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百萬小丑,或丑角》(Les Millions d'Arléquin, or Harlequinade)
?
?
中文名稱:百萬小丑,或丑角
外文名稱: Harlequin's Millions(英文) Les Millions d'Arléquin, or Harlequinade(法文);Миллионы Арлекина(俄文)
劇本:馬里于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根據(jù)意大利《喜劇藝術》(commedia dell 'arte)而作
編導:馬里于斯?佩蒂帕
音樂:里卡多?德里戈(Riccardo Drigo)
布景:奧雷斯特斯?阿萊格里(Orest Allegri)
服裝:伊萬?卡費(Ivan Kaffi)Evgenii Ponomarev
指揮:里卡多?德里戈
首演時間和地點: 1900 年2月23日(儒略歷1900 年2月10日)由帝國芭蕾舞團(Imperial Ballet)于冬宮(Hermitage)上演;1900年2月26日(儒略歷1900年2月13日)于帝國瑪麗婭劇院上演
演員表:
瑪?shù)贍柕?克舍辛斯卡婭(Mathilde Kschessinskaya)…………科隆比納
格奧爾基?卡亞克什特(Georgy Kyaksht)…………小丑
奧爾加?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婭(Olga Preobrajenskaya)…………皮爾麗特
謝爾蓋?盧基亞諾夫(Sergei Lukianov)…………皮埃羅
恩里科?切凱蒂(Enrico Cecchetti)…………卡桑德拉
安娜?烏拉科霍娃(Anna Urakhova)…………善良的仙女
?
1. 劇情
人物表:
科隆比納(Columbine)…………卡桑德拉的女兒
丑角(Harlequinade)…………花衣小丑
皮爾麗特(Pierrette)…………卡桑德拉的妻子
皮埃羅(Pierrot)…………卡桑德拉的仆人
卡桑德拉(Cassandre)…………小鎮(zhèn)富有的人
善良的仙女…………守護神
萊安德烈(Lèandre)…………高貴有錢的老人
?
二幕喜劇芭蕾
一個意大利小鎮(zhèn)的廣場。清晨。富有的卡桑德拉和他仆人皮耶羅從屋里走了出來??ㄉ5聽栃⌒囊硪淼劓i上門,把鑰匙交給仆人,告訴仆人不要讓任何人進屋??ㄉ5吕阉呐畠嚎坡”燃{關在屋里,她的父親另有打算,決定把她嫁給高貴有錢的老人萊安德烈(Lèandre)??ㄉ5吕タ駳g節(jié)了??坡”燃{的一個朋友,皮埃羅的妻子——美麗的皮爾麗特,她同情科隆比納,用詭計從天真的皮耶羅那里把鑰匙騙了出來,決定去挫敗她丈夫和他的主人卡桑德拉的計劃,然后溜進了房子。女孩們去參加了狂歡節(jié)。
狂歡節(jié)開始?;ㄒ滦〕笤谂笥训拇卮叵鲁霈F(xiàn),他愛上了科隆比納。在陽臺下,他為她唱“小夜曲”,邀請她心的愛人參加一個歡樂的聚會??ㄉ5吕幕貋泶驍嗔讼嗷勰降膫z人??ㄉ5吕推腿似ひ_一起,他把花衣小丑引誘到他家。在那里,仆人殘忍地毆打可憐的花衣小丑,把他的身體撕成碎片,然后把他從陽臺上扔了下去,萊安德烈立即開始向科隆比納求婚。善良的守護神仙女恢復了花衣小丑的生命,花衣小丑回來了,而萊安德烈的婚約立即就結束了。但他們不會投降:卡桑德拉和萊安德烈?guī)е坡”燃{逃離了。
花衣小丑又傷心了起來,但善良的仙女叫他不要放棄,給了他一根魔杖,只要輕輕一揮魔杖,就能摧毀墻壁并可以滿足他的任何愿。在魔杖的幫助下,花衣小丑呼吁請求“百萬小丑”的幫助,并指示他們報復那些傷害他的人。在一陣騷動中,科隆比納從陽臺上下來,和花衣小丑一起跑到狂歡節(jié)去了。
在豪華的大廳里,在公證人和客人面前,花衣小丑和科隆比納簽署了一份婚前協(xié)議??ㄉ5吕腿R安德烈走了進來,要求科隆比納回到他父親家。公證人突然變成了一個善良的仙女,用他的力量說服卡桑德拉同意把她的女兒嫁給她深愛的花衣小丑。憤怒的萊安德烈怒氣沖沖地走了。每個人都為這對戀人感到高興和祝賀。共同的節(jié)日。
?

