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隨意談
? 關(guān)于武則天的佳話與風云逸事,史書與坊間都多有傳頌,武氏女流之輩,卻以才智計謀登頂龍位,令人欽佩賞幕,而武氏也因其心狠手辣與政治斗爭對唐王朝的破壞受人詬病。新年之際,筆者也欲對武氏隨意談談,權(quán)當為讀者聊天歡快。
? 武氏出身功臣家族,父親武士彟(yue)曾官至工部尚書,可見武則天在那時千萬人中,起跑線還不低(投胎功夫有幾分)

? 但武則天仍然不能擺脫中國歷史上的重男輕女和尊卑觀念,因武氏生母非正妻,父親去世后更為遭受排擠,被迫離開四川老家,隨母親回到長安,這一舉動,卻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億點的影響→_→。
?武氏不久入宮(有傳言為武氏為混血)?,注意此時皇帝尚是唐太宗李世民,更有傳說李淳風推演出了日后武則天代唐掌權(quán)得天下的故事。李世民病重時,太子李治侍疾,共同照顧皇帝的還有一位女子。
沒錯,就是武媚娘π_π
? 二人就如此產(chǎn)生了感情。
? 日后新皇李治赴感業(yè)寺上香,再次見到以出家的武媚娘(此為眾多封建社會殘害女子的例證之一,皇帝駕崩,妃子出家殉葬皆有之,更不要提漠北視女子如財物,父死子承了),李武設(shè)法擺脫寺院,武則天再次入宮。
??當時的朝廷其實也有一些不滿武氏先皇遺妃,后宮佳麗們也厭煩多了一位競爭對手,但聲音還不算大。
所以不久他們就會后悔當初沒把李治架著換個寺上香……
??武氏以心狠手辣著稱便始于宮斗,為了栽贓時皇后王氏,武則天不惜親手掐死女兒,以此嫁禍,聽聞王氏與蕭氏(另以高位妃子)向皇帝訴苦,更是命人斬去二人四肢,泡于醋壇中。
? 可能這就是宮斗吧……
? 日后武氏便主掌后宮。
? 在公元660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史稱二圣臨朝,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一塊上朝,此事常常被很多人作為李治懦弱無能的表現(xiàn),可我們不應該忘記,僅以疆域一點來說,唐高宗時期是唐帝國疆域極盛之時,波斯王子來朝稱臣求復大食國(既阿拉伯帝國)亡波斯之仇,漠北諸部平順臣服,唐帝國也是在高宗時期鞏固了對西域的治理,等等諸多成就,足以見李治非平庸之輩。武則天也未對李治起野心(此時二人還生下二子可見感情還是深厚不變)。
? 但武則天在此時也展現(xiàn)出了她治國的才能,一介女流可以同君王共治理天下,本是非凡之舉,武氏又唐高宗上書“建言十二章”體現(xiàn)了她對下層人士的關(guān)心,太子離弘去世時,李治更是想過讓位與武則天,但是在武氏謙讓和眾臣唾沫海里告罷(有的事情不能急嘍,不是不要,時候未到)。
? 可是老爹架得住的辣妹子,孩子就架不住了啊喂-_-||
? 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駕崩,真正順從平庸的李旦繼位。
? 武氏真正大權(quán)獨攬,從此至武氏病故,她一直是唐與武周帝國的最高領(lǐng)導人,而這期間也體現(xiàn)了武氏當國的一些弊端,武氏當政就是中央與地方豪強貴族矛盾加劇的導火索,李唐皇室與起義軍,地方武將反武氏叛亂此起彼伏(初唐名士駱賓王就是為此寫下了著名的《討武檄文》),雖都是封建統(tǒng)治者爭權(quán)奪利罷了,可兵戈之間,終于還是禍害百姓,筆者對此惋惜與批評。此外,在中央朝廷中,政治斗爭也在加劇,武氏大力打擊關(guān)隴貴族與豪強,有對一些士人拉攏培養(yǎng),盡管打擊貴族是進步的,可也是為了鞏固全力之舉,值得贊賞,卻未能逃出歷史規(guī)律,可嘆。
? 在先后廢立唐中宗唐睿宗后,武氏步步完成了準備,與公元690年登基為帝,武則天之前也有兩位女皇,可二人一位元姑娘,是宮廷斗爭之木偶,沒幾天便死去,甚至未能留名史冊;一位是唐高宗時期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文佳皇帝陳碩真,陳氏才智過人,起事時作戰(zhàn)勇猛,后不幸被朝廷鎮(zhèn)壓,不知長安城里的武則天聽得陳碩真的英勇事跡,會作何感想?扯遠了……武則天稱帝雖是板上釘釘之事,可這依然給了朝中許多野心人士謀反的理由,如公元697年,宰相李元素叛亂等,足見唐王朝時期豪強權(quán)臣貴族強勢這一南北朝遺毒。
? ?

? ?另一值得分享的是武則天時期的戰(zhàn)事問題,武則天時期,由于內(nèi)部斗爭嚴重,邊疆吐蕃、契丹、突厥等地對唐周帝國也加大了戰(zhàn)爭,唐高宗時期的漠北大地再次脫離統(tǒng)治,契丹甚至大敗過20萬唐軍,武周時期,統(tǒng)治領(lǐng)土有明顯縮小,盡管武則天頗有才干,但在與各游牧民族的博弈中相對劣勢。

? 歷史車輪滾滾,武則天風云一生也有盡頭時日,晚年武則天寵幸男寵,內(nèi)心孤獨,政治也相對沉暗,公元705年,武則天年老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人除男寵,擁立唐中宗復辟,十一月,武則天在都城的寒風中病逝,往日風光的女皇,也迎來了人生的終點。此后武曌以皇后身份與愛人唐高宗合葬,蓋棺入土,一生也算圓滿。
??
? 武則天一番大業(yè)是其個人才華與唐王朝開放繁榮時代共同促成的一件奇物,在不斷推進平等的社會主義新時代里,也值得回味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