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戰(zhàn)機藏在塞爾維亞客機下方,北約想“借刀殺人”?

文/闕興明
北約自成立以來,就為美國充當打手,說白了就是一群奴才,而奴才的本性其實是最為兇殘的,剛發(fā)生的一件事,又把北約的兇殘本性彰顯了出來。
據環(huán)球時報4月8日援引俄塔斯社報道稱,本周四,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在電視節(jié)目上宣讀一份報告,該報告來自于貝爾格萊德航班的一名飛行員,內容顯示,一架疑似屬于北約國家的戰(zhàn)機進入俄羅斯領空,卻在塞爾維亞航班正下方約1公里處保持同步飛行。隨后這架民航客機收到了俄羅斯空管方面的示警。武契奇憤慨地指出,“我們將看到,是誰自作聰明,用其戰(zhàn)斗機給民航飛機制造危險?!?并要求北約“提供相關信息”。
武契奇既然聲稱戰(zhàn)機是“疑似北約國家”的,其實已經基本確認是無疑的了,只是北約肯定不會自己承認罷了。至于要求北約“提供相關信息”,說白了就是要北約對這件事作出解釋:為什么要干這種缺德喪良心的壞事?
這事到底壞不壞?估計三歲小孩都明白,如今俄羅斯正值戰(zhàn)爭時期,對于本國的領空安全是空前的敏感,再加上就在幾天前,發(fā)生武裝直升機從烏克蘭境內奔襲俄本土,并導彈攻擊燃油庫的事件。因此,俄羅斯軍方肯定對此類事件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一旦再發(fā)現(xiàn)有不明戰(zhàn)機飛入俄本土上空,不排除會果斷將其擊落,而北約卻將戰(zhàn)機藏身于塞民航客機之下,這擺明了是拿客機當掩護。如果俄軍發(fā)動攻擊,戰(zhàn)機的速度快,也更靈活,因而極有可能讓客機成為替罪羊,被擊中。
北約干的這事,是骨子里的壞,是典型的借刀殺人之計。
其一不惜把民航客機的乘客及機組人員的生命當賭注,人為制造一起空難事件。這樣的壞事,身為北約“帶頭大哥”的美國就曾經干得心安理得。1983年,當時正值美蘇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美軍常常動用客機的機型當成偵察機,密集侵入俄東部地區(qū)一帶進行偵察,而這一地帶,正是韓國客機的必經之地。結果當年8月底,一架韓國航班被蘇軍誤當成美軍偵察機而慘遭擊落,269人遇難。
其二是有意挑撥塞爾維亞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所幸俄軍方的偵測系統(tǒng)如今很先進,沒有發(fā)生誤判,而如果這架客機被擊落,災難發(fā)生之后,勢必會引發(fā)塞爾維亞與俄羅斯之間的外交糾紛。
俄烏局勢緊張以來,塞爾維亞一直持中立態(tài)度。烏克蘭戰(zhàn)火點燃以后,塞爾維亞也“很不聽話”,基本沒有過對俄羅斯的施以任何制裁,也幾乎沒有對烏克蘭提供任何支持。而在美國北約的意識里,只要是中立,就會被當成對俄羅斯的支持——這還得了?! 因此自然將塞爾維亞當成歐洲大陸上的“異類”,找機會也要對其實施懲治。
其三是可以借此事,對俄羅斯展開一輪新的輿論攻擊。俄烏開戰(zhàn)至今,西方媒體一直在不斷制造有關“俄軍殘暴”的話題,各種謠言滿天飛。近日的“布查事件”就相當可疑,但仍然讓西方國家如同蠅子見血一般興奮,對俄羅斯的譴責鋪天蓋地,還掀起一輪驅逐俄外交官的狂潮。然而,“布查事件”或是因為太不符合正常邏輯,最近有點降溫,因此不排除北約很想干一票大的。
倘若俄軍真的擊落客機,西方媒體會異口同聲地譴責俄羅斯是多么多么的“非人道”,口水都能淹沒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真不要低估北約的下限。北約成立以來的這些年頭,啥壞事沒干過?遭受其侵略的國家、制造出來的人道主義災難數(shù)都數(shù)不清,還會在乎一架客機里面的人命嗎?俗話說得好:天理循環(huán),報應不爽。北約壞事做絕,終有一天會遭到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