2,創(chuàng)作歷史
伊萬?弗謝沃洛日斯基(Ivan Vsevolozhsky)于1899年開始擔任冬宮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館長,這一職位要求監(jiān)督博物館劇院的演出。弗謝沃洛日斯基委托圣彼得堡帝國劇院著名的芭蕾大師馬里烏斯?佩蒂帕開始創(chuàng)作三部短小的芭蕾舞劇,于1900/1901年在俄羅斯帝國宮廷新開張的冬宮劇院上演。佩蒂帕開始為這些芭蕾舞劇編導場景,利用各種不同的主題。第一部芭蕾舞劇是《愛情的惡作劇》(Les Ruses d'amour (The Pranks of Love)),劇本靈感來自法國洛可可舞。第二部劇本是改編的的芭蕾舞劇《四季》(Les Saisons (The Seasons),),這是一部無情節(jié)芭蕾舞劇,通過佩蒂帕編導的經典舞蹈形式來代表四季。第三部芭蕾舞劇是《百萬小丑》,劇本是根據(jù)意大利《喜劇藝術》中常見角色的情節(jié)改編的。舞蹈編排是典型的佩蒂帕模式,獨舞者者在群舞的有序的背景下精湛的舞蹈模式。12段舞蹈片段穿插著富有表現(xiàn)力的啞劇。在這里,編導放棄了常規(guī)的芭蕾舞動作,以舞蹈啞劇為基礎的場景。故事基本上以第一幕結束,第二幕以純粹的狂歡節(jié)娛樂性插舞結束。在其中,彼得堡戲劇學校的學生和獨舞者一起跳舞。
佩蒂帕和弗謝沃洛日斯基原本打算委托亞歷山大?格拉佐諾夫(Alexander Glazunov)為《百萬小丑》譜曲,而里卡多?德里戈為《四季》譜曲。兩位作曲家是親密的朋友,很快就對佩蒂帕和弗謝沃洛日斯基指定的芭蕾舞劇產生了興趣。格拉佐諾夫堅定地向佩蒂帕和夫謝沃洛日斯基表示,《百萬小丑》的主題從各方面來看都適合德里戈這位才華橫溢意大利作曲家。最后,格拉佐諾夫被委托為獨幕芭蕾舞劇《四季》和《愛情的惡作劇》譜曲,德里戈被委托為兩幕芭蕾舞《百萬小丑》譜曲。
在為《百萬小丑》譜曲的時候,德里戈每天都在圣彼得堡夏日花園和涅瓦河岸邊散步,一邊想著他的祖國意大利。在一次這樣的散步中,德里戈創(chuàng)作了芭蕾舞劇中著名的《小夜曲》,其中包括曼陀林獨奏,以及專為豎琴演奏家阿爾伯特?扎貝爾(Albert Zabel)創(chuàng)作的“搖籃曲:科隆比納的炫示部舞”(Berceuse: Variation pour Columbine)。
《百萬小丑》于1900 年2月23日(儒略歷1900 年2月10日)于由帝國芭蕾舞團冬宮首演,第一場演出是為私人觀眾舉行的,包括整個俄羅斯宮廷,以及皇帝尼古拉二世(Emperor Nicholas II)、亞歷山德拉皇后(Empress Alexandra)和瑪麗亞太后。當時的私人皇家戲劇表演是非常正式的事務,嚴格遵守禮儀和禮節(jié),因此鼓掌或歡呼是不允許的。然而,在最后的幕布落下的瞬間,一向沉默的皇家觀眾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芭蕾大師佩蒂帕和全體演員在幕布前鞠躬時,受到了熱烈的掌聲。但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驚訝的是,作曲家德里戈受到了如此熱烈的歡迎,以至于幾個王子和大公們都把他團團圍住,他們在熱烈祝賀他的音樂時絆倒了彼此。亞歷山德拉皇后也很喜歡芭蕾舞劇,并下令在瑪麗婭劇院的舞臺上為宮廷進行演出,并于1900年2月26日(儒略歷1900年2月13日)上演。這部芭蕾舞劇是瑪?shù)贍栠_·克謝辛斯卡婭的義演。新聞界對《百萬小丑》的反應是典型的,一部漂亮的二幕芭蕾舞劇,伴隨著德里戈的迷人的的旋律。觀眾立即欣賞到這種音樂的優(yōu)點,并為這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鼓掌喝彩。克謝辛斯卡婭跳得很好,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婭飾演的皮爾麗特也跳得很好。所有的舞蹈都是由佩蒂帕用他的品味和藝術來創(chuàng)作的,他的秘密只屬于他一個人。芭蕾舞劇《百萬小丑》的主要舞蹈是克謝辛斯卡婭 的“尋找云雀”(La chasse aux alouettes)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美,巧妙地完成了舞蹈的每一個細節(jié)。

