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幻想

書蟲又稱蠹魚、衣魚、白魚、壁魚、或衣蟲它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屬于纓尾目,在地球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約三億年。也就是說在沒有書時期它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我很好奇它到底是從什么時候變得喜歡起吃文字的呢?
為什么我會突然提起書蟲子呢?其起因便是我昨晚看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只小東西。當時,它飛快地從書本的文字里躥過,我戴上眼睛定睛一看,才察覺到那原來是一只書蟲。我本想著將它捏死,但手指落下時卻被它快速地跑掉了,眼看它就要去到書頁的邊緣了,我連忙翻開了下一頁。我眼睛捕捉到翻過書頁的書蟲,但這次我并沒有出手,而是用舌頭添了上去……
書頁中不見了書蟲的身影,只留下了一個淡淡口水印,我馬上吞下了口口水,將疑似殘留在口中書蟲吞下肚去。
為什么我會突然作出這個舉動呢?我想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有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吃了書蟲會成仙的說法,故而一時頭腦發(fā)熱而采取的行動。但至于是在哪本書里看過的這個說法的卻沒有什么印象,我依稀記得它好像還是一味奇妙的藥方。既然,記得它是一味藥方嘛,那就很相當容易找了。那本記載著許許多多奇怪藥方的書籍想必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于是,我從床頭的那兩疊(左右各一疊)近一米高的書堆里找出了本《本草綱目》找到蟲部,果真被我找到了,以下我引用一段原文:
?衣魚
|釋名|白魚、蠹魚、壁魚。[宗奭說]衣魚生于儲藏很久的衣帛及書紙中。它的形狀有點像魚,尾部分為二歧,因此得名。
|集解|[別錄說]衣魚生于咸陽平澤。[頌說]現(xiàn)在到處都有,衣服中反而少了,而書卷中很多。身體是白色的,有濃粉,用手碰觸就會掉落。[段成式說]補闕張周見壁上的瓜子化為了壁魚,因此知道《列子》中“朽瓜化魚”的言論是真的。相傳生于道經(jīng)中的壁魚吃神仙字,身有五色。如果人吞下它,可以成仙。[時珍說]衣魚蛀蝕衣帛書畫,開始的時候是黃色的,老了后身上有白粉。按段成式言:何諷于書中得到一只長四寸,卷之無端的衣魚,用力擰,兩端滴水。一方士云:這是脈望,是衣魚吃了神仙字后幻化而成。夜晚手持它對著天,可以墜星、求丹。這種說法和吞魚致仙之說不一樣。它們都應(yīng)該是妄言,需要辯正。
也就是說要吞食了吃了神仙二字并化身為五彩色的書蟲才能使人成仙,但是我吃掉的書蟲卻是如同紙張一般的淡黃色,以至于它有沒有吃掉“神仙”兩字,我并不得而知。但我卻知道正在看的這本書是小泉八云的《怪談》,書里出現(xiàn)神仙兩字的概率并不高,反而是其它諸如幽靈,妖怪之類的比較多。等等!既然書蟲吃掉“神仙”的話便能化為五彩的使人成仙的異獸,那么當它吃掉了那些妖魔鬼怪之后,會不會也會變成妖獸呢?吃什么就會變成什么嘛,我有點明白為什么《西游記》里妖怪老是想吃唐僧肉了,那是因為當時的唐僧的修為已經(jīng)能到達長生不老的境界了,所以妖怪想吃掉唐僧也是想吃掉唐僧的修為。等等!現(xiàn)在不是rwym的時候了,我剛剛無疑是吃掉了一只不知道吃了什么字的書蟲。
我感到有些慌亂,我將書擺放在臺燈底下,小心翼翼地檢查書頁里有哪些被吃掉字。在此其間,我發(fā)現(xiàn)了第二只、第三只書蟲……(當然這次我就沒吃掉它們了)當我將整本書都翻完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本書出奇地完好,別說是被吃掉的字了,就連書頁內(nèi)的空白處也完好無缺。
奇怪了?它們?nèi)绻怀詴脑挄孕┦裁茨??無疑我并不具備那樣的知識,只能用我這缺乏想象力的腦袋胡亂思索了。突然,腦海里突然閃現(xiàn)出一個可怕的念頭,它們該不會是趁著晚上我睡著偷偷地從書堆里出來,鉆進我的腦海里啃食我腦海尚未成型的故事里的文字吧。我想一定是這樣!難怪我最近一直都沒靈感,想出來的東西總是欠缺了重要的線索,就連最近的夢境也只能變得含糊起來,莫非它們難道還有跟食夢貘一樣能力,能夠吞食人的夢境?
我望著堆放在床頭上的幾疊書,感到一陣戰(zhàn)粟,連忙將疊在床頭處的書裝進箱子擺在房間的一角,弄完這些很已很夜了,躺在床上平時見慣的兩堵書墻如今已消失不見,感到安心的同時更多的是不習慣。
唉,得找個時間把自己讀過的書“曬”出來才行呀,趁著我的腦中的書尚未被書蟲啃食殆盡之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