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羅生門的世界支離破碎,但那一刻的感覺是真的
書籍 | 羅生門
2020-04-05
記得一開始知道這本書,是來自于電影,電影已經(jīng)說的很直白了,但是任然想著可以看看這樣的書籍,畢竟書籍要遠比電影來的偉大,至少目前我是這樣認為的,而也就是如此,才有了對于這本書感悟。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羅生門》。
作者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日本文壇重要的“芥川獎”,便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他以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讓讀者關(guān)注到社會丑惡現(xiàn)象,這使得他的小說既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
《羅生門》是其代表作。
其實說起來故事很簡單,就像是電影里面的一樣簡單,但是每個人的所作所為卻讓故事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它講述災(zāi)荒之年一個被主公解雇的下人,面對茍且的生存還是人性的毀滅時所做出的選擇。
當他為了避雨在停滿死尸的羅生門城上看到正在拔女尸頭發(fā)的老嫗的惡行時,為正義感驅(qū)使,他厲聲呵責(zé)。但聽了老嫗的一番話后,下人最終也為了茍且的生存選擇了人性的毀滅,他剝下了老嫗的外衣消失在漆黑的夜暮中。
我們不知道結(jié)果如何,但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羅生門的世界已經(jīng)支離破碎了,但是我們依舊還是應(yīng)該相信,那一刻的真實。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雞湯的說說而已,畢竟要是能做到就真的太難了,但是感覺等所有的都是真實的。
文章一開頭便點明當時的社會被黑暗所籠罩,死氣沉沉,毫無生機的景色描寫讓我不寒而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存的確成了一個最主要,也是最難的問題。這使人的真實本性立刻暴露了出來,每個人都是為了活下去,文章的最后,下人的最后一點正義感也被吞噬,搶走了老嫗的衣服……
這和你所感受的世界是如此的相識,你以為是的反而不是,你以為不是的反而都是,為什么每個人都希望看結(jié)果,都希望以結(jié)果為導(dǎo)向,因為中國的過程已經(jīng)支離破碎了。
結(jié)果是好的,好像一切都是好的,但是這個結(jié)果的過程呢?
那是很難的,但是好像沒人會在乎一樣,都在和你說結(jié)果,那么就真的會如書里說的一樣,到最后誰會知道又會做出什么呢?
結(jié)果是重要,但是過程請抱有該有的支持和理解。
羅生門在日語中,指的是人間與地獄之間的門。在小說里,當仆人爬上羅生門的樓梯時,不論他后來有沒有當強盜,都隱喻了他放低善念,從人間踏入地獄。
作者所寫人物表現(xiàn)的不是善與惡,而是人類生存中的事實,人們?yōu)榱松?,可以不擇手段,放棄自己的底線。如果說犯罪讓我感到恐怖憎惡,那么人的本性更讓我毛骨悚然。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每天都徘徊在饑餓和死亡的邊緣,那么這種弱肉強食,逼良為盜的現(xiàn)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吧。

為了生存而戰(zhàn)的”羅生門”或許不會再發(fā)生,但是人性的羅生門仍然在考驗著人類,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之間隔絕的便是這道羅生門,向左還是向右?生存還是毀滅?全在人的一念之間。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