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柱感染和脊柱結核?脊柱結核有什么臨床表現(xiàn)?
什么是脊柱感染和脊柱結核?
脊柱感染屬全身感染的一部分,為引起腰背痛潛在的原因之一。脊柱感染可累及脊柱任何部位及椎旁組織,常見病因有脊椎骨髓炎、椎間盤炎、椎間隙感染、硬膜外膿腫等。臨床上脊柱感染的發(fā)病率并不高,占全身骨髓炎發(fā)病率的3% ~ 5%或2% ~ 7%。隨著抗生素應用及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脊柱感染病死率已降至1% ~ 20%。成人脊柱感染發(fā)病多隱匿,若不及時明確診斷及治療,嚴重者會導致脊柱畸形、神經(jīng)功能受損、癱瘓,甚至死亡。

脊柱結核為繼發(fā)病,原發(fā)病為肺結核、消化道結核或淋巴結核等,經(jīng)血循環(huán)途徑造成骨與關節(jié)結核。在全身骨與關節(jié)結核中,脊柱結核發(fā)病率最高,約占47.3%。
什么樣的人容易得脊柱結核?
(1)全身情況。身體健康、營養(yǎng)狀態(tài)差的人抵抗力較弱,即使有少量結核菌侵入也可能導致病變。
(2)年齡因素。兒童因未接種過卡介苗或未感染過結核菌,易感性較成人高;老年人因抵抗力差而易受到結核菌的侵襲,且較難治愈。
(3)遺傳因素。每個人對結核病的易感性不同。
(4)因某些慢性疾病而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人群。

(5)未接種過卡介苗。
(6)慢性勞損。脊柱的胸腰段、腰骶段好發(fā)。
(7)無肌肉防著的位置由于缺乏保護而容易導致結核菌感染,如椎體。
脊柱結核有什么臨床表現(xiàn)?
(1)一般癥狀:起病緩慢,有低熱,疲倦、消瘦、盜汗、食歐不振與貧血等癥狀。兒童常有夜啼、呆滯或性情急躁等。
(2)疼痛:疼痛常是最先出現(xiàn)的癥狀。通常為輕微疼痛,休息后癥狀減輕,勞累后則加重。早期疼痛不會影響睡眠,病程長者夜間也會有疼痛。
(3)頸椎結核的特點:除有頸部疼痛外, 還有上肢麻木等神經(jīng)根受刺激表現(xiàn),咳嗽、噴嚏時會使疼痛與麻木加重。神經(jīng)根受壓時則疼痛劇烈。如果疼痛明顯,病人常用雙手撐住下顎,使頭前傾、頸部縮短,姿勢十分典型。咽后壁膿腫妨礙呼吸與吞咽,病人睡眠時有鼾聲。后期時可在頸側摸到冷膿腫所致的頸部腫塊。
(4)胸椎結核的特點:胸椎結核有背痛癥狀, 必須注意,下胸椎病變的疼痛有時表現(xiàn)為腰骶部疼痛。胸椎結核造成脊柱后凸十分常見。

(5)腰椎結核的特點:病人在站立與行走時,往往用雙手托住腰部,頭及軀干向后傾斜,使重心后移,盡量減輕體重對病變稚體的壓力。病人從地上拾物時不能彎腰,需挺腰屈膝屈髖下蹲才能取物,稱拾物試驗陽性。另一檢查方法為患兒俯臥, 檢查者用雙手提起患兒雙足,將兩下肢及骨盆輕輕上提,如有腰椎病變,由于肌肉痙攣,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后期病人有腰大肌膿腫形成,可在腰三角或腹股溝處看到或摸到膿腫。腰椎結核者脊柱后凸通常不嚴重,從胸椎到骶骨,沿著骶棘肌兩側,用手指順序按摩,亦能發(fā)覺輕度后凸。寒性膿腫在有繼發(fā)感染時會出現(xiàn)高熱以及毒血癥癥狀加重。潰破后先流出大量稀薄液體,混有千酪樣物,也可伴有少量死骨。破潰后往往形成慢性竇道,經(jīng)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