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又不好,優(yōu)秀又無能,殘忍又仁愛,他是謎之帝王,耶律洪基

大遼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是遼道宗耶律洪基。
這個耶律洪基,他當(dāng)皇帝最大的愛好,是追星。
斯人千萬種,人生在世,總是會生出對他人的傾慕之情。
而這樣的人,往往是比較樂觀的人,因為只有樂觀的人,才有欲望去追求美好。
在這個世界上,悲觀主義者可能會讀懂當(dāng)下的世界,但樂觀主義者,卻往往能夠贏得未來的生活。
比方說這個人長得好看,那我就喜歡帥哥,那個姑娘長得俊俏,那我就喜歡美女。
那咱們的耶律洪基同志喜歡什么呢?他喜歡鄰國北宋的皇帝宋仁宗趙禎。
耶律洪基在遼朝執(zhí)政的時候,北宋仁宗正好在汴梁城里坐擁半個天下。
按理說,宋遼這么多年來一直有摩擦,澶淵之盟之前那一打仗可都見血,后來簽了合同不打了,但是在邊地那也是偶有交火的,所以從戰(zhàn)略意義上來講,那宋朝皇帝和遼朝皇帝是仇敵,是死敵,真要是見面了,那非得把對方打個滿面桃花開才肯罷休。
然而,在遼道宗和宋仁宗之間,卻似乎并不存在這種敵對關(guān)系。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史書的記載是“為人仁柔,諱言兵,不喜刑殺”,就是說他這個人性格仁慈,一來不喜歡打仗,二來不喜歡殺人,這種說法當(dāng)然有文官美化的成分在,但問題是如果真是實打?qū)嵉谋┡熬?,史官大概也不會這么記載。
而巧的是,北宋仁宗趙禎也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翻遍史書以及后世之評價,有說這哥們能力不行的,但基本上沒有人說這哥們做人不行的。

所以遼道宗和宋仁宗在本質(zhì)上,還有那么一點小相似。
遼道宗不僅性格上和宋仁宗相似,他平時對宋仁宗還十分敬重,每次和臣下們一提到宋仁宗的時候,都要把雙手放在額頭上以示尊重。
燕云十六州隔開了契丹鐵騎和江南兒女,但卻無法隔開耶律洪基仰慕宋仁宗的心情。
北宋那邊傳來的消息,都是宋仁宗如何如何愛民,如何如何關(guān)心臣僚,如何如何有同情心,簡直是把宋仁宗描述成了救苦救難的活神仙下凡,聽得遼道宗是欽佩不已。
懷念不如思戀,思戀不如相見,說實話,遼道宗一直想要親自見一見宋仁宗,組個局吃個飯相互了解一下,然而山高水長,一直未能得見。
遼道宗一尋思,既然不能見面,那要張照片總是可以的吧?于是遼朝使臣到宋朝覲見的時候,就提出想要帶一張宋仁宗的畫像回國給遼朝皇帝看一看。
宋朝大臣一聽這能行么?我們皇帝的御容那是你想見就能見的么?再說了,萬人我把畫像給了你們,你們拿回遼地,對畫像使用厭勝法可怎么辦?
厭勝,意思是厭而勝之,是古代民間的一種辟邪手段,具體就是拿別人的物件啊,畫像啊,用所謂神奇法術(shù)來詛咒別人的一種方法。(封建迷信,不足為信)
宋朝大臣不太樂意,但宋仁宗卻十分大方,表示我年年給遼朝那么多的錢,我對他們可不薄啊,他們肯定不會在背后搗鼓我的,所以皇帝十分痛快的就給了遼使一張畫像。

畫像風(fēng)塵仆仆送回遼上京,耶律洪基打開一看,那是直呼哇塞,說了這么一句話:
真圣主也。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zhí)鞭捧蓋,為一都虞候耳!
真帥啊真帥,這是妥妥的真龍?zhí)熳影。绻疑钤诒彼?,我還當(dāng)什么皇帝,我直接就去給趙禎牽馬,我去給他當(dāng)司機了。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這家伙,這宋仁宗和遼道宗的友誼,那可真是地久天長,讓人羨慕啊,然而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大概率是野史,是時人或者后人牽強附會寫出來的。
因為,遼道宗即位的時候,他經(jīng)常主動到宋遼邊境去惹是生非,挑起戰(zhàn)爭,他要真拿宋仁宗當(dāng)偶像,他就不會這么干。
朋友們,不僅僅是作者淺見,清朝的乾隆皇帝也認(rèn)為這純屬是北宋文人瞎編的,而乾隆仁兄的意見更加干脆直接:
彼時宋方畏契丹,增歲幣,其政略兵威,有何令契丹可懼處?而契丹主見像驚拜,有都虞候之嘆耶?此不過宋臣自詡之言,無足信,益可鄙耳。
宋仁宗在位的時候,正是北宋朝廷承平日久,國力開始出現(xiàn)下滑的時候,宋仁宗那的確是好人,但他卻并不是一個好皇帝,論治國那還得往后稍一稍,朝廷見天的給遼朝發(fā)紅包,邊防渙散,將士們常年不打仗,武備廢弛,契丹皇帝怎么可能對你北宋皇帝這么愛戴?
是真是假,還要各位觀眾老爺們,見仁見智了。

