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出路在何方
中國電影的方向在何方?中國電影的方向在于國際化,在于國外市場,在于亞洲儒家文化圈,以及全球華人的巨大市場。 電影電視劇是輸出文化的最佳方式,因為娛樂是人是最輕松接受一種文化的方式,我們接受歐美文化基本上也是通過電影電視劇來接受的。 我們在電視劇電影方面是大有可為的,國內市場是有天花板的,因為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景,國內的人看基本上厭倦了,比如你拍古代宮廷愛情劇,我們已經(jīng)厭倦,因為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已經(jīng)比拍電影的人要了解的多,看著慢慢的也就厭倦了。 但是這種古代大片對亞洲儒家文化圈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因為在古代是受我們影響最大,比如東北亞中亞的很多國家,對我們的古代文化也是很癡迷的,文化輸出的意義是巨大,他們能找回他們歷史的影子,因為歷史上他們是依附于我們存在的,所以我們拍片子對他們來講如沐春風如歸故里,這個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拍的三國演義在日本韓國影響就非常廣泛,因為我們的歷史對他們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歷史題材的電影對他們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現(xiàn)代題材的電影也是大有可為的,我們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中大國家,我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發(fā)展路徑,對周邊國家是有巨大影響力的,也是有參考作用的,如果真的能做出精品來,對國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亞非拉國家甚至歐美國家也期待通過電影來了解我們這個社會,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思維。自然就會引發(fā)別人對我們的了解,對我們產(chǎn)生了興趣,從而我們的文化去影響別人。 中國電影要著眼于全球華人市場,儒家文化圈市場,甚至全世界的市場去做,從文化輸出的角度來講是功不可沒的,電影上的投入目前還是不夠,要著眼于制作精品。 我們有國內巨大的市場做依托,能夠做出大制作精品作品,去影向世界去輸出。 小國家是做不出電影大制作的,本土市場那么小,你連最基礎制作班底都養(yǎng)不活的,你怎么可能做出大制作?能夠大制作無非就是美國的好萊塢,以及中國大陸的制作班底,所以我們要加大投入,不僅僅是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