馬里于斯?佩蒂帕為主角科隆比納和皮爾麗特編排了一些最令人難忘的舞蹈,科隆比納一角受到了舊帝國舞臺上偉大的芭蕾女首席的歡迎,其中包括:安娜?帕夫洛娃(Anna Pavlova)、奧爾加?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婭、維拉?特菲洛娃(Vera Trefilova)和朱莉婭?塞多瓦(Julia Sedova)。佩蒂帕為小丑這個角色編導了極具挑戰(zhàn)性的舞蹈,這個角色后來成為俄羅斯男舞者最夢寐以求的角色之一,帝國芭蕾舞團的許多主要男舞者都在這個角色中脫穎而出。包括:喬治?克雅克什特(Georgy Kyaksht)和亞歷山大?謝里亞耶夫(Alexander Shiryaev)。
《百萬小丑》是在20世紀初用弗拉基米爾?斯捷潘諾夫(VladimirI Stepanov)記譜法記錄的,是謝爾蓋耶夫收藏的一部分。
《百萬小丑》在1917年革命前演出過50多場。1908-1909年,芭蕾舞劇由帝國芭蕾舞團首次在西方演出,由尼古拉?萊加特(Nikolai Legat)和亞歷山大?謝里耶夫率領,安娜?帕夫洛娃(Anna Pavlova)擔任芭蕾女首席。芭蕾舞劇在波羅的海諸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奧匈帝國和德國巡回演出。然而,在革命之后,它偶爾上演,1927年,佩蒂帕的最后一場演出在前帝國瑪麗婭劇院上演。這部芭蕾舞劇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中。
1907年,亞歷山大·戈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編導的版本在莫斯科上演,由卡捷琳娜?黑爾策爾(Catherine Geltzer)和瓦西里·蒂霍米羅夫(Vassili Tikhomirov)主演。1933年,芭蕾舞大師費奧多?洛普霍夫為列寧格勒新成立的小劇院芭蕾舞團(Maly Theatre Ballet)重新上演了獨幕版本《百萬小丑》,將其劇名更名為《小丑》(Arlekinada)。該芭蕾舞劇由藝術家塔吉亞娜?布魯尼(Tatiana Bruni)設計布景和服裝。1933年6月6日由小劇院芭蕾舞團首演。但是復排的版本,只剩下了德里戈音樂,音樂幾乎是佩蒂帕是版本沒有使用的片段的翻倍。編舞的信條通常是明確而堅定的:“我們試圖把德里戈/佩蒂帕的抽象美學芭蕾,沙龍風格的、夢幻般的、甚至帶有神秘色彩的表演,變成家庭和社會喜劇。我們經歷了一場芭蕾革命,我們把芭蕾舞劇的情節(jié)從一個抽象的城市,從一個抽象的狂歡節(jié),轉移到法國巴黎,轉移到第二個帝國的具體歷史背景,再轉移到7月的狂歡節(jié)。”劇中出現(xiàn)了店主卡桑德爾、退役軍人皮埃羅、窮學生小丑,甚至還有一位“美國叔叔”。伊萬·索勒丁斯基(Ivan Sollertinsky)作證說:“小歌劇院里的《丑角》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芭蕾舞表演。在《丑角》中歌唱的歌手,職業(yè)雜技演員們在地毯上翻滾……洛普霍夫試圖通過舞蹈的特點來創(chuàng)造舞臺形象,首先是利用舞蹈。這是新的?!?

