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從歐洲“凱旋”,迎面而來的是一連串噩耗

文/行走斯圖卡
美國總統(tǒng)拜登這幾天“風光無限”,他在歐洲賺足了眼球,成功地籠絡了歐洲盟友一起朝中俄狺狺狂吠,還在土耳其同意瑞芬入約問題上發(fā)揮了“臨門一腳”的作用——但是當“空軍一號”專機降落在美國本土的那一刻起,他的“明星待遇”到此結束,接下來將會是各種各樣能讓他焦頭爛額的國內問題。
第一個出來迎接拜登的,就是“一片狼藉”的美國股市。6月份的最后一天,美股收盤后,上半年的成績單出爐了:標普500指數(shù)累計下跌21%、納斯達克指數(shù)下跌30%、道瓊斯指數(shù)下跌15.3%。
美媒報道稱,這是自1970年以來“最糟糕”的上半年、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差成績單,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用“一片狼藉”來形容上半年美國經(jīng)濟的情況,并且指出:諸多因素合力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并且都源自于一個詞“通貨膨脹”。
報道還指出,標普500累計跌幅超過20%,意味著市場上一些重要領域的風險投資已經(jīng)崩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是美聯(lián)儲堅持所謂“暫時性通脹”的后果,但是學過經(jīng)濟學的小伙伴應當知道,“暫時性通脹”實際上是華盛頓和華爾街為了掩蓋失敗而硬生生創(chuàng)造出來的概念——利用“發(fā)明概念”的方式掩蓋政策的失敗,美國政治和金融集團的精英們,已經(jīng)技窮到這個地步了嗎?
但是這不是拜登面臨的第一個麻煩;激進加息之下通貨膨脹仍在一路向前、躺平政策下的新冠疫情依舊如火如荼、釋放了大量戰(zhàn)略儲備原油后的油價照樣居高不下,高等法院還恰到好處地挑起了“墮胎權”和持槍權之爭,就在拜登回國的當天,高等法院又用一項新的判決給了拜登一個“下馬威”:明確美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無權在州層面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也不得要求發(fā)電廠放棄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由于拜登政府將“應對氣候問題”作為其執(zhí)政特色之一,這個判決無疑是照著他的命根子狠狠砸了一錘子!
這個時候又怎么能少得了共和黨呢?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也在這一天發(fā)出威脅,如果民主黨不放棄一項氣候變化和社會支出法案,那么他將否決總統(tǒng)拜登和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所謂“重建美好未來”法案是對華競爭法案框架下的核心法案之一,聚焦于重建世界芯片供應鏈——麥康奈爾的態(tài)度氣得民主黨大罵他“通中”,是在“幫助中國超越美國”。
去了一趟歐洲的拜登,在自己光禿禿的執(zhí)政成績單上裱了一層光鮮亮麗的孔雀毛,回國后剛下飛機就被各方危機的一把火燒個精光?!度A盛頓郵報》副主編伊格納修斯(David Ignatius)就曾經(jīng)指責過,“無休止的黨爭和拖延讓美國對抗中國的法案陷入了混亂,破碎的政治體系讓美國幾乎不可能開展競爭”。
褲衩都燒沒了,但是拜登仍然死盯著中國不放;然而“七國集團”聯(lián)合聲明提到中國14次又能如何?北約戰(zhàn)略文件首次提到中國又能如何?拉上日本和韓國,將北約的爪子伸到亞太又能如何?一個千瘡百孔的美國,如何將這些雄心壯志付諸實踐?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此前就提醒過華盛頓:美國怎么發(fā)展,怎么提升“競爭力”,這是美國自己的事;美國最大的威脅就是美國自己,把自己的事辦好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