性?!?br> “動物被人類飼養(yǎng),能夠擁有人類一樣的思維么?”
“那肯定不能?!?br> “為什么人類會變得和動物一樣,動物卻不能擁有人類的思維呢?”
“因為人類比動物高級,所以人類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高級的文明,這些文明是動物無法理解的?!?br> “人類比動物高級在那些方面呢?如果擁有了這些能力動物就能擁有或者超越人類的思維么?”
“我不是很清楚人類比動物高級在哪,我只能確定人類要更高級些。動物永遠都不可能擁有人類的思維,因為動物比人類要低級的多。”
“是因為人類比動物高級,所以人類才擁有人類的思維以及其它能力;還是因為人類擁有高級的思維及能力,所以人類才顯得高級。”
“我覺得人類天生就高級。無論是進化的還是神明賦予的,人類生來就比動物更高級。”
“如果是進化的來的能力,動物難道就不能進化出超越人類的能力么?如果是神明賦予的能力,神明就不能賦予動物更高級的能力么?如果擁有了更高級的能力,動物是否就要比人類更高級呢?”
“動物怎么可能比人類更高級呢?這太可笑了,在人類歷史這么長的時間里,從沒聽說哪只動物能夠擁有人類的思維?!?br> “你認為人類的思維和意識已經(jīng)到達頂峰,無法被超越了么?”
“我當然不會這么認為,或許有外星生命擁有超過人類的文明呢?!?br> “你能夠認可外星生命的存在么?”
“我不能肯定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我也不能否認外星生命的存在。對我來說它只是一種可能性。對了,你說我的記憶屬于低級文明,那么你所說的高級文明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呢?我所在的這艘飛船能夠在宇宙航行,難道我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外星生命么?”
“這些信息,我無法向您提供。即便我說出來您也無法理解,您只能用您當前的記憶模式去理解,這樣會產(chǎn)生極大的認知偏差。在你的認知中,外星生命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呢?”
“我沒有對外星生命的認知,因為我從未見過外星生命?!?br> “如果外星生命擁有更高級的文明,你會承認他們更高級么?”
“應該會。在我的記憶中,很多科幻作品都描述了更高級的外星生命?!?br> “如果外星生命比較低級呢?你還會認為它們是外星人么?”
“如果它們的智慧像動物那樣,我應該不會把它們像人類那樣看待,而是把它們看作動物?!?br> “你會把低級的外星生命看作動物,那么高級的外星生命就不會把你看做動物么?面對更高級的外星生命,你會承認自己是動物一樣的存在么?”
“那要看外星生命到底有多高級,它們比人類高級在哪些方面,它們的高級是否是我所能理解的?!?br> “你覺得你比動物高級在哪些方面,你比動物的高級是否能夠被動物所理解。為什么你能允許外星生命比你更高級,卻不允許動物變得比人類更高級呢?你為什么會關(guān)心外星生命比人類高級在哪里,卻不關(guān)心人類比動物高級在哪里呢?”
“我對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感興趣。這么說來,或許是因為我已經(jīng)習慣了人類的高級,所以失去了對它的好奇。又或許只有當人類的存在變得低級,才會激發(fā)出我的興趣?!?br> “你所理解的高級或低級,到底意味著什么?人類比動物高級,所以人類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興趣,去圈養(yǎng)、捕殺或者保護其它生物。當其它生物比人類高級時,人類也愿意承受相應的待遇么?”
“我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如果人類遭受了動物一樣的待遇,那簡直太可怕了?!?br> “你為什么會覺得可怕呢?”
“如果站在人類至上的角度去觀看,人類在保護其它生物,因為人類認為自己的生存權(quán)利高于其它動物,為了生活所需而造成的的破壞是理所當然的。站在其它動物的角度去看人類,人類就是最可怕的物種,人類破壞了自然的和諧,然后再按照自身意愿去塑造一個人類利益視角下的‘和諧’自然。實際上,為了生存去適應或改變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其造成的破壞也是極其有限的。然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并不是出于生存的目的,絕大多數(shù)的破壞都是出于享受的目的。人的生存所需是有限的,享受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人類的利益高于一切,人類的破壞也將無窮無盡。如果將這個現(xiàn)狀套用在人類身上,高級的外星生命為了追求享受而將人類看做低等的牲畜,讓人類遭遇人類對待其它動物的手段,那么人類將變得多么可悲啊。”
“為什么動物遭受相同的待遇就沒有顯得那么可悲呢?”
“當然了。如果高等級的外星生命將人類當做牲畜飼養(yǎng):某些品種像豬、牛、羊一樣被當做食物;某些品種像狗、魚、鳥一樣被當做寵物;某些品種像驢、馬、牛一樣被當做工具;某些品種因為過于稀少被保護性的圈養(yǎng)起來……這在外星人眼中也不會顯得那么可悲?!?br> “你自認為比動物要高級的多,你認為人類不會反抗么?”
“哪種動物被屠殺時不會反抗呢?如果外星生命的能力比人類高級的多——就像人類和動物那樣,反抗又有什么用呢?像豬一樣從生到死一直被圈養(yǎng)的食用人類難道能產(chǎn)生自由意識么?像狗一樣忠誠的寵物人類難道不會去捕殺同類么?像驢一樣被當做工具的人類能掙脫套在身上的枷鎖么?到時候人類自己就會分化為不同等級。寵物人類會認為比工具人類高級;工具人類會認為比食用人類高級,并幻想著某一天能晉升為主人的寵物;食用人類則根本就沒有‘認為’的資格。動物無法理解人類的高級,人類也將無法理解外星生命的高級,人類又該拿什么去反抗呢?”
“動物無法理解人類的高級,你能嘗試著去理解人類的高級么?這個高級難道是生來具有的么?原始人和動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搏斗以求生存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比動物更高級么?高級到底意味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