不過,遼道宗中后期在外交上大致秉持和平發(fā)展這倒是真的。
然而外患勉強算是零壓力,但皇帝的內(nèi)政卻搞的是一團糟。
遼道宗這個人,剛才我們說,性格仁慈,而性格仁慈的人,又往往比較憨厚,人一憨厚,那就十分容易信任別人,趕巧道宗時期奸臣林立,滿大街上沒好人,這算是把遼道宗給禍禍慘了。
道宗皇帝最為信任的大臣有兩位,一位叫做耶律重元,一位叫做耶律乙辛,這兩位仁兄就好像是王多魚的臥龍和鳳雛,好事兒跟他們從來是不沾邊。
耶律重元聯(lián)合自己的兒子耶律涅魯古想要發(fā)動兵變,刺殺道宗篡奪皇位,大臣們提醒皇帝好幾回了,說這對亂臣賊子有野心,但遼道宗死活都不信,直到這對父子都領(lǐng)兵殺進大門口了,遼道宗這才反應(yīng)過來,趕緊把耶律重元一家子給處死了。
耶律重元下線,耶律乙辛又上線了,在得到了遼道宗的信任之后,耶律乙辛的目標(biāo)還是老樣子,那就是弄死遼道宗,篡奪最高權(quán)力。
這個耶律乙辛,他總結(jié)了老前輩耶律重元急功近利的失敗經(jīng)驗,搞了一套曲線篡權(quán),在不能一次性就把遼道宗扳倒的前提下,他打算先瓦解皇帝周邊的親信勢力。
比如,耶律乙辛誣告道宗的皇后蕭觀音私通宮人搞外遇,遼道宗一聽那是相當(dāng)生氣上火,也不調(diào)查真?zhèn)危⒖叹妥尰屎笞员M了。
當(dāng)年諂媚的耶律重元起兵造反差點把遼道宗給砍翻在地,按理說怎么著也該長點心,然而遼道宗絲毫不懂得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對這位耶律乙辛同志也完全不設(shè)防,在某種程度上更是言聽計從。
耶律乙辛把皇后害死之后還不罷休,又跑去告太子耶律浚的黑狀,說耶律浚想要謀反,遼道宗一聽這能行嗎,立刻就把太子給囚禁了。
耶律浚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兒呢就被下了大獄,之后又很快被耶律乙辛給暗殺了。

皇帝的媳婦,兒子都已經(jīng)殺掉,耶律乙辛又把黑手伸向了道宗的孫子,耶律延禧。
這老小子是真狠啊,他想要讓道宗皇帝斷子絕孫。
眼見皇孫也要不明不白的被耶律乙辛害死,直到這個時候,反應(yīng)遲鈍的遼道宗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耶律乙辛在搞鬼,這才幡然醒悟,誅殺了耶律乙辛。
年輕時候的耶律洪基,就是還沒繼承皇位的時候,他是大遼王朝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總覽軍權(quán),同時還擔(dān)任知惕隱事,可以說是一等權(quán)貴。
這個知惕隱事是什么官兒呢?很不一般,是專門管理大遼皇族事務(wù)的一種官職。
那時的耶律洪基沉穩(wěn)堅毅,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一看就不好惹,也不好糊弄。
每次耶律洪基上朝的時候都搞得氣氛十分嚴(yán)肅,就連他父親,當(dāng)時的皇帝遼興宗耶律宗真都會不自覺的收起笑容,被兒子的情緒所感染。
當(dāng)年那個大遼青年中的翹楚之輩,到如今,成了殺妻滅子的糊涂帝王。
多年來的執(zhí)政生涯,使得耶律洪基脫胎換骨,如同再造,當(dāng)然,是向著不好的方向。
權(quán)力并不是一種榮耀的時態(tài),而只不過是一種手段,擁有手段和使用手段的人都多多少少會被感染和侵蝕,如同萬事萬物,在有始有終的同時自生自滅。
耶律洪基在位四十七年,說實話,這四十七年里,遼朝雖然在統(tǒng)治階級頻繁的發(fā)生內(nèi)亂,但卻從來沒有顯示出任何的頹敗之象。
耶律洪基當(dāng)然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做的并不是很到位,但他仍然覺得,自己從圣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手里繼承的,仍然是一個可以千秋萬代的王朝。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猶覺有余香,冷落西風(fēng)吹不去。
皇帝還曾經(jīng)饒有興趣的寫詩贈送給臣下,表明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生活情趣,他將永遠(yuǎn)想象不到,在自己將帝國的命運交到孫子天祚帝耶律延禧不過二十四五年后,這一切就走向了滅亡。
如鑌鐵一樣的契丹王朝,轟然崩塌的速度,就如同北宋徽宗眼看東京夢華時,無法想象自己如此繁榮富庶的帝國會一朝湮滅。
想象中的火樹銀花,不過是歪脖斷枝,傳說中的百花深處,也不過是尋常小巷。
多年以后,當(dāng)那個遠(yuǎn)走中亞的耶律大石在卡特萬會戰(zhàn)中奮勇殺敵之時,他的腦海中將會回憶起那個徐徐日暮的大遼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