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人眼里一千個哈姆雷特
? ? ?? 魯迅曾點評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跟莎士比亞的“一千人眼里一千個哈姆雷特”異曲同工。都是闡述看問題的因人而異。道理淺顯易懂,一旦落實,卻花樣百出。
? ? ? ?正因看問題介入點差異,人們容易混淆,把個人想法強加于他人;以自身為出發(fā)點,想當然以為對方也在同一頻道。甚至糾結:他怎么可以這樣,他為什么會這樣。沒人反問:他為什么不可以這樣。拿生活中最常見現(xiàn)象為例,守時者總是準時到達指定點,很難遲到;相反,非守時者從來不會按時到達指定點,很難準時。評論偏向前者,甚至有人拿人品做文章,諸如浪費他人時間不尊重對方等等。顯然,大家忽略了關鍵點:人類差異性;從某一方面,又做到了共性:我想即我以為。
? ? ? ?所以,莫名爭執(zhí)、郁悶、氣憤等等不好情緒隨時爆發(fā),自我以為了事情未來走向,奈何結果偏偏未達預期;自我以為了對方想法或動機,導致對方強烈反擊或厭惡。
? ? ?? 甚至,把個人的所思所想進而升級,大肆點評他人,簡直隨手拈來、信口開河。他怎么怎么樣,他又如何如何,如數(shù)家珍,像在說鏡中自己一般,即使剛認識不久或認識很久接觸不多。唯獨忘記自問:有何根據(jù)?
? ? ? ?因為自我,主觀操縱全局,臆斷造成損失而渾然不知。主客觀平衡如何實現(xiàn),很簡單,少一點自以為是、狂妄自大,多一點虛懷若谷、彼此尊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