洛普霍夫的《小丑》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由小劇院芭蕾舞團演出,共上演了59場,然后就結束了。甚至還拍攝過兩次。第一次是1978年由BBC制作的《與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夜晚》(An Evening With the Russian Ballet),第二次是1991年由蘇聯(lián)廣播電臺為俄羅斯電視臺制作的,當時小劇院芭蕾舞團在瑪麗婭劇院上演了一場罕見的《小丑》。洛普霍夫的獨幕版本芭蕾舞劇仍然偶爾由芭蕾舞團表演,特別是在學校,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在世界各地。
1975年,彼得?古謝夫(Pyotr Gusev)為小/米哈伊洛夫斯基芭蕾舞團(Maly/Mikhailovsky Ballet)上演了自己版本的《小丑》。彼得?古謝夫對古典舞蹈遺產非常了解:“只有從原作中被遺忘和無法恢復的東西,才能復排完成芭蕾大師的芭蕾舞劇,而且必須以原作的方式完成。”編導決定只重現(xiàn)第一幕,加上前第二幕的兩個女主人公的舞蹈。演出的場次超過了103場。
1954年,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為瑪麗亞?塔爾希夫(Maria Tallchief)和安德列?埃格列夫斯基(André Eglevsky)編舞了著名的“雙人舞”。1965年,為了紀念該芭蕾舞團成立65周年,巴蘭欽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編舞并上演了他自己版本的全本芭蕾舞劇,其中包括他1954年編導的“雙人舞”。佩蒂帕的《丑角》是巴蘭欽非常熟悉的芭蕾舞劇,他回憶說:“當我在帝國芭蕾舞學校學習時,我清楚地記得我是如何在這部戲中跳舞的。我最喜歡的是芭蕾舞劇的機智、節(jié)奏和氣氛、它的完整性和情節(jié)呈現(xiàn)的優(yōu)雅。我認為這部芭蕾舞劇對編舞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了喜劇芭蕾的一個樣本?!彼鶕?jù)自己對佩蒂帕作品的回憶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版本?!冻蠼恰酚?965年2月4日在紐約市的紐約城市劇院首演,帕特里夏?麥克布萊德(Patricia McBride)飾演科隆比納,愛德華?維拉飾演(Edward Villella)小丑,蘇基?肖爾飾演(Suki Schorer)皮爾麗特,丹尼?拉蒙特(Deni Lamont)飾演皮埃羅。直到今天,紐約市芭蕾舞團仍然在上演《丑角》。1971年,巴蘭欽在擴大版中使用了完整的樂譜,并為24名成人和24名兒童增加了新的角色。巴蘭欽的《丑角》至今仍是紐約市芭蕾舞團的重要劇目。
2018年,作為慶祝佩蒂帕誕辰兩百周年慶典的一部分,阿列克謝?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為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re)重新復排《丑角》了哈利奎那德劇院。于2018年6月4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公映首演,詹姆斯?懷特賽德(James Whiteside)飾演小丑,伊莎貝拉?博伊爾斯頓(Isabella Boylston)飾演科隆比納,托馬斯?福斯特(Thomas Forster)飾演皮埃羅,吉莉安?墨菲(Gillian Murphy)飾演皮爾麗特。
?

