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塞爾帶領下的法拉利應該在賽季初確立勒克萊爾為一號車手嗎?

最近車隊指令的話題很熱,特別是法拉利在近代有這個傳統(tǒng)。賽季尾端犧牲一位成績沒有希望的車手無可厚非,MSC在受傷賽季也幫Irvine,這個做法有時也能最大化車隊榮譽。
另外法拉利一向講政治,Vasseur有提拔Lec進F1的淵源,Lec的經紀人/贊助商Todt和Vesseur創(chuàng)建了ART車隊,Lec在ART拿到GP3冠軍
但是明年賽季初法拉利是否就該使用車隊指令完全犧牲Sai?自由競爭有優(yōu)點嗎?這有點像經濟學底層邏輯問題:)
好的車手都不想當二號車手,如果內定了很容易招不來好車手,或者本身好的車手也會失去動力隨便跑,就像為賭錢打假球開了頭,以后就很難在場上用命來拼了。因為太迷信?should?only have?one rooster in?the?den輸WCC的例子也不少。
車手都會賴車不好,如果明知道隊友不行,一號也可能懈怠不拼命,輸了也不是自己開車的問題。例子就是寶馬Theissen說 06年初?Heidfeld 對上老弱的Villeneuve在摸魚,當Villeneuve被換成Kubica競爭加劇以后,Heidfeld對比賽季初的自己也提高了0.5秒。
另外萬一法拉利運氣好造了火星車,Lec靠車隊指令統(tǒng)治奪冠給觀眾的觀感約等于作弊奪冠,對法拉利和F1整體都不一定是個好事。
如果兩位車手實力相近,賽季初就押注一位押錯的幾率不小,事后看如果選定的一號車手后來發(fā)揮失?;蛘哂龅綑C械故障就顯得很傻,比如2021年?Lec?V?Sai。Sai的長距離速度到底怎么樣?除了輸Hulk那年比較跌眼鏡,對上幼Ver幼Nor還是可圈可點的。




I gave (my drivers) three things: a sense of optimism, a crea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ultimate motivator-competition. By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in-house, we wound up beating our rivals.
Enzo Ferr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