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少女心的牛肝菌】拿起你的文化自信,學會辨認我國的粉孢牛肝菌

我國的粉孢牛肝菌(廣義)
主要是講如何分辨我國的幾種粉孢牛肝菌屬,干活滿滿的一期視頻

綠色為up原話(盡量),幫助理解記憶,藍色為筆者的感慨
一、前言
1、
2、粉孢:孢子印為粉色系
3、

二、分辨
1、

2、
“裘氏”,命名紀念我國學者裘維蕃先生,中國牛肝菌分類的一位先驅(qū)
注:(百度百科)裘維蕃(1912年5月15日—2000年9月18日),江蘇無錫人,植物病理學家,植物病毒學家,菌物學家,農(nóng)業(yè)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裘維蕃主要致力于真菌分類、生理學和栽培領域的研究。
這顏色真漂亮!

3、
后者暫時并未有正式的中文名,這個名字是up起的
區(qū)別如圖:

4、
“菌蓋表面蒙著一層像蒙皮或者說被膜一樣的結(jié)構(gòu),還可以撕開”
兩者區(qū)別在菌柄

補充:Austroboletus與Aureoboletus,這倆拉丁名很像但不是一個東西,網(wǎng)上有人搞錯了
看見南方牛肝菌這個名字我就記得有一期up的視頻提到是有可以吃的,云南有賣的,應該沒有基礎 ??
5、
受傷后菌肉會先變紅再變黑
“具體特征不是特別明顯,不好區(qū)別,味道也并不怎么好吃”

6、
最大的特點是菌肉是苦 (竟然是最大的特點)
子實層體,菌管表面基本都是白的

7、
up的這個起名是指菌柄顏色變化

臧氏牛肝菌屬的變藍有的時候并不明顯
后兩者在不新鮮的時候也會讓人有種不均勻變色之感
三者并不好分

8、
關鍵詞:柄表特征區(qū)別、菌肉顏色區(qū)別、菌管內(nèi)外顏色、管控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