3.音樂出版
1900年《百萬小丑》首演后,音樂出版商齊默爾曼(Zimmermann)計劃發(fā)行里卡多?德里戈的樂譜,包括鋼琴縮編譜和管弦樂譜。里卡多?德里戈在他的回憶錄中講述了他的同事是如何敦促作曲家將他的樂譜獻給亞歷山德拉皇后的。這就要求作曲家向皇家大臣提交一份題獻的請求,有趣的是,直到帝國宮廷完成了一項漫長的調查,旨在調查作曲家的性格和背景是值得尊敬的,足以為俄羅斯女皇做出這樣的題獻。最后,才被帝國宮廷接受,欣然接受了他的題獻。
?
4.《百萬小丑》中的“小夜曲”
《百萬小丑》的第一幕有這樣一個場景:角色科隆比納出現(xiàn)在她房子的陽臺上,小丑用他的道具曼陀林在街上唱小夜曲(盡管在隨后的表演中也使用了道具吉他)。自1917年《百萬小丑》復排以來,它一直由劇團的男高音演唱。德里戈為這一場景創(chuàng)作的音樂因其自身的名氣而流行起來,并以不同的樂器配器分別發(fā)行。在愛德華七世時代和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小夜曲”成為沙龍音樂的主要曲目,甚至由音樂出版商發(fā)行了幾個不同的標題,包括“波士圓舞曲,或威尼斯女孩小夜曲”(Valse Boston or Serenatina veneziana)。 “小夜曲”還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的歌曲集之一,由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音樂家們演奏。
?“小夜曲”后來在1922年被詞作者S.??ㄆ?/span>(S.Focacci)改編成“愛之夜曲”(Notturno d'amour)。意大利男高音貝尼亞米諾?吉利(Beniamino Gigli)在1926年錄制了這首歌,成為全球熱門歌曲并在世界范圍內大獲成功。 “愛之夜曲”隨后被許多著名歌手錄制,而“愛之夜曲”的各種改編版本也被無數(shù)場合錄制。
?

5.《百萬小丑》中的“雙人舞”
現(xiàn)在與《百萬小丑》有關的最著名的作品是所謂的《百萬小丑》中的“雙人舞”。然而,與普遍的看法相反,這段“雙人舞”與佩蒂帕或他的版本的《百萬小丑》沒有任何關系。這段“雙人舞”是蘇聯(lián)時代另一部作品,是在佩蒂帕去世后創(chuàng)作的。這是彼得?古謝夫在20世紀30年代創(chuàng)作的“雙人舞”,配樂是選自德里戈各種芭蕾作品的片段。這段蘇聯(lián)時代的創(chuàng)作“雙人舞”所用的音樂作品如下:
慢舞(Adage),選自《百萬小丑》小丑第一幕中“戀人約會:群舞的舞蹈(Pas d’ensemble from Le rendezvous des amoureux)
男子炫示部舞——亞歷山大?謝里亞耶夫飾演丑角,由德里戈在1902年創(chuàng)作
女子炫示部舞——1903年,德里戈為謝利亞耶夫復排列夫?伊萬諾夫(Lev Ivanov)1887年芭蕾舞劇《哈勒姆郁金香》(The Haarlem Tulip)補充的結尾部舞或由德里戈約在1905年為奧爾加?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婭飾演皮爾麗特創(chuàng)作的炫示部舞。
結尾部舞-選自《護身符》(The Talisman)中的“孟加拉玫瑰”(La Rose de Bengale)的結尾部舞“大芭蕾舞曲”(Grand Ballabile)
?
6.舞蹈結構
序號
標題(外文)
標題(中文)
?
