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舊聞】文物也有世紀之旅
1999-11-17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靳曉燕 我有話說 20年前的法門寺還是“地靜,路小,行人稀”。如今,法門寺成了國內(nèi)外觀光者的旅游圣地。 11月初,記者來到陜西法門寺博物館。這里,仿唐式樓亭館閣拔地而起,隨處可見游人的身影。韓金科館長介紹說,國慶節(jié)那些日子,每天都有三、四千人來這兒參觀。 這一切,緣于1987年在重修法門寺磚塔、清理塔基時,發(fā)現(xiàn)了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同時還有上千件李唐王朝供奉的大量珍寶。 這些珍寶就陳列在珍寶閣中。 從地宮文物開始,珍品陳列依次展開,這里以緊鎖地宮1113年的第一道石門鐵鎖,拉開了這座佛塔地宮的帷幕。唐咸通十五年地宮最后一次封門時的物帳碑,使人們對2499件稀世珍品的名稱、質(zhì)地、重量,包括皇帝等在內(nèi)的唐皇族供奉人等一目了然。在北廳,上百件絲織物的照片、燈光箱再現(xiàn)了這一世界奇跡。秘瓷系列以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燈光臺上,考古學家從這里可以縱觀這一群標準器。東廳是金銀器群,這里再現(xiàn)了高于帝王等級的佛舍利生活用具,有唐懿宗親筆手書的“隨真身、御前賜”鎏金大銀盒,團花鴛鴦大銀盒,完整的唐鎏金茶道。在蜿蜒而上的三層展覽大廳,金銀寶石精制的供養(yǎng)器群按當年的佛教儀軌依次展開,在中央部位,佛骨寶函的五大系列按照發(fā)掘次序、佛教文化儀軌,肅穆莊嚴地依次顯現(xiàn),在陳列的最后階段,以佛教法器系列為依托,其中三枚錫杖以佛教歷史的最高形式作為總結,特別是1.96米高的鎏金十二環(huán)銀錫杖為佛祖釋迦牟尼的最高等級法寶。 我們興致勃勃地聽著導游的講解,可不巧,有的展覽柜中空空如也?!斑@些文物都出外展覽了?!表n館長補充說,“這次是專題性的出外展出,在大英博物館‘中國陜西文物精品展’中有法門寺出土的佛教文物精品21件。另外,還有19件在美國,110件在日本。在日本的文物到明年9月才能回來?!痹瓉砣绱?,文物也在進行它們的世紀之旅。 “建設中國第一座佛教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保護、保管、展出、陳列這批稀世珍寶并開展相應的學術研究和交流?!边@是人們對法門寺的期望。 肩負使命的文物,其路漫漫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