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鋸人》,不止于象征主義文學(xué)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偉大的藝術(shù)家描繪出的世界是帶有強(qiáng)烈主觀色彩與感情的,我們只能祈求從這些驚世駭俗的作品中窺知一二關(guān)于生活或是世界的隱喻
教科書般的象征主義
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其中的“荒誕感”與“朦朧感”逐漸將象征主義帶人了人們的視野,而藤本樹的《電鋸人》也是一度與《咒術(shù)回戰(zhàn)》一樣刷新了人們對少年漫的認(rèn)知。
?男主電次是一位被騙得負(fù)債累累,過著貧困生活的少年,和他相依為命的波奇塔在遭黑社會背叛之后救了電次一命,成為了電次的心臟,“電鋸人”因此得名,在一番屠殺過后,電次遇到了瑪奇瑪,故事從這里開始...
《電鋸人》之所以是《電鋸人》,或者說,《電鋸人》之所以是讀者心中的《電鋸人》,就在于藤本樹對于死亡的描繪,對于人物的描繪,在藤本樹的筆下,死亡像是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習(xí)以為常的事,許多讀者,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在初次看漫畫時會對角色的死亡感到“毫無防備”與“驚慌失措”,藤本樹在描繪死亡時并沒有選擇死的合乎理性與感性,而是選擇死的荒誕,死的“莫名其妙”,更奇妙的是,藤本樹筆下的角色大多在臨近死亡之際才能展現(xiàn)出他們真實的情感,真實的“美”,我也曾為姬野前輩的死而感到惋惜,我也曾為蕾塞的死而感到痛心疾首,我更是為帕瓦的死而感到悲憤交加,她們的死或許是荒誕突兀的,但是隨后展露出來的情感卻是這個瘋子世界為數(shù)不多的“人情”。這種情感美到無與倫比,美到令人贊嘆。是謂象征主義
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實意義
藤本樹描繪的《電鋸人》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瘋子”的世界,沒有一個人會按照常理出牌,似乎只要有角色變得“正?!?,變得有了“人情”,那么這個角色就離死不遠(yuǎn)了。這就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當(dāng)今的社會,是不是人們只有冷漠,麻木,沒有感情的活著,才能擁有平靜的生活?是不是人們一旦有了不及利益,出于惻隱之心的“善意”,就會使自己陷入麻煩之中?藤本樹是否覺得描繪人們的冷漠自私無情的機(jī)械式的生活過于的“無聊”,所以便架構(gòu)了《電鋸人》這樣與冰冷的現(xiàn)實有著巨大反差的“火熱”的瘋子世界呢?
同時,藤本樹也在漫畫中表現(xiàn)出了對于未知與恐懼的思考,這就與向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克蘇魯文學(xué)有著不謀而和的地方
為了防止說多了會有過度理解,曲解本意之嫌,我還是就此打住,留給列位看官思考的空間
少數(shù)人想要的“電次”與多數(shù)人想要的“電鋸”
蕾塞想要收下的是“電次”的心臟,而無數(shù)的人想要的是“電鋸”的心臟,換句話說,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只看到了“地獄的英雄”的心臟,而承載它的人,無論是誰都無所謂。尤其是在電次認(rèn)識到了這一點之后,尤其是在讀者認(rèn)識到了這一點之后,無言的悲傷與說不出的壓抑之感涌上心頭,更悲慘的是,正如電次“自己”所言道:“我認(rèn)識的女人?。『孟駛€個都要殺我??!”接近電次的人中,少有的像蕾塞一樣是真的喜歡著電次,而更多的是如瑪奇瑪一樣想要利用電次。可以看出的是,藤本樹描繪電次這樣一個角色,折射出的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有著夢想?yún)s只能過著溫飽且足的生活,一旦普通人得到了不普通的東西,人們就會“群起而擁之”,將這樣?xùn)|西無情的奪去,至于那位“擁有著”,誰會去管呢?藤本樹也是通過《電鋸人》站在高處地諷刺了這種利益至上的社會現(xiàn)實,而這位少年漫的作家當(dāng)然不會悲觀的描述這一現(xiàn)實,漫畫的最新話清晰的展現(xiàn)了電次想要奮起反抗的決心,反抗所謂的“命運”,這種“常見的熱血劇情”卻特別的在這部漫畫中振奮人心,就好像讓人抓住了些許光明一般。
說到這里,先前“總想說點什么”的欲望總算是平復(fù)了,總的來說,《電鋸人》的劇情有時真的會使人“放棄思考”,我希望至少是我自身能夠從這部如俄狄浦斯般的“悲劇”中汲取一點東西,什么都好。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