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太原晉國趙卿墓

2021-12-20 09:38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太原晉國趙卿墓晉陽城肇建者最后的奢華

《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801

千年國寶現(xiàn)晉陽

金勝村是晉陽古城邊上的一個偏僻小村,千百年來汾河水從它前面靜靜地流過。然而,這里的寧靜在1 987年被打破了——太原一電廠在擴建廠房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千多座古墓,其中還有首次發(fā)現(xiàn)的春秋晚期晉國趙卿墓(編號M251)及其附葬的車馬坑(編號M252)?其規(guī)模之大,等級之高,遺物之豐富,在之前所發(fā)掘的晉國墓葬中無與倫比,可謂研究晉國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1988年3月20日,春寒料峭,風(fēng)沙肆虐。趙卿墓的發(fā)掘正式開始。4月下旬,在墓葬填土中發(fā)現(xiàn)大量的河卵石與木炭塊;隨后,陸續(xù)出土了三件青銅戈、一件迄今所見春秋時期最大的銅鼎以及青銅禮器、金器、玉器、瑪瑙器、水晶等大量貴重隨葬品。同年6月初,墓室清理完畢;9月底,大墓東北側(cè)陪葬車馬坑發(fā)掘完畢。至此,趙卿墓及車馬坑的發(fā)掘工作歷時近半年之久才告結(jié)束。

趙卿墓屬于大型的積石積炭木槨墓。墓坊為東西向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口大底小,四壁光滑,無墓道。墓室正中,放置一槨和三層套棺。槨室較高,面積近40平方米,沒有支柱,槨四周、槨蓋上及底部均積石積炭,槨室由柏木方搭制而成,與棺木皆腐朽,但可見刷漆修飾痕跡。因槨室坍塌,大多數(shù)隨葬物品已破碎或變形。結(jié)合文獻分析,這是一座春秋時代晉國的大墓。

墓主人仰身直肢臥于第三層木棺中,頭向東。身下朱砂鋪底,雙手置于腰部,骨骼早已腐蝕。這位70歲左右的老者,身邊陪葬有許多兵器(如成對的戈、數(shù)以百計的鏃),腰間還有四把青銅劍和四件純金帶鉤,全身上下被瑞玉、佩玉、水晶及瑪瑙制品所圍。青銅禮器和生活用具層層疊放于頭的東部。在大棺的西、南兩面分別安放有四位殉葬者的棺,他們可能是墓主生前的侍妾、家臣和樂工。全部隨葬遺物達3421件,其中青銅器1402件,另有石磬、玉器、金器、陶器、木器、骨角器、瑪瑙、水晶串珠、玻璃串珠、綠松石串珠、蚌器、海貝等。

考究的墓室結(jié)構(gòu),奢華的隨葬品,龐大的車馬坑,不禁令人驚詫:它的墓主人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嘔血,鼓音不衰——趙簡子與晉陽

西周時,晉國是一個重要的諸侯國。春秋初,至?xí)x文公稱霸時,六個異姓貴族,成為晉國舉足輕重的新興勢力。他們是趙、魏、韓、范、中行、知氏,即所i胃的“六卿”o

春秋末年,晉國公室衰微,大權(quán)旁落,分屬六卿,史稱“六卿專權(quán)”。趙簡子(又稱趙鞅,或志父)以卿主政晉國,挾強大武裝,合諸侯之兵,戌周十載,又鑄“刑鼎”,頒布晉之法典。同時,趙簡子為了趙氏在晉國政局中立于不敗之地,開始了北進的行動,即在其新的采邑地(今太原古城營一帶)營建了一個軍事城堡,并以此為中心,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就是居于晉水之北的晉陽。晉陽地處晉中盆地北端,靠山面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趙簡子派遣謀臣董安于治理晉陽。據(jù)《戰(zhàn)國策?趙策一》載:“董子之治晉陽也,公宮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唐之,其高至丈余……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zhì)”。晉陽城初具規(guī)模。公元前497年秋,趙簡子因“邯鄲午事件”被政敵范氏、中行氏攻伐,遂退保晉陽,藉此渡過難關(guān)。董安于之后尹鐸再治晉陽,既加固城墻,儲備糧草,又減少稅收,富民強兵,晉陽成為一座軍政合一、易守難攻的堅固城市。

稍后,趙簡子多次主持盟誓活動,聯(lián)盟魏、韓、知,孤節(jié):了范、中行二卿。

晉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鐵(河南濮陽)之戰(zhàn)爆發(fā),趙簡子身先士卒,奮勇殺敵,雖因傷“伏弢嘔血”,仍“鼓音不衰”(《左傳?哀公二年》),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范、中行二氏從此衰落下去。之后三年內(nèi),趙簡子攻朝歌,戰(zhàn)潞城,擊百泉,又轉(zhuǎn)戰(zhàn)邯鄲,再攻柏人(今河北省隆堯縣酉南),伐衛(wèi)國,圍中牟。最后,趙簡子征伐鮮虞,消滅了范、中行二卿。

從此,趙簡子的領(lǐng)地從晉陽擴大到邯鄲、柏人等地,范、中行二氏的采邑全部被知、趙、魏、韓四家所吞并。趙簡子也取得晉國執(zhí)政卿的地位,故司馬遷言“趙(簡之)為晉卿,實專晉權(quán)”。

這樣,晉國六卿只剩下了趙、韓、魏、知四卿,開始了四卿霸權(quán)的時代。晉陽一直是趙卿氏族與晉國諸卿角逐、與列國諸侯爭雄的根據(jù)地。公元前453年因晉陽之戰(zhàn),趙、韓、魏三家分晉,揭開了戰(zhàn)國的序幕。此后,晉陽仍是趙國北部的軍事重鎮(zhèn),直至宋初毀滅為止。晉陽在歷史長河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金勝村春秋大墓的墓主人就是趙簡子。

晉陽城肇建者最后的奢華

晉定公三十五年(公元前477年),叱咤風(fēng)云、馳騁疆場的趙簡子故去了。二千多年后的1988年,這座保存完好的春秋末期高級貴族墓葬終于再見天日。那么,這位晉陽城肇建者最后的奢華向我們展示了趙氏家族怎樣的雄風(fēng)呢?

彝鼎圭璋——奢華的青銅禮器

趙卿墓隨葬器物非常豐富,其中青銅器有1402件,禮、樂、兵、輿器齊全。禮器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鼎是其中的核心,鑲鼎、升鼎和羞鼎三類齊備。此墓出土鼎共27件,可分七式,各式形狀相同,紋飾一致,大小相次。其中1件為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鑲鼎,圓口,平折沿,附耳,束頸,深腹,圜底,獸蹄形三足,鼎耳、器腹飾夔紋和蟠螭紋,頸飾牛頭雙身蟠螭紋,鼎足跟部是高浮雕的獸面紋;形體碩大,為所見春秋時期最大鼎,高93厘米,口徑102厘米,重達220千克。5件為立耳鳳螭紋蹄足羞鼎。7件為附耳牛頭螭紋蹄足升鼎。6件為鋪首牛頭螭紋蹄足升鼎。5件為鋪首環(huán)耳螭紋蹄足升鼎。2件為豬鈕蹄足鼎。另有1件為臥牛鈕歸足小鼎。列鼎制度是以“升鼎”為核心的,此墓共出三套“升鼎”,分別為7件、6件、5件—套,屬“七鼎”之禮。

豆是盛食器。出土的豆器有三種形式:方座豆4件,盤豆2件,蓋豆8件。蓋豆紋飾分為兩類,一類是細密繁縛的蟠虺紋,首尾相交且群虺纏繞,另一類是簡潔生動的夔龍紋,首尾相接而身軀卷曲呈S狀。

壺8件,分方壺、扁壺、高柄小方壺、匏壺四種。方壺形制碩大,凝重古樸。高柄小方壺則小巧精致,盜頂,方口,腹隆鼓,長柄,喇叭形圈足,蓋頂上二龍飛舞,器腹菱形紋交錯,柄上飾三組神鳥,共16只。匏壺精美絕倫,壺體似一匏瓜,蓋呈雋(鶯鳥)形,雙目圓瞪,尖喙大張,細長頸,短尾,一雙利爪緊緊抓住兩條扭動的小龍,肩腹部有一虎形捉手,從虎口銜環(huán)引出一條皎鏈,與壺蓋的鳥尾相連。

鳥尊,造型是一只昂首挺立、羽翼豐滿的鶯鳥。鶯鳥鼓目圓睜,尖喙下勾,鳥喙上部在倒酒時可自由開啟,鳥的背上附一虎形捉手,虎弓身伏首,后肢釵鏈與捉手之下的尊蓋相連;鳥兩足直立,與尾下的虎形支腳呈三足鼎立之勢。構(gòu)思之妙,可謂巧奪天工。

另有銅罍2件,形制相同,浮雕夔紋,端莊穩(wěn)重。大鑒4件,主紋飾為粗獷威武的夔紋,器耳為高浮雕的獸頭,雄渾莊嚴(yán)。與鑒相配套的盥洗器還有盤和匝。盤圓口平沿,淺盤平底,三高浮雕獸蹄形足。匝有兩種類型,一種是3件虎頭提梁匝,質(zhì)較厚實,另一種是器尾銜環(huán)的線刻紋匝,筆劃細如發(fā)絲,遒勁有力。

趙卿墓所出青銅器約占出土遺物總數(shù)的40.9%。其品類全,形式多,器物紋樣新穎,復(fù)雜多變,為晉國罕見的藝術(shù)瑰寶。由此,我們似可看到趙簡子奢華的生活場景,也嗅到晉文化雄渾豪邁的文化氣息。

出土玉器共297件。墓主人身下鋪滿朱砂,口含玉玦,身上放玉璜、玉璧、玉曖、玉璋、玉佩、玉瓊、玉圭、玉管和玉片等大量玉器,還佩戴有晶瑩圓潤的瑪瑙環(huán)與色彩斑斕的料珠,手腕、腳腕上都飾有成串的水晶珠,但出土?xí)r,這些飾品已散落各處。

經(jīng)鑒定,大多數(shù)玉器質(zhì)地為鈣質(zhì)角閃石類中的透閃石和陽起石,色澤淡白或淡黃,偶有褐色或黑褐色,器表光滑,少數(shù)為蛇紋石,色澤淺灰或間有黑褐、雞血色斑點,器表粗糙。玉器的制作工序主要有切割、磨礪、拋光、鉆孔、雕刻花紋等。絕大多數(shù)玉器制作精致,花紋精美,顯示了當(dāng)時晉國高超的琢玉工藝。

鐘磬齊鳴——高雅的廟堂樂器

貴族死后要把樂器作為隨葬品置于墓主人身旁,希冀靈魂伴著美妙的音樂升天。趙卿墓出土的樂器共有32件,包括青銅編鑄與石磬各1套。

镈是春秋晚期新出現(xiàn)的一種大型單個打擊樂器,形制與紐鐘相同,但形體特大,是指揮樂隊的節(jié)奏性樂器。趙卿墓出土的19件镈,形制相同,大小次減,應(yīng)是成列的一套編傅,而按其紋飾、音調(diào)可分為夔龍夔鳳紋鑄(5件)和散虺紋(14件)兩種。傅體正視呈梯形,俯視如合瓦的橢圓狀,鈕作兩只帶角張翅的飛虎,銜梁對峙,鼓、舞、篆部或飾夔龍、夔鳳,或飾散虺紋。研究證明,這套鐫共可奏出由高到低38個音,較之春秋早期9鐘奏出的18個音擴大了一倍多,其最低音相當(dāng)于小字組的G調(diào),最高的音階也達到小字五組的*C調(diào),音列已由三個半八度擴展到四個半八度,這在迄今所知春秋時期的編鐫中是獨一無二的。

與镈相配的是石磬。磬一套13枚,多為灰白色石灰?guī)r制成,形制相近,大小相次。除個別磬大致完整外,余皆破碎,并伴有嚴(yán)重的溶蝕現(xiàn)象。音樂演奏家曾用柳和磬演奏了《康定情歌》和山西民歌,的確余音繞梁、蕩氣回腸。

趙卿墓出土的19件一組的編镈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一套,既是研究音樂史的寶貴資料,又是工藝研究的典型實物??吹剿鼈?,我們仿佛走進了兩千多年前的音樂殿堂,鐘磬齊鳴,衣帶飄逸,一派歡聲笑語的景象。

風(fēng)刀霜劍——所向披靡的各類兵器

趙卿墓中出十.的兵器共計779件,主要有劍(6件)、戈(31件)、矛(20件)、鉞(10件)、戟(9件)、匕、刀、鏃(510件)等十余種。

虎鷹搏擊透雕戈,在戈的胡和內(nèi)上透雕的猛虎雄鷹搏擊圖,將春秋時期戰(zhàn)爭的殘酷場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重要的是在墓主人的內(nèi)棺發(fā)現(xiàn)了一件帶有銘文“趙孟之御戈”的戈,這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重要實物。

在墓主內(nèi)棺中出土的4把青銅劍,是春秋兵器中的瑰寶。劍身修長、單脊、寬從、鋒刃,通長43厘米?54厘米左右。劍的格、鞘都飾有精致的玉雕。這些兵器也許是墓主人的心愛之物。

兵器還有殺傷力很強的扁體形銅刺、與矛配套的縛及數(shù)量眾多的箭銅鏃。其中很多兵器仍刃鋒尖銳,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

虎形灶和帳篷頂是行軍作戰(zhàn)隨身攜帶的生活用具。趙卿墓岀上的虎形灶是一件形制比較奇特的青銅灶具,也是至今所見唯一的一件。高22厘米、長46厘米、寬38厘米,由灶體、煙筒、釜、甑四部分組合而成。灶體上前有虎頭形火門,中間有放置釜、甑器皿的灶膛,后有可自由安放煙筒的煙道。此灶非常適用于行軍作戰(zhàn),兼有了中原和草原文化的特點。

帳篷頂構(gòu)件是用于支撐帳篷的。帳頂?shù)膫?cè)面有10個圓形銅環(huán),環(huán)上連接鴨嘴形扣,扣可以套繩索,與帳篷周壁立柱上的頂環(huán)扣接,構(gòu)成帳篷下的篷骨。它們是與帳篷頂配套使用的。

眾多的兵器,展示著墓主人英武的身姿,是墓主人生前戎馬生涯的寫照。

車馳馬驟——強大的戰(zhàn)車軍團

車馬坑位于該墓的東北側(cè),是趙卿墓的重要組成部分。平面呈曲尺形,由車坑與馬坑兩部分垂直交匯組成。

馬坑南北長12.6米,東西寬約3米,深約4米。馬共計44匹,由北向南依次排放。馬屬蒙古馬系,平均肩高148厘米。馬坑中還發(fā)觀大量的馬具。

車坑?xùn)|西長12米、南北寬6米,深4米~4.5米,位于曲尺形平面西部。車坑底部先挖好輪槽,埋入時將車輪嵌入槽內(nèi),車軸緊貼坑底。此方法為考古中首見。車坑中陪葬車至少16輛,分南北兩列,依次由西向東整齊排列。

車為單轅,雙輪車軸之上附車廂。車均為實用的木車,但木質(zhì)都已腐朽。

根據(jù)車輿形制的差異,可分為圓形輿和方形輿兩種。圓形輿僅一輛,位于北邊一列車的隊首,為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這些車,各有用途,如墓主人的專用車為“安車”,軍官的指揮車“輅車”,田獵所用的“田車”以及其他公務(wù)用車。

趙卿墓車馬坑還出土有200余件車馬器,如:軎、鐸、鈴、轅首飾、馬銜、當(dāng)盧等。

龐大的車馬坑,眾多的車馬器,使我們看到了戰(zhàn)旗烈烈、戰(zhàn)火熊熊、車鱗鱗、馬蕭蕭的戰(zhàn)爭場面和趙簡子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大將風(fēng)度。

趙卿墓是迄今所見春秋時期晉國等級最高的貴族墓之一。從棺槨制度看,使用了一槨三棺,積石積炭充斥槨、棺四周,積石內(nèi)置,緊貼木槨,積炭外置,緊貼墓歹,顯然已潛用了諸侯之禮。從列鼎制度看,墓共出“升鼎”三套,分別以7件、6件、5件成套,應(yīng)是“七鼎之禮”,等級非常之高。從“樂懸”制度看,出土兩組編鑄和一組石磬,符合“軒懸”之制,也屬于西周諸侯之禮。因之,西周的墓葬禮制在春秋末年的晉國均已升格,并擺脫了西周禮儀的束縛。所以趙卿墓的諸侯級別的葬制就較正常了。同時,趙卿墓車馬坑出土車、馬的數(shù)量和規(guī)格已經(jīng)超出同時期的諸侯(如中山國國王墓與莒侯墓),且殉車大都是實用戰(zhàn)車。由此又可以推測,墓主人是位久經(jīng)沙場且擁有強大武裝力量的顯赫人物。如果再和墓中出土的三千余件隨葬品一并考慮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想象到他生前的豪華場景。

趙卿墓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僅以岀土的青銅器為例,不僅數(shù)量龐大(1402件),禮樂兵輿種類齊備,而且鳥尊、匏壺等精品迭出,新工藝層岀不窮,表現(xiàn)出鮮明的晉國文化特色。在鑄造工藝上,

絕大多數(shù)器物采用陶范澆鑄,流行的渾鑄法得以繼續(xù)使用,分鑄法廣泛應(yīng)用,焊接技術(shù)更加先進。有的器物在鑄造上甚至融分鑄法、渾鑄法、焊接技藝于一身,顯示了晉國先進的鑄造技術(shù)。在器物的裝飾工藝上,采用了鑲嵌、錯金、包金術(shù)三項新技術(shù),而淺線條鏤刻技術(shù)更富有特色。在紋飾表現(xiàn)力上,夔、螭、虺等神怪動物花紋數(shù)量最多,但多為紋樣帶,表現(xiàn)出猙獰可畏的面貌,而虎、牛、鷹、鶯鳥等寫實動物最為普遍,多為浮雕,表現(xiàn)岀親善可愛的神態(tài),可謂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總之,趙卿墓青銅器的造型已由厚重轉(zhuǎn)向輕巧,刻鏤由深沉轉(zhuǎn)為浮淺,紋飾由簡單、神秘趨向復(fù)雜、實用,代表了春秋末期晉國的先進文化。此時,晉國的中心開始向晉陽轉(zhuǎn)移。

趙卿墓上承春秋,下啟戰(zhàn)國,處于社會的重大變革時期,對于研究東周特別是晉國的經(jīng)濟、軍事、文化和社會制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500年前,趙簡子肇建了晉陽,開創(chuàng)了晉文化的新局面;2500年后,趙郷墓乂在金勝村重見天日,再次展示了昔H趙氏的豪華生活。其間的血雨腥風(fēng),其間的興衰演變,既給今日的太原增加了歷史的厚重,也讓昔日的晉陽見證了曾經(jīng)的輝煌!

太原晉國趙卿墓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罗平县| 泸西县| 山阴县| 柞水县| 宣恩县| 阿克苏市| 班玛县| 宁乡县| 正镶白旗| 金湖县| 安吉县| 永春县| 陈巴尔虎旗| 铜鼓县| 南通市| 沽源县| 共和县| 辽阳县| 鹤庆县| 德兴市| 改则县| 凤山市| 乌兰浩特市| 包头市| 潮安县| 安徽省| 库尔勒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德县| 韩城市| 博湖县| 习水县| 洪江市| 金平| 丘北县| 隆昌县| 淅川县| 泾阳县| 湘潭县| 容城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