Act ? I
第一幕
1a
Prélude
前奏曲
1b
Scène ? de Cassandre et Pierrot
卡桑德拉和皮埃羅的場景
2
La ? clef dérobée: Scène dansante et valse de Pierrot et Pierrette
被偷的鑰匙:舞蹈場景和皮埃羅和皮爾麗特的圓舞曲
3
Ballabile ? par une compagnie de masques
戴著面具群舞的芭蕾舞曲
4
La ? sérénade
小夜曲
5
Le ? rendezvous des amoureux: Pas d'ensemble—
—a. ? Andante (solo de violon pour Mons. Léopold Auer)
—b. ? Danse des amis de Columbine et d'Arléquin
—c. ? Variation de Columbine (solo de violon pour Mons. Léopold Auer)
戀人約會:群舞的舞蹈
a.行板(利奧波德?奧爾先生小提琴獨奏)
b.科隆比納和丑角的朋友舞蹈
c.科隆比納的炫示部舞(利奧波德?奧爾先生小提琴獨奏)
6a
Cassandre ? et des sbires
卡桑德拉和爪牙
6b
Arléquin ? est déchiré
被扯破的丑角
6c
Le ? patrouille
巡邏
7
L'apparition ? de la Bonne fée et variation d'Arléquin: "La cliquette"
善良的仙女出現(xiàn)和丑角的炫示部舞:“響板”
8a
La ? sérénade de Léandre et l'évocation des petits Arléquins
萊昂德爾的小夜曲和丑角的召喚兒童
8b
Scène ? finale: La batte enchantée
最后的場景:蝙蝠的魔法
?
Act ? II
第二幕
9
Polonaise: ? Cortège des invités
波洛乃茲:客人的游行
10
Les ? sacs remplis d'or
裝滿金子的袋子
11
Arléquinade: ? Ballabile des enfants—
—a. ? Danse des Polichinelles
—b. ? Danse des Arléquins et Columbines
—c. ? Danse des Pierrots et Pierrettes
—d. ? Danse des Scaramuches
丑角:兒童的芭蕾舞曲
a.木偶的舞蹈
b.丑角和科隆比納的舞蹈
c.皮埃羅和皮爾麗特的舞蹈
d. 卡桑德拉的舞蹈
12
Le ? temps passé et le temps présent (originally the Coda du Ballabile des ? enfants)
過去時間和現(xiàn)在時間(最初是兒童的芭蕾舞曲的結尾部舞)
13
Pizzicato: ? La réconciliation de Pierrot avec Pierrette
撥奏:皮埃羅和皮爾麗特和解
14
La ? chasse aux alouettes: Grand pas—
—a. ? Alegretto: Arléquin et Columbine et des alouettes
—b. ? Andante (solo de violon pour Mons. Léopold Auer)
—c. ? Valse des alouettes
—d. ? Berceuse: Variation pour Columbine (solo de la harpe pour Mons. Albert Zabel)
—e. ? Coda du pas des alouettes
尋找云雀:大舞步
a.小快板:丑角和科隆比納與云雀
b.行板(利奧波德?奧爾先生小提琴獨奏)
c.云雀圓舞曲
d.搖籃曲:科隆比納的炫示部舞(艾伯特?扎貝爾先生豎琴獨奏)
e.云雀的結尾部舞
15a
Quadrille ? des merveilleuses
精彩的四方舞
15b
Galop ? générale ("Marlborough s'en va-t-en fuerre", vieille chanson ? populaire fran?aise)
interpolation: ? Variation for Harlequin, ca. 1900
interpolation: ? Variation for Alexander Shiryaev as Harlequin, 1902
interpolation: ? Variation for Olga Preobrajenskaya as Pierrette, ca. 1905
interpolation: ? Pizzicato for Anna Pavlova as Columbine, ca. 1905
集體的加洛普舞(”馬爾伯勒離開了”,這是一首古老的法國流行歌曲)
插入:丑角的炫示部舞。 大約1900年
插入:亞歷山大?謝里亞耶夫飾演丑角的炫示部舞,1902年
插入:奧爾加?普列奧布拉任斯卡婭飾演 皮爾麗特的炫示部舞,在大約11905年
插入:安娜?帕夫洛娃飾演的科隆比納撥奏,大約1905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