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中國,改變孟加拉國“千年擺渡”的歷史

文/行走斯圖卡
最近幾天,孟加拉國人民迎來了一件大喜事:一座橫穿帕德馬河的大橋建成通車,結束了這條河中下游數(shù)千年以來沒有一座橋梁的歷史——能改變這個歷史的當然只有“基建狂魔”中國!
帕德馬河是孟加拉國的“生命之河”,將這個國家一分為二。此前帕德馬河除了上游有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外,中下游由于地質和洪水頻發(fā),千百年來無法修建橋梁,民眾只能依靠擺渡過河。
2014年,孟加拉政府在財政拮據(jù)的情況下,擠出30億美元資金,由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中鐵工業(yè)參建,在首都達卡附近修建一座橫跨帕德馬河的大橋;中國公司來修橋的消息讓孟加拉人民燃起了希望,他們稱這座橋是“夢想之橋”。
但是要在這里修橋,工程難度超乎想象。帕德馬河的水量巨大而且湍急,河床由超細砂和軟黏土構成,極其松軟、幾乎無法承重且深度超過150米;想要在帕德馬河上建橋,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豆腐上面插鋼筋”。
有媒體在報道中提到,工程開始之初,曾有國外公司斷言,中國人沒有能力修好這座橋,并且提出合同報價的“5倍”酬勞“幫”中國公司。但是這家公司似乎忘記了,這個反向Flag只會讓中國人戰(zhàn)斗力暴漲——8年過去了,中國公司用事實狠狠打了這家外國公司的臉。
就在大橋通車的那一天,孟加拉國舉國歡騰,一位參加大橋建設的孟加拉工人歡呼“10分鐘過河,千年擺渡的歷史結束了!”孟加拉政府甚至專門派出了從中國采購的K-8教練機,在大橋上空舉行了一場飛行表演,足以看出該國上下對這項工程的贊譽和感激。
帕德馬河不僅對孟加拉國意義重大,對中國同樣具有戰(zhàn)略意義:是中國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這幾天中國海外基建工程除了帕德馬河大橋外,中老鐵路萬象南站換裝場也已經(jīng)投入使用。它將實現(xiàn)中老泰三國鐵路線的互聯(lián)互通:向北可以直達中國成都、重慶、西安等地的物流集散中心,可與中歐班列銜接;向南可以連接泰國首都曼谷和林查班港口。
在我們又交出新答卷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tǒng)拜登。剛從歐洲回國的他,一下飛機就遇到了最高法院、國會、華爾街輪番砸過來的難題,應該沒有忘記他豪言與盟友一起拿出6000億美元來實施“全球基建伙伴計劃”的事情吧;說真的,我們對拜登的記性有些擔憂,上次在洛杉磯牽手牽錯了媳婦、牽了巴西總統(tǒng)夫人,這次在馬德里摟腰也摟錯了媳婦,摟了西班牙首相夫人——但是我們衷心希望,拜登總統(tǒng)可以不記得哪個是自己媳婦,也一定要記得他想對標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事。
我們從來不擔心西方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挑戰(zhàn),原因眾所周知;但是我們確實很期待若干年后,再回首這件事時,能夠享受到打臉對方的愉悅感!
美國總是想證明自己比中國優(yōu)秀、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地位和影響力,我們也不介意跟美國展開一場公平的競爭;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是有一個建議要對美國人說:希望他們能說服白宮里的那位“曹丞相”,把心思放在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而是整天尋思著怎么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