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3分鐘,地理不用愁——窯洞與地坑院【看紀錄片學地理】

窯洞與地坑院
一、歷史成因
?
00:14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窯洞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河南、內(nèi)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在中國陜甘寧地區(qū),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利用高原地形鑿洞而居,創(chuàng)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筑的窯洞
二、建設(shè)的地理背景
?
00:37
?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成了窯洞天然的建造場:
☆建筑用材:地面植被稀疏,缺乏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
☆土壤性質(zhì):黃土土層深厚,土壤結(jié)構(gòu)緊密,直立性好,適于鑿?fù)?/strong>
☆氣候:黃土高原地區(qū)降雨偏少,對在當?shù)赝阼徃G洞也十分有利
三、種類
?
00:55
?窯洞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以下這些:
☆靠崖式窯洞(崖窯):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平,然后修莊挖窯
☆下沉式窯洞(地窯):地坑院式窯洞,這種窯洞實際上是地下室,多在平原大坳上修建,一般深五至八米
☆獨立式窯洞(箍窯):一般是用土胚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墻,拱圈窯頂而成
四、被稱為“綠色建筑”的原因
?
01:11
?①窯洞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簡便,節(jié)省建筑材料
②洞穴式建筑節(jié)省土地
③窯洞冬暖夏涼,具有保溫、隔熱、蓄能、調(diào)節(jié)洞室小氣候的功能,是天然節(jié)能的建筑
五、地坑院
?
01:28
?①被譽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人類穴居的活化石、底下的北京四合院
②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③地坑院具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
六、例題
